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的数学题.对第一组的学生,每做出一题奖1美元,而第二组的学生不管做得对与错,不给予奖励.实验观察到第一组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实验结束后,有一段空闲的时间,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猜猜看,在这种情况下,哪组会有更多的学生继续做题?我想,会有不少的人选择第一组.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第二组做题的学生更多.这说明了什么呢?"过多的外在表扬和奖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的数学题。对第一组的学生,每做出一题奖1美元,而第二组的学生不管做得对与错,不给予奖励。实验观察到第一组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实验结束后,有一段空闲的时间,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猜猜看,在这种情况下,哪组会有更多的学生继续做题?我想,会有不少的人选择第一组。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第二组做题的学生更多。这说明了什么呢?“过多的外在表扬和奖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事实上,在今天的小学课堂上,教师仍然会不时地下达诸如“表…  相似文献   

3.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的数学题。对第一组的学生,每做对一题奖1美元,而对第二组的学生,不管做对做错都不给予奖励。结果第一组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实验结束后,有一段空闲的时间,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猜猜看,在这种情况下,哪组会有更多的学生继续做题?我想,会有不少的人选择第一组。结果正好相反,第二组做题的学生更多。这说明了什么呢?专家的结论是:“过多的外在表扬和奖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在今天的小学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仍然会不时地下达…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学生,每解答一个智力难题就给予一美元的物质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有奖励的那组学生在有奖  相似文献   

5.
一位语文老师在教低年级小朋友识字时,进行过这样的奖励,下面就是当时的一段情景再现:(教师先安排开火车的游戏,进行复习巩固)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最好的,老师有奖励。生1:奖励什么?生2:奖励铅笔!生3:五角星!师:奖励什么暂时保密,关键是看谁的表现好。现在我们开始比赛!(各小组表现得十分踊跃,也非常投入)师:会读这些字就能闯过第一关,但要小组全体队员同时闯过才行。先自己练,再和小组其他队员试闯第一关。(生练读——小组开火车闯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组表…  相似文献   

6.
提高英语课改实效 避免产生“德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解答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美元的奖励,另一组不给任何物质奖励。后来在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却只有少数人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有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自由发言。有的老师就会乱找优点乱表扬,表扬得学生整堂课自始至终坐得像木偶,表扬得学生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表扬得学生规规矩矩,毕恭毕敬。  相似文献   

8.
蔡伟  张志坚 《中国教师》2012,(20):31-33
<正>奖励意味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要想得到奖励,你就必须按照要求去做,即"做此才能得彼"。通过契约,所要达到的并不仅仅是完成一个目标,更是一种心灵的塑造。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契约"是否真的有效?换言之,奖励真的可以取代批评或惩罚吗?奖励的本质、标准及其教育功能究竟是什么?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些新的理解。一、奖励的本质——师生之间一种控制与服从的关系1.奖励的前提假设操作性条件反射作为奖励的理论基石,其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人是可以依靠外在的控制发生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暮雪 《家长》2011,(8):61-62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0.
暮雪 《家长》2011,(Z2):61-62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之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反馈方式:对第一组学生每天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学生只测验而不告知其学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迅速的进步;第二组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变化。八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又进行了八周。结果发现,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杨丽红 《今日教育》2022,(10):46-49
<正>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在1971年做了一项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智力难题。刚开始的时候,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无奖励组”和“奖励组”分别进行实验。“奖励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一定的奖励;“无奖励组”的学生则没有奖励。在自由休息时间,实验观察者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理科学生的重头戏是理科综合,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答三百分的题,好学生能得二百七八十分,差的只能得一百三四十分,这一科就把差距拉开了,所以,教师很有必要跟学生好好讲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成绩。一、三步走考试时做题要分三步走。第一遍,先做一看就会,最基本的题目,整套试卷下来,怎么也有一半的基础题,可得一百五十分。第二遍,再做会做,但计算复杂,或题目很长,不愿意做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一般能占八十分。第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大学生解答富有趣味的智力难题。在实验开始阶段,德西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可以得到相应报酬,第二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则没有任何报酬。在休息阶段,会发现得到奖励的大学生继续答题的人数明显减少,他们的兴趣在逐渐减弱;而未获得报酬的小组中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利用休息时间继续答题,他们的兴趣在逐渐增强,这种现象便被称作“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15.
案例1什么是数学?2002年我接初一新生,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课本进行课改实验,第一节课向学生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数学?”学生非常沉默,我提示大家:不用想得太深,对数学是什么印象就说什么.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数学就是做题.没完没了的做题”又一个男生“数学就是难题”.“对!”“数学就是难题!”班里热闹起来,一个怯生生的女生说“数学让我头痛.  相似文献   

16.
钟和军 《现代教学》2002,(11):40-41
目前举国上下在在力推进“校校通”工程,但“通”了之后我们究竟要为学生做些什么?我们也热衷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但关注得更多的是如何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改善教师的“教”。然而,学生的网络学习(WebLearning)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为什么不把目光更多地注视到学生“学”的方向呢?据我所知,学生的网络学习应该有如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7.
有位教育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的30名学生分成了3组,每组10人。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对第一组的学生经常表扬、鼓励;对第二组的学生经常批评;对第三组的学生则不闻不问。几个月后,第一组的学生进步很大,第二组的学生有一些进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好多同学还是整天为了做题而做题,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做得题多,掌握的知识就多,直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怎么分数那么低?好多熟悉的题目都没做对,是什么原因呢?也就是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已不灵了,我们必须寻找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重视解题后反思.  相似文献   

19.
魏伦 《师道》2004,(2):16-16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一个学生考试没有考好,拖了全班的平均成绩,老师就拿着试卷骂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蠢?亏你每天还吃饭.这饭就是给狗吃它也会对我摇尾巴,你会做什么?”这个同学听了很伤心,心想,怎么可以把我与狗相比?  相似文献   

20.
激励的力量     
激励之于孩子,犹如阳光之于种子。美丽的花朵在激励中绽放,在责备中凋零。哈佛大学几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60名智力、学习成绩相仿的孩子去做一项比较困难,并且超出他们能力的事情。结果开始他们都未完成。后来教授们将孩子平均分成三组。对第一组的孩子说:“你们很聪明,凭你们的能力一定能完成这项工作。”以后也不停地鼓励他们。对第二组孩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他们自由地干下去。对第三组的则常常给予批评,甚至训斥:“你们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工作你们都完成不了,以后还想做什么大事呢?”一个星期后,第一组有18名孩子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