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家寄语     
科学事业是一种永恒探索的事业,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成功的欢乐,永远是一刹那。无穷的探索,无穷的苦恼,正是它本身的魅力所在……——蒋新松蒋新松,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市澄北镇。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中国的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一生坎坷不平,曾经当了20年的右派。坎坷不平的人生境遇并没有动摇他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赤子之心,在我国科学界被誉为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23,(1):76-78
<正>为规范“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全流程管理,按照《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青科发规[2021]60号)等有关制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制定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管理细则。作为《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配套政策,细则自2022年2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2月27日。帅才科学家库设立一、青海省科技厅设立帅才科学家库对帅才科学家进行管理。入库帅才科学家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违法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3.
所谓高层次人才,是指在科学、技术和管理队伍中有真本事且贡献卓著.在国内外享有名望的杰出人才.他们是这支队伍中的“将才”、“帅才”,是科学和技术上的带头人。对他们的恿想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较之一般专家应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十年中,台湾地区的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生产了质的飞跃。从1980年“图书馆自动化方案”的制定、实施到最近建立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迈出了一大步。本文主要对过去十年中这一发展从技术上予以介绍,并对中文数据库和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咨询网络以及“台湾学术网络”的建立进行评价,就当前图书馆和咨询网络的发展环境问题向有关学术研究机构提出意见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创造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爱迪生的一句名言。美国创意顾问集团主席汤姆森撰写了一本《引爆灵感》,他说,在1990年初开始着手撰写该书时,一个想法在我脑中晃动,我要以怎样的方式开始我的这本书呢?最好能够采访到当今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以对他或她的访问作为开篇。不久之后,他读到一篇关于中松的报道,就决定采访中松。中松义郎是日本的发明家,他拥有2300多项专利,比爱迪生的1093项专利的2倍还多。汤姆森在采访时问中松:你同意爱迪生的名言“创造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吗?中松说:不,现在这个年代刚好相反,我就常要鼓励自己通过…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发展最快、对社会和经济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也将是下世纪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之一。培养生命科学研究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如何进行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却并未广泛为人们所重视。根据生命科学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探讨下世纪生命科学研究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战略是当务之急。1战略型人才在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对所谓“将才”、“帅才”的培养已被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如教育部的“长江计划”,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不过,从选的标准和培养的…  相似文献   

7.
任重而道远--孙家广院士谈制造业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家广院士作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资深专家和“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他对制造业信息化及其内涵有精深的理解,并对制造业信息化提出了现实目标。他指出:制造业是指  相似文献   

8.
明代程敏政曾作《岁寒三友图赋》,认为临霜傲雪的松、竹、梅,坚强挺拔,卓尔不凡。其实,在我国古代的很多著作、诗文中,都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颂扬这三种植物不畏严寒的精神,在万物萧索的寒冬初春之际,仍然郁郁葱葱,或飒爽、或妖娆,为素淡的冬季平添了几分色彩。“岁寒三友”松为首《论语》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赞誉的是松不畏严寒的风格。《荀子》中也有:“松柏经秋而不凋,蒙霜而不变。”《诗经》中“如松之茂”,亦是盛赞松生长茂盛,永远葱郁。“岁寒三友”中,松最动人。因为它的针叶虽经寒冬仍呈绿色而不落;加上几…  相似文献   

9.
清梳联技术发展及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青 《技术创新》2004,(9):14-20
清梳联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是当代棉纺织技术的重要发展之一,它有利于实现棉纺自动化、连续化,工艺上先进合理,以逐步开松的工艺取代了“开松一压紧一开松”的落后工艺,避免了退卷时粘层和换卷时接头不良等引起的梳棉喂棉不匀问题。它的采用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和减少细纱断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车间占地面积、缩短工艺流程。特别是由于近年来金属针布、高产梳棉机的出现和化纤的大量应用,使清梳联的采用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清梳联已成为实现纺织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凌学江 《今日科苑》2012,(20):17-18
中国深松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增加了产量,又培肥土壤,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论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黑龙江深松耕法研究中提出的虚实并存效应原理。这一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效增速”,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37-38
春夏之交,沁阳市紫陵万亩山前坡地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山民们正在精心饲养着山野菜和柿子、山楂、山韭菜等“绿色食品”,这些东西不像水稻那样易于种养,但忙归忙,村民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因为这些原来不值钱的山货,这两年让他们大赚了一把。来到养牛大户冯长喜的养牛场,他也讲述了一些新的变化,“用传统饲料加添加剂的喂法已不时兴了,现在时兴“绿色饲养”冯长喜说:他把饲养场搬到了村外,并掌握了青贮饲料、自动化乳头饮水、机械清粪等时髦“绿色饲养法”冯长喜说,绿色饲养已经成为他饲养事业中的第二次革命,给他带来了生命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12.
一个寒冷的冬日,记者驱车来到京北的育新花园,就“科学研究的回顾”和“当今的某些科学前沿”两个专题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黄志洵。黄先生是该院的老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著名的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热爱祖国,为人正直;献身科学,严谨治学”;这确是他(以及我国许多老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凌学江 《金秋科苑》2012,(20):17-18
中国深松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增加了产量,又培肥土壤,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论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黑龙江深松耕法研究中提出的虚实并存效应原理。这一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效增速”,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4)
我国电力的系统的输送质量是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来进行评价的,也是我国现代化电力得以实现的主要标志。而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输送是以继电保护作为重要设备的,这对监督和检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究,望可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光亚先生是我国“两弹一星”的著名元勋,是“两弹”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也是我国核科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我这辈子因有幸成为他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光亚老师毕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奉献科教、淡泊名利、服务人民的优秀品格向人们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他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国科教领域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据《湖北科技报》报道,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南岸的都镇湾镇庄溪村4组一名叫萝卜岭的地方,发现一棵极为罕见的九头怪松,无比奇特且富有妙趣的树型一时引来观者如云。这棵“九头松”树高20余米,树干发达繁茂,树围粗约2米,与周围树群相比俨然鹤立鸡群。不同的是,“九头松”的主树干在离地高约4米之处突然蘖枝分岔为二枝树干,再往上高4米又二分为四,再往上则一枝分为三支,另一枝为四枝,远远望去该树酷似长出了九个头,故因此而得名“九头松”。“九头松”的九枝树干大小不等,叶绿枝壮,如九枝散放在笔筒里的巨大毛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应用技术产品的评价主要以政府主导、行政型运作为主的“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进行。这一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尽管随着经济及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做了相应调整,但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在分析应用技术产品的市场导向性及商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按照“资助委托类”及“自行研发类”分类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学会 《百科知识》2007,(4X):47-49
2007开年大戏《大明王朝》在全国热播,该剧塑造了明嘉靖帝这一充满矛盾、争论不休的人物形象,有人评论他是“最懂得做皇帝”的人,那么历史上对嘉靖帝的记载与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发明功过应有正确评说佟景宸老林,是我交往多年的朋友,他爱动脑筋,喜欢钻研无线电,在中学时,已经可以修理各种家用电器了,被大家公认为是“科学家”的材料。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一家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与他所学的自动控制专业还算是对日,工作环境也不错,只是几年...  相似文献   

20.
树王与垂柳     
<正>在树的大家族中,人们常将极高的乔木称为“树王”,与“树王”形成鲜明对比的乔木有很多,垂柳便是其中之一。“树王”和垂柳为我们领略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提供了多维视角。前者大都生于高山,后者多长于河边、湖畔;前者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巨大,后者对人文景观的贡献更胜一筹。前不久,由北京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发现了中国大陆已知的“最高树”。这棵被称为“树王”的不丹松高达76.8米,当地人也称其为“辛达布”,在门巴语中是“神树”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