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莉 《视听纵横》2010,(2):99-100
打开电视,为什么看到某个主持人就想多停留会看一看节目,有的看到就立马调台?为什么会因一个主持人而追看某个节目,而又因为换了主持人就再也不想看那个节目了?为什么有些主持人说的东西挺有道理却让人不待见?为什么有的主持人很养眼,却很难留住大家的心?  相似文献   

2.
名著与道德     
前几天打开电视,看到了多年不见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正上演过火焰山那集。以前看的时候,很小,就是图个热闹,现在长大了,看的时候觉得很多地方让我不舒服。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电视观众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什么权利。打开电视,有节目看就行了,且现在又有共同天线及第四台可供选择,不久的将来有线电视也要开播。所以台湾的电视观众并不要求什么特别的东西,因为看电视不掏自己的腰包。台湾的电视观众之所以可以看到不花钱的电视节目,是因为台湾  相似文献   

4.
用顾客满意管理理论看电视频道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晓兵 《传媒》2006,(4):59-61
在电视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我播你看,我说你听"模式下,电视台不能准确地把握观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想什么时间看等一系列收视需求,节目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观众的满意度可想而知.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众多电视节目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使得观众对于电视产生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恐惧感.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电视频道的运营过程中导入顾客满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作驻外摄影记者的心情,就像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一切全交给了自己。没有编辑或领导为你派活儿把关,分社又只有我一个摄影记者。“英国就全交给你了。”领导这话常令我汗颜,心里总在想:今天会不会漏掉新闻? 刚到伦敦的时候,一听到外面警车或消防车响警报,我便神经质地跳起来,立刻打开电视或跑到办公室看路透社文字新闻,脑子里一个劲儿地想:“出事了,我要马上去采访。”后来知道,伦敦老房子和木结构房屋很多,着点儿火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至于警笛长鸣,顶多只是表明伦敦警察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休息日,打开电视,一位贩毒枭雄正在引据论典,某某人曾说过什么什么,这个某某人一定是个名人,不是政治名人就是文化名人,显得此罪犯很有文化品位和书卷气,这在一般电视剧里的正面人物身上都很少见到,就更不用说是反面人物了。像这种引据论典的“掉书袋”的手法在现代文化界也很少见,除了一个人。不知是否与他有关。沉下心来继续看,这是一部写贩毒的电视连续剧,叫《黑冰》。但越看越面熟,越听越耳熟,这样的句式,这样的才情,这样的博学,说卖话,我觉得只有一个人能写出来。心中便诧异,难道这位文坛高手也去弄电视了。这电视怎么看怎么透出一股文学的书卷气来。终于看到了最后,最后的编剧字幕上果然打出了我猜想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在幼儿园会问小朋友晚上在家最喜欢做什么,举手回答“看电视”的不少;再问都喜欢看些什么,众口一词说是《狮子王》《猫和老鼠》等卡通片,原来在这些小朋友的眼里,“看电视=看VCD。”学龄前儿童何以与当今异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无缘?着实令人困惑。打开电视,以少儿为对象的节目不少,但真正适合三至六岁幼儿园小朋友观看的节目却不多,能抓住这部分小观众心理,激发他们观看兴趣的节目更是少而又少。倒是一些广告商别出心裁,以极富动感的镜头和琅琅上口的画外音,拍出诸多令小朋友过目不忘且津津乐道的商品广告,“…  相似文献   

8.
王忠义 《出版广角》2013,(14):66-67
我常常在心里挣扎一个问题:新华书店今后还有多少年,该怎么走。最后我对自己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你怎么看,第二你怎么想,第三你想怎么做。首先,我讲一下我看到了什么。第一,我想首先要看到的是中国出版业这10年来的变化。中国出版业这10年来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浙江新华是从2004年转企改制真正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然后开始进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载体虽然很重要,但是技术的核心永远是人以及人所创造的内容价值。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女同事发送了一个"自悲帖":晚上到家打开电视,不是为了看节目,而是为了听点人声。"打开电视……听点人声",多好的一句电视媒体形象广告词!拥有强大的陪伴功能,电视,俨然成为一个个家庭长期留守的成员,而且能说会唱。三十年客厅,三十年卧室。想当年看电视,不止一次,也不只有我一个,常常看到屏幕上出现"再见",看到满屏的雪花绽放,才遗憾地关掉发烫的电视机。而观看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你若初次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有成百上千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在等着你,这时你一定会感到发愁,那么多电视频道到底要看哪个节目呢?拿着遥控器从第一个频道翻到第一千个频道,那就该天亮了。实际上,美国人选择电视节目很简单,想看什么类型的节目就转到哪个类型的专业频道。在美国,一些专业电视频道做得相当成功,甚至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电视节目一般有固定的观众群,并创造出长盛不衰的收视率。就拿我来说,刚到美国,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叫“Food(”食物)的电视频道,这是一个一天24小时都在教你如何煮饭做菜的频道。我发现我…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有线电视正在进行一场数字化革命,有线模拟电视正在逐步过渡到有线数字电视,通过数化整体平移,浙江省遂昌广电网络架构由原广播式单向向双向传输转变,具备了发展数据能力。互动电视是你点我播,想怎么看、什么时间看就怎么看的电视,告别了广播式数字电视,深受中段年龄层的厚爱。面对三网融合竞争压力,在做好有线数字电视主营业务的同时更加需要拓展数据业务,特别是遂昌以农村为主的山区县,农村目前大多数有线电视用户还在使用广电网络了解各方面信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互动电视需求有广阔的空间,农村许多电视用户也想迫不及待将改变看电视到用电视了解全社会,在电信、移动、联通尚未关注时,如何积极主动抢占农村互动电视用户市场的制高点,才能使广电网络在数字化浪潮中站稳脚跟,增强竞争力,提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张冉 《记者摇篮》2005,(6):47-47
当用户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模拟电视,而追求更多节目的时候,有线电视迅速发展起来。同样,当用户不再满足于被动地看电视而想对电视节目进行交互式控制、想更加方便地看到电视节目的时候,视频点播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3.
曲善邦 《新闻实践》2001,(10):38-39
如今,你打开电视看新闻,无论是中央台、省台,还是地方台,尽管各自内容不一样,但有一句话全一个样,那就是“请看报道”。“请看报道”这句话听了好几年了,现在觉得越听越别扭,于是就想说一句:“请看报道”不说行不?  相似文献   

14.
洁尘 《视听界》2007,(1):111-111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集中看电视的一般是有大型比赛的时候,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什么的。电视台播的电视剧我也基本上不看.主要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一集一集地每天等在电视机前,还得忍受没完没了的广告。去年.2006年,我比较完整地守着电视台的播放时间看的一部电视剧是出于私心.那是根据我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我爱你再见》.由俞飞鸿和黄觉主演。播出的前两天晚上我都有事外出,前四集没有看到。就观感来说,也许我多少是偏爱了——我认为,(《我爱你再见》在当下国内的都市言情剧中,算是拍得不错的。  相似文献   

15.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核工业部所属的新疆一座铀矿工作。在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父亲每天下班后总是拿着书和报纸看,看到高兴处,他就大声地念给我和妈妈听。渐渐地,听爸爸读报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事。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了我也要写好多好多的文章让人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当过知青,干过铸造工、材料员、炊事员、缝纫工、管道工等等.工作很累,但动笔  相似文献   

16.
刘春 《中国记者》2012,(4):29-30
由于工作原因,我现在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春节期间是新闻的淡季,我偶然地打开了电视.呈现在屏幕上的是千篇一律的文艺节目,但当我看到走基层的报道以后,眼前一亮,心中一暖,所以后来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转发率很高,看来群众所见略同.不难看出,记者们在走基层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从专业层面对走基层的一些报道做些很肤浅的注解.  相似文献   

17.
打开电视,就可以收看到新闻、教育、出行等信息。随着10月1日前交互电视应用平台的建立,上海市民可以享受到躺着看的“电视杂志”提供的各种生活信息,这是记者近日从上海市信息办得到的信息。据悉,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进一步改造,今年将有30万至40万户市民家庭实现网络到户,加上去年改造好的140万户,基本已经覆盖了本市所有条件成熟的地区。据介绍,所谓的交互电视就是增强型的数字电视,通过一个类似机顶盒的装置,用户只要用遥控器就可以收看数字化节目。通过电子节目单,任何时候想看场足球赛都不是问题,而且除了“电视…  相似文献   

18.
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色—让画面“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画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场信息结构,电视新闻的表意通过其完成。电视记者要想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价值,就必须寻找那些具有语言化、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去感染观众。对重大的纪念活动和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就是将电视画面语言化发挥到了极致,它能使观众看到千里之外的现场,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可感性和可视性。 然而在我们的一些日常电视新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注意电视画面语言化的现象。如解说词是什么,画面就出什么,美其名曰“声画统一”;一些电视编辑只看稿件,不注…  相似文献   

19.
我总想着,什么时候得便去北京看看这位可敬的老人。当《新闻爱好者》杂志即将走到25周年的日子,而我,不日也将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去看看他老人家的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可是,当我打开电脑,想查一查有关他的一些资料时,看到的却是他老人家已经仙逝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我很怕在晚上八九点钟打开电视机,因为那时多半在上演些无头无尾的电视连续剧。尽管有的连续剧我只要看上十几分钟就可以明白人物关系和它说了些什么,但却没有兴致预测下一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只要经费允许,它们是可以没完没了地编下去的。“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怕是又要发这种感慨吧。如夏日一阵微凉的风吹来,我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老百姓系列短剧,那清新的哲思气度,那精致的艺术雕琢让眼睛和心灵得到了片刻休憩。这些电视短剧的题材都非常小,什么母亲领孩子上公园,孩子被误测了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