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英汉象形词和象声词的起源及结构,把象形词词义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直观象形词、变形象形词和描绘象形词三类,把象声词按其音义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基本象声词、次象声词和回声词三类,并分析了它们在英汉文字中的异同之处.文章分析了象形词和象声词的在文字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学作品中象形词和象声词的的典型例证做了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2.
一、给生字配诗配画,让生字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而象形与绘同分不开,这使中圉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同时折射出一种传统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这就形成了中旧人在几千年间经常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文字的书写,把文字的书写当作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来看待。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象形文字的概念和人类文字雏形即文字画概念的根本区分,认为“象形文字“一词符合古文字命名法规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中国文字都是表意符和声符并用文字,塞姆语字母文字独立起源于两大文明之间,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较大,埃及文字的象形特征保持了三千年,它的象形字体和演化出的两种简化的、不太象形的手写字体一直并用.  相似文献   

4.
正英语属于字母文字,没有经历象形文字的阶段,侧重于表音,但字母文字的老祖宗终归是象形文字,现存的字母文字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象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合体象形的类说象形是汉字构造的基本法则。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今人谈到“六书”,常常取用许慎的称谓,采纳班固的次第,置象形于六书之首端,也正是为了表明象形在表意制汉字构形中的重要地位。古今文字学论著者,曾对象形做过分门别类的工作。由于各人采用的方法不同,故所得的类别各异。大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 ,而“象形”与绘画分不开 ,这使中国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 ,同时折射出了一种传统的光辉灿烂的文明 ,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在几千年间经常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文字的书写 ,把文字的书写当作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来对待。许慎说 :“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可见 ,“文”一指“交错为文” ,二指美 ,讲到“文”也就意味着美。古人把最初的象形文字和后来产生的字区分开来 ,专称为“文”。显然 ,一是因为象形文字和绘画相似 ,是用交错的线条画出来的 ,二是因为古人认为这些象形文字是美的。“要研究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7.
坡芽文字只存在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种结构类型,其中象形字所占的比例最大,达62.96%,会意字占30.86%,指事字仅占6.17%。根据坡芽文字的结构类型,并结合其符号体态及功能与作用,我们可以判断坡芽文字正处于"以形表义"为特征的人类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远古巫史为了记言记事的客观需要,将图像化之后的岩画或简化、转变成象形符号,或抽象化成线性符号,显示出了他们天才的想象和高超的职业本能.象形符号与线性符号都在远古巫史的施术图画中产生,同时也在远古巫史的分化中分道扬镳,随之,象形符号演变成了"王政之始"的记言记事符号--文字;线性符号则演变成了"巫教统治"的占卜预测符号--八卦.  相似文献   

9.
汉字,因其象形,而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集中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璀璨与博大精深。而书法艺术又是文字的装潢艺术,它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增添了文字的神韵,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职业教育开设的书法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一、从象形特征入手:让学生喜欢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象形文字是中国最初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写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300左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古代论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从探讨字与古代论的原点关系出发,认为其特点的形成与立象取比所造的象形字及由此形成的词义,语法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谈谈汉字美     
汉字是人类文字中的奇葩,汉字具有象形美、结构美、绘画美、书法美、超时空美的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展示汉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58-62,76
用"四书"创制的汉字是用比喻、象征等辞格式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和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其中比喻式思维模式是创制汉字的主体思维模式。用辞格式思维模式创造的汉字世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心灵化了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14.
文字的产生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民族思维发展一次质的飞跃。象形造字从源头上奠定了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些基本特征:观物取象的整体与直观思维,立象以尽意而以具象表达抽象的意象思维;随体诘诎以循具象把握抽象的思维;复体象形的整体系统关系思维等。  相似文献   

15.
“象形”“会意”思维规律奠定了传统艺术思维民族性特征基础。“赋”“比”“兴”恰是其运用于艺术表现中的结果;刘勰“神思”说,正是基于造字思维在艺术创造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而作的抽象和概括;“象形”“会意”思维还相应造就了中国传统独特的艺术追求:“意境”和“传神”。  相似文献   

16.
板书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课堂教学板书的生成,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此,本文从文字象形、植物摹形、动物勾勒、实物创意、意境见理、链图延伸、台阶递增、数学入微等方面探讨语文“图形”板书的创意。  相似文献   

17.
水族古文字——“水书”,水语称为“Lel Sai3”,汉语译为“水书”或“水文”。笔者对“水书”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水书”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以动物、植物的形体造字、模仿用具造字、描摹人体器官造字、以方位造字、会意字、象形、会意与指事结合造字,以及汉字的反写或倒写等。  相似文献   

18.
中唐时期李阳冰曾刊定《说文》。就徐铉《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系传》中所引李阳冰之说,可以对李之刊定分为刊定字形、别立新解、刊定字形兼别立新解等若干类,分析其对《说文》的刊改情况。通过量化分析可知李阳冰之刊定主要是定为会意字,其次为象形字;李阳冰对有些字的刊定突破了传统六书的构造方法;徐锴、徐铉对李阳冰有些字的刊改是肯定的,但同时又极力维护了许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平面设计的概念谈起,逐节阐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步及的范围,文字符号与平面设计的潜在联系,叙述了文字符号的产生及东西方文字体系,文化理念的异同,其中着重探讨了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成功试验和探索,提出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不但要具有国际能够认同的基本视觉因素,同时应具有民族的象征性。中国文字独具特点,在古代已经有以字体为主要元素的标志,旗帜,字号等传统设计形式,在设计强调原创性,时代性以及地域性的今天,中国文字符号必将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象形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它通过描摹事物形体来表现语词意义,取象构形是象形造字的基本手段。文章旨在通过比较汉字象形字与东巴文象形字的异同,分析象形字在构形、取象上的特点,同时了解汉族与纳西族在思维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