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咱们的吴舟有个毛病,就是不论什么人让他办事,他都要说“等一等”。譬如说吧,爸爸叫他:“舟舟,可以做作业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回答:“等一等!”爷爷说:“舟舟,你去把垃圾倒掉!”他也立马会说:“知道了,等一等!”妈妈说:“舟舟,快来洗脸!”他总是说:“等一等!这就来!”如此这般,什么事都不会马上做,总要等一等。至于说要等多少时辰,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了。  相似文献   

2.
引子:校园里出现假女娃男生故事一:“林妹妹”的柔弱善感白净秀气的脸,一双忧郁灵动的眼睛,说话细声细气,一开口就脸红,把头低侧在一边,像个娇羞的女孩。因为行为和性格太像女生,同学们给男孩舟舟起了个绰号“林妹妹”。其实,舟舟在学校表现不错,他聪明、成绩优秀,同学们却并不喜欢他,老是嘲笑他“女兮兮”的。上周作文课上,多愁善感的舟舟写了一篇文章,文笔优美细腻,被老师推荐给一家杂志发表了。当老师在课堂上宣读这篇范文时,底下的同学却爆发出一阵阵哄堂大笑,那篇文章并没有特别搞笑之处,老师一脸茫然。课后,各种各样的讽刺如雨后的竹…  相似文献   

3.
将乐团指挥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1978年4月1日,舟舟出生在武汉市乐团的一个普通家庭,这一天正好是愚人节。舟舟的父母——37岁的胡厚培、张惠琴中年得子,高兴得几乎发疯。胡厚培是乐团的低音提琴手,张惠琴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人。他们给儿子起名胡一舟,乳名舟舟,希望他能在生活的大海中  相似文献   

4.
音乐心情     
在电话的另一头,舟放着一着歌“爱上你没有让谁知/仿如文艺故事”,说这是一个曾喜欢过他的女孩让他听的,叫《没有人知的故事》那时的我对“感情”这东西没一点兴趣。可舟后面说的话却着实让我吓了  相似文献   

5.
魏学洢的《核舟记》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这是因它介绍了“核舟”这件举世奇珍的微雕艺术品。 文章第一段介绍王叔远高明的微雕技艺,交代他送给自己一只“核舟”;第二段介绍“核舟”的总体情况和16个字的对联;第三段作为重点,介绍船上雕刻的主要人物(苏轼、黄庭坚和佛印);第四段介绍船上的其他人物(二舟子);  相似文献   

6.
第四节课,因为老师开会改为自习。余发坐在那儿一边哼歌一边数钱。他的桌子上不知是哪届学生在上面刻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无路勘为径”,余发在下面加了句“商海无边钱作舟,世上无钱难  相似文献   

7.
核舟之谜已解江苏江都一中卞幼平《核舟记》所述核舟是明代王叔远果核雕刻工艺品的代表作。他的又一力作“苏东坡夜游赤壁”也在前年即已在浙江宁波被发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专家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它是明代精湛的手工艺...  相似文献   

8.
车子舟,北京人,1952年出生,在书法、绘画、摄影等诸多艺术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艺术,70年代进行书法研磨,受徐之谦老先生影响,开始研习篆、隶、行草诸体。他的篆书先是临习石鼓文、秦篆,后又倾心于邓石如和清代其他书法名家,尤以小篆见长。他的隶书是从汉隶入手,后又钟爱清人伊秉绶的隶书,故而车子舟先生艺术简介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带孩子去户外散步。他们对小花园中供游人休息的树凳发生了兴趣。首先是航航,趴在树凳上仔细地数那上面的圆圈.我趁机问他知道不知道这圈圈表示什么,叫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只知道这圈圈表示这棵树有几岁了,但不知道叫什么。”这时,边上的舟舟说话了,俨然是个小博士:“这圈圈叫年轮,有几圈就是说这树有几岁。”“那么,数数看,这棵树有几岁了?”我的话还未讲完,孩子们就兴致勃勃地数开了。航航、舟舟等数后说是16岁,而隆隆  相似文献   

10.
<正>《父爱之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其中“父爱”是本文的灵魂,“舟”是本文的线索。吴冠中以父亲送他考学乘坐的小渔船为线索,叙述了父亲摇船送他上学、带他看庙会、雨雪天背他上学、凑钱为他缴学费、船上为他缝补棉被等难忘的事例,表达了他对浓浓父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篇散文选取了作者童年时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11.
贵在启发     
一次,我带孩子们去户外散步,大家对小花园中供游人休息的树凳发生了兴趣。首先是航航,趴在树凳上仔细地数上面的圆圈。我趁机问他知不知道这些圈圈表示什么,叫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只知道圈圈表示这棵树有几岁了.但不知道叫什么。”这时,边上的舟舟说话了,俨然像个小博士:“这圈圈叫年轮,有几圈就表示这树有几岁。”“那么,数数看,这棵树有几岁了?”我的话刚讲完,孩子们就兴致勃勃地数开了。结果航航、舟舟等数出来是16岁,而隆隆却数出来是32岁,怎么回事呢?航航、舟舟抢着指出隆隆的错误之处:从一边数到另一边,其实从一边数到中心就可以了。隆隆听了连连点头,谦虚的表情让人感动。最  相似文献   

12.
下课了,我像往常一样夹着课本准备离开教室,心中十分得意。应该说刚才的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积极思考,不断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重点也掌握了,难点也理解了,特别是舟舟同学,表现更为突出,因为他平时爱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因此知识丰富,回答问题时还会引经据典呢!老师们都特别喜欢他,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我走到教室门口,又回身特意朝他看了一眼,咦?小舟舟在哭。我正想走上去问个究竟,只见他捂着脸冲出了教室。我急忙追上他,把他拉到花坛边坐下。小舟舟低着头,看上去十分痛苦。他告诉…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所载“舟”部字及它部含“舟”形者凡 91 个,其中“舟”部字 16 个,非“舟”部字 75 个。它们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舟”这一构件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混同与分化,从而导致《说文解字》及后人对其中一些字的误释。借助甲骨文、金文及楷书,对其进行梳理,辨析其发展源流,有助于此类汉字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4.
船,先秦叫舟,汉代叫船。在现代汉语中,“舟”与“船”是文言与口语的差别。早期的舟,是选巨大独木剖开挖空而成的,船则由木板制造。所以成语“木已成舟”,说“舟”不说“船”,说“木”不说“板”。用木板造船,大概起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国之间经常使用船只往来,并有了战船。战船中最有名的是楼船。秦始皇  相似文献   

15.
请往下看     
金矿里的矿工:金牌的老家就在这里,我们用矿锹为他“接生”,“哐当”几声,他出生了。他的体魄在这里第一次淋浴到阳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在他出生的那一刹那,他没有本能地哭一声,他是一条硬汉。  相似文献   

16.
苏(舟氐)(dì)出生名门。他的曾祖父苏桂森是清朝二品大员,官至台湾总兵;其父苏鸣一是广东省东莞虎门的名流乡绅,慈善家,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担任军需处处长。1948年,苏在广州出生时,本身擅书画、精金石的父亲苏鸣一并不希望儿子以  相似文献   

17.
朱仁标 《读写月报》2022,(28):23-25
<正>舟是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的意象,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孤舟”“扁舟”与“轻舟”。与李白诗歌中多见“轻舟”“扁舟”不同,杜甫诗中,出现最多的是“孤舟”。这种情形,与杜甫的人生经历与个性修养紧密相关。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出生在一个以儒学为传统的官宦之家。受家族影响,尤其是其祖父——著名诗人杜审言等人的潜移默化,他从小就立下宏伟志向,希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期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相似文献   

18.
舟船作为一组指水上主要交通工具的词,除了在指称上有相同的对象外,彼此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舟”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通语中,而“船”作为方言词在战国中期才进入通语和“舟”相角逐,并最终取代“舟”的地位而活跃于人们口语中.同时,“舟”指体积小的“船”,“船”则指体积大的“船”.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核舟记》中关于“黍”字的解释,是不太确切的。在一般情况下,把“黍”解释成黄米是无可争义的,可是在《核舟记》中再当黄米解,就似乎欠妥了,如果舟长八分多,而它的高度只有两粒黄米上下,可真是“一叶扁舟”了,扁得不成比例,扁得不象舟样.在文章开头魏学洢就提到王叔远的雕刻特点之一就是“因势象形”.以“狭长”的桃核来“象”小舟的  相似文献   

20.
罗强 《中学生博览》2012,(24):61-67
史上最著名的商人吕不韦先生,闲暇之余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后人以寓言引申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