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强化人口教育的必要性人口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我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199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突破12亿。人口的迅猛增长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我国的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人口土质不高(特别是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如人口年扭结构),人口分布不平衡(如人口地区分布、城乡分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人口结构,平衡人口分布”的全面综合的治理人口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素质教育相互包容、相辅相承。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国情、国策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 ,以及交往发展的国际意识 ,全球意识的教育观等 ,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离开这些内容高谈阔论爱国主义教育 ,显然是空洞的。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知识教学中。 课堂的教学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地理的教材内容又是爱国主义的载体。爱国主义这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思想观念都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上的。因此 ,应充分利用课本知识、插图 ,通过提问、思考、谈话、讲述讨论、阅读或制作图标…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地图,激发学生积极探求问题的兴趣;二是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是利用探究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使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一种人文精神.在地理教育中,人文地理是渗透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应充分挖掘初中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6.
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使他们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使他们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8.
中学地理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人地观的教育任务。目前,中学地理课科学人地观教育主要包括:科学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科学的人口观人口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一大难题。正确而又科学地掌握关于人口发展和分布的理论和观点,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前提条件。科学的人口观主要内容有:1.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口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口的数量,不单单是纯生物学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产物,它要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和认知紧密相关。积极、愉快的情感能促进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情感不是孤立的纯情感,它包括老师的、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谈地理教学中的“三观教育”@赵凤华$依安新建中学!黑龙江依安161500  相似文献   

11.
王家杰 《文教资料》2007,(19):167-168
前言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德育工作体系的构成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有目的、有意图地探索美育在日常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迟庆德 《现代教育》2014,(6):119-119
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而且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地震、风雹、洪涝、干旱、台风、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和疫病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从灾害的危害性和可防范性来看,只要较好地把握其科学知识,掌握防范应对能力,是完全可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学校加强学生应对灾害能力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是上海一名师在进行愉快教育课题研究中提出来的。目前正在全国大力推广。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立足点,正确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生动、充分、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价值观、资源观,发展观、全球观、人口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博学广识、勤于实践是提高地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理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因此,它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就有着特殊的要求。一、地理课的教学语言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思想性教师要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在表述概念、定义、规律时,必须做到语言精确;在描述自然现象时,语言也应当准确,切忌使学生产生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疑义,如:“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与“暖气团抬升到冷气团之上”两句话中,虽一字之差,含义却不同,前者是暖锋,后者是冷锋。如果教师用词含混,很可能引起学生认识混乱。此外,在教学中,应使用学科术语,不能使用生活用语。例如:不能…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是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文理兼备,既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其中有: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教育等这些教育的实施。关键就在于精心研究教材从中找出适当的知识点加以巧妙的运用使之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和教育效果。例如:国情教育有我国的地理特点以及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党的政策教育有特区建设、经济政策、经济规划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人地关系的对立统一,内力作用和外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鉴赏和创造美得能力,并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因此,地理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方面,有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