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乔鹏 《新闻采编》2007,(1):47-47
国内各地方电视台,基本每台都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新闻”,但是,许多观众仍有当地新闻看地方台,国际新闻看中央台的习惯。2006年初,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进行了改组,由原来的纯民生新闻改为综合国内外、视野开阔的综合新闻,《晚间新闻》原来定位是浏览当天大事,深入分析点评有挖掘性的新闻事件。但由于北京电视台一直没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事件的综合新闻,新闻中心研究后决定,对晚间新闻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晚间新闻报道》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收视群,从纯民生新闻改版为兼顾国内外新闻的全新栏目。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的顺利改版,为其他地方台办好综合新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他领导的新闻改革有两次:一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二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相似文献   

3.
陈欣 《视听纵横》2007,(5):64-65
《峰言蜂语》原先是目前浙江省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视新闻》的一个子栏目,从2005年开始创办,原先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新闻子栏目.由知名主持人叶锋担任主持。以前主要是对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2007年1月1日,《峰言蜂语》正式离开《经视新闻》的怀抱,换装成20分钟的一个新闻评论节目。改版后,《峰言蜂语》延续了一贯言辞犀利的评论风格,继续在厚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同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庆 《今传媒》2013,(5):81-82
本文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变化是时代的需求;变化是民众的呼唤;变化是新闻人的职责。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角度重点分析《新闻联播》这档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的渐进式变化的本质,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靠拢、回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文中收视率数据、改版前后对比的图表和大量改版后节目内容的案例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很多直观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抚州电视台     
《声屏世界》2009,(11):F0002-F0002
抚州电视台现有新闻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全天播出36个多小时,覆盖市辖11个县(区),人口臼380多万。2008年1月1日全面改版,重点打造新闻与新闻类专题节目,设有《今日要闻》《今日资讯》《今日现场》《今日关注》《今19天气》五个栏目,时长45分钟。《今日要闻》主要报道时政新闻及主题报道、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6.
《经视新闻》节目是浙江广电集团经济生活频道惟一的一档新闻栏日。2003年1月1日,这档原本15分钟的栏目扩容到30分钟,首播时间设定在18:55——19:25起。栏目中有《经视聚焦》《有话想说》《经视调查》《经视说法》《一周综述》等子栏目。节目改版后迅速得到观众市场认可,收视率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7.
郝佳 《记者摇篮》2007,(8):57-58
先是绍兴的《师爷说新闻》、重庆的《雾都夜话》及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获得不俗的收视率,又有《武林外传》的全国热播,继民生新闻热之后,一时间,方言节目走俏中国大江南北。2006年,新一轮改版中,辽宁电视台也推出了具有方言电视雏形的《百姓故事会》。  相似文献   

8.
余奇敏   《新闻前哨》2005,(10):42-44
《经视直播》是湖北电视经济频道在原先《经视新闻》的基础上改版重组而设立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节目时长为1小时,除去广告、非新闻固定小栏目(欢乐送、吴柳说天气)和形象宣传片之外,新闻播报的实际时长约为42分钟左右(特殊情况除外)。节目的基本结构是将每天的新闻编排为四节(少数情况三节),平均每天播出新闻约22条。在研究中,笔者选取《经视直播》2005年3月8目至17日十期节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辅之以访谈和文献研究,从节目内容构成和报道形式两个维度来考察民生新闻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李艳 《视听纵横》2005,(3):93-94
《杭广晚新闻》是杭州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一档晚间重点新闻节目。从2000年开始改版,对播出内容和形式上做出较大改变,由原来的编辑编稿调整为播音员自己编稿,由原来的男女对播调整为一名播音员既是编辑又是主播,另一名为助播。《杭广晚新闻》改版以来,体现新闻节目化、内容晚报化、播音个性化等新闻节目特色,节目综合排名从第33位上升到第9位。由此可见,晚新闻的改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脚步,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制约性因素。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的改版为例,通过对民生新闻改版因素及改版后节目存在的误区及盲区加以解析,试图从受众视野对民生新闻的改版提出建议,以为民生新闻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吕艳 《声屏世界》2004,(11):27-28
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自1998年11月2日改版以来,定位于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以社会新闻为内容,因其幽默、机智的风格深受人们赞赏。然而,在一度辉煌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出现了一些影响新闻价值的问题。笔者就3月8日至3月19日这10天中《晚间新闻》的时效性问题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9,(4):15-15
事件回放: 央视新闻频道已确定近日全新改版亮相,这次改版的核心目标是加大新闻信息量、提高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而倍受观众关注的《新闻联播》是否改版,央视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新闻联播》近期将做调整的消息,78%接受调查的观众期待《新闻联播》创新。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新闻与写作》2008,(11):64-64
1.编辑您好,我看到《新闻与写作》2009年改版的宣传,请问改版后杂志会有哪些变化? ——北京张立松  相似文献   

14.
突出市民“约会”市民——关于《直播南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景文 《视听界》2004,(1):13-14
先来看看这是一套怎样的“组合拳”:《直播南京》是将南京电视台原先开办了近20年的《南京新闻》和新闻性专栏《直播南京60分》经过改版合二为一的新闻板块节目。总长度为一个半小时,由5个子栏目组合而成。内容排序为:《气象新感觉》、《社会新闻》、《东升工作室》、《特别关注》和《时政要闻》。这5个板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王卓慧 《视听界》2002,(2):30-31
2001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再次改版。与上年11月27日倍受关注的大改版不同,此次改版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东方时空》是于1993年5月1日7点整隆重登场。它以20分钟的新闻为先导,同时推出“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  相似文献   

16.
那长春 《视听界》2009,(4):26-29
2009年初,《南京零距离》策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改版行动:扩大报道题材及推广活动的覆盖面;强化新闻评论,以同步互动的形式实现多种观点多元展示;引入板块形态,整合栏目结构。改版后,栏目更名为《零距离》。作为中国大陆民生新闻领跑者,《南京零距离》每一次改版行动都会成为业内风向标。  相似文献   

17.
似乎这些年中国的广播电视有一个“爱好”:改版。改版好不好?从十年来的情况来看.也好也不好。1996年,《东方时空》正大红大紫极具人气.也走到了1000期。改版了。因应着新闻评论部的定位,《音乐电视》(即《金曲榜》)还有《奇绝大观》(《生活空间》的周末版)挪位了、消亡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很多国家级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提升新闻质量。地方台的新闻改革也动作频出,江苏城市频道将名牌栏目《南京零距离》改版升级为“零距离》,整个频道战略随之升级。  相似文献   

19.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社论《致读者》,向广大读者宣告了其改版的三方面要求,在全国打响了第二次新闻改革的第一炮。在《人民日报》改版的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报纸都纷纷展开了各自的改革,复刊的《文汇报》便是改革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刘海涛 《声屏世界》2010,(12):16-16
从今年6月开始,江西新闻广播《新闻110》节目又迎来了一次全新的改版。与以往不同,这次改版不但幅度更大而且方向更明确.将民生和互动作为节目的核心价值进行放大.突出民生新闻和帮忙的互动性.让听众成为新闻的主体和帮忙的主角。并且让策划的理念贯穿节目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