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本质 ,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今天全社会都在强调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 ,再一次全面准确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理论界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见解主要有三种:"社会关系说"、"劳动说"及"调和说"。这三种阐释都有经典文本的理论依据,但站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维度并考虑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取向,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这些见解都未充分体认经典作家的本意。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更多的不是从人与其他物种相区分的本体论角度来进行,而是从体征人的存在意义的价值论维度来进行,即:探讨人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的现实解放。  相似文献   

3.
寻找人的确定性本质一直是哲学努力的方向。马克思确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只提供了理解人的体系“在其现实性上”探寻人的本质的思路和方法论。人的本质只能是“获得的”,必须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本质不能“直观”,只能通过反思的形式去把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系统内涵,包括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内在联系性与一致怀;人的需要的历史性、具体性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的特征。因此,实现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的完全符合,丰富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发展乃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目的,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根据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人的类本质是人的第一层本质。马克思肯定人具有自身的类本质并明确人的类本质在于劳动。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他进一步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是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者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有着各种说法,再一次全面准确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人本问题在马克思的原著中的主要表述体现一种多维考察,主要有自由精神理论、人的类特性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社会关系的总和论四种,而人的本质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要素、动态发展和日益完善着的系统的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出双重规定的真正含义,并试图找出“类本质”与“现实本质”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一生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本文将分析二者之间辨证统一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科学的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也曾经深受二者的影响,但马克思思想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我们揭示了科学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社本主义教育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本主义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思潮,给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本主义教育把社会利益看成是高于一切的标准,把教育的目的仅仅定位社会的发展。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社会过分地关注,忽视了人的发展,从而导致对教育本质的遮蔽。只有正确地处理好社会、人、知识三者在教育中的关系,重视人在教育的中心地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私有制。之所以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个人对自身自由劳动权利的占有与支配,而这只能在共同体即"联合起来的个体"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重建个人私有制的精神实质就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最终消灭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政治思想工作。新形势下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 ,主要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重要的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在于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论述,并通过实践将三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使人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舒志定 《教育学报》2012,(3):3-8,16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正义的道路。以此立场理解教育,使教育成为"现实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理解的历史维度,实现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数学教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为基本点,其理论依据是元认知、批判性教学理论等,其实施途径主要由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构成。  相似文献   

17.
反思性教学实现的条件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思性教学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也是适应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不同于有反思的教学,有反思的教学仅仅是反思性教学实现的必然过渡状态。反思性教学的实现必须具备环境的培育、实现途径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紧密联系、彼此互动,共同构建了反思性教学实现的条件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善于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做法与经验,被中外学者誉为奇迹和奥秘。改革开放以来,鉴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党群关系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巩固执政基础和实现执政使命,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对如何构建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群关系进行再思考,并力求探索处理党群关系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革命"观是"失落的珍宝",抑或"不合时宜"?学界分歧争持不下,且有日渐升温之势。诉诸于实践考察和文本分析可以给出这个问题的理性答案。实际上,马克思的革命观仍具有当代性,是"失落的珍宝"。马克思革命观囿于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客观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遮蔽性,应通过马克思文本解读,还原马克思革命观的真实语境和科学内涵。唯物史观是把握马克思革命观的重要语境,马克思革命观是旨在超越以政治解放为依归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局限性,完成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依归的无产阶级革命。返观当下,马克思革命观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的素质大体包括生理、心理、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智力、政治法律、思想文化、道德和个性等九个方面的素质内容。从哲学的视域对人的素质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