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突出办学特色、教育公平和就业”等方面。“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规划课题将会在持续关注“十五”问题基础上,除重点研究“高校分类与学校办学定位、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与学校文化建设、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等问题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也是“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特指向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在这种质量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由政府主导,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的评估方案和标准,教育主管部门从各个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评估专家。评估活动主要面向学校和教师,重在考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作为一种产品在评估中被忽视。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或“顾客”,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评估将重在考察学习过程的质量,也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质量,学生应逐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如何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湖北工业大学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质量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研究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过程看,学习成果分为现实性的学习成果和期望性的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教育质量的形成,进而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计划,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美国EC2000十一项学习成果及其分类属性进行研究,并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学习成果研究、借鉴美国EC2000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建立我国自己的学习成果标准和评价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职业型高等教育作为可与学术型高等教育相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分层主要是高等学校地位和等级的纵向排列,而分类则更多地代表了高等学校之间依据某些异同点进行的归类与区分。当前,应以政府机构为主体指导高等教育分类,同时要保证分类基础和标准的科学性,并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思路以概念界定、质量标准和评价探讨为开端。依据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类因素的分析,将上述因素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立法、政策、财政、公共舆论、学生及家长期望等;二是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影响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的质量评价和管理过程等复杂多样的因素。以分析和解决"关键的少数"理论为指导,提出提高质量的四条途径:政策立法与财政诱导、订立大学章程、关键影响因素的分类以及分类标准与关键因素的影响分析。探讨政府和高校规划、订立大学章程及质量评价的多元标准对于提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对理解和深化质量意识及促进大学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特指向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1]在这种质量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由政府主导,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的评估方案和标准,教育主管部门从各个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评估专家。评估活动主要面向学校和教师,重在考察学校的办学条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性,提出了通过开展教育质量ISO认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对加入WTO以后引用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标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多样化,体现在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涉及到办学主体、学校性质、名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四个分类标准;以及构建贯通路径的多样化,包括双向选择式贯通路径和进阶选择式贯通路径。对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多样特征的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体系;而中等职业教育在构建贯通路径多样化时,要重点考虑普职融合问题,同时要和高等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建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静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49-150
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性,提出了通过开展教育质量ISO认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对加入WTO以后引用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标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九五"以来,江苏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动态对接,为江苏人力资本提升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呼应江苏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与质量建设,加快苏北高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河南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2月20日,是学校直属研究机构,其宗旨是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开展有关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作参谋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培养的人到底怎么样。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应该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省应根据相关原则建立“政府宏观监管,高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价服务,社会参与监督”的内外并举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尽快组建省级教育质量保障主管机构和不同性质的教育评价机构。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采用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价、质量认证四种方式对高等院校实行质量监控。在其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逐渐完善,滚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制定标准并通过对学校 或学科进行认证或评估,督 促学校不断改进工作,提高 办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 是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的 做法,也是各国通用的高等 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之 一。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管理 体制不同,所以保障高等教 育质量,包括研究生教育质 量的标准、方法与关注重点 也不尽相同。 1.美国的认证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高  相似文献   

16.
"评估时代"的基调随着基础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类型以及活动的多样化,教育质量的多样性越来越显现,使得采用一个标准评估学校越来越显得众口难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评估是否也就应该呈现多元化呢?有些人主张实行多元化评估,认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执行不同的评估方案,甚至对同一所学校也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如基础性、发展性、自主性、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案。这样的想法在学者中和实际工作者中间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高等教育和TQM相结合的由来,介绍了TQM做法,将其分解为全面、质量、管理三层含义。归纳了质量概念与过程目标的联系,从不同角度界定了质量概念。指出了最佳做法在于明晰判断各利益方使用的标准,考虑相互竞争的观念,以构建客观、相对、发展的质量概念。将教育系统作为基于TQM的系统,解构了输入、过程、输出的内涵。提出了教育作为变革过程而存在,依据不同分类方法,总结了不同顾客分类模式及其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对学校课程的分类标准进行溯源,并要根据管理视角、知识视角、学生视角的差异,重新审视当前学校课程中的常见分类标准。在具体的工作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以标准统一、立德树人、质量优先为出发点,促进学校课程的深度改革与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分类,从而实现分类指导、分类发展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部直属和地方共建的94所高校的分类研究来探讨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进而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标准是对质量的规定。国际国内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及其标准至今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实现的目标,明确定义“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高等教育系统构成的其他因素。诸如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教师队伍、内外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使用等,都是围绕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目标这一根本质量为核心而建构的保障条件与子系统:大学都具有四大功能,根据功能侧重面(权重)不同分为综合型、研究型、应用型以及社会型等。结合国家高等教育目标、学科和专业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功能特点等,对质量内涵进行要素分解,可建构国家宏观、专业中观、学校微观逐级协调完成的“三级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