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本质的.我国生命教育研究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渗透在各种科目之中.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修科目,其间渗透了大量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感恩教育、品德教育、挫折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出现,说明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在小学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更为珍重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更加具有生活的积极性,生命教育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身进行规划,对日后的人生有更为慎重的选择。为了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生命教育,从教者应该结合课本阅读,通过实践理解,鼓励学生自主探讨,通过写作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加强对年纪较小的学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出现,说明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在小学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更为珍重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更加具有生活的积极性,生命教育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身进行规划,对日后的人生有更为慎重的选择。为了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生命教育,从教者应该结合课本阅读,通过实践理解,鼓励学生自主探讨,通过写作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加强对年纪较小的学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渗透追求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涵:认识生命,感受与获取生命内涵、存在及其延伸;体验生命,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赢得情感与价值;完善生命,开启生命智慧,不断超越自我,达至精神自由。而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则是文本教学,即通过文本教学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关注鲜活完整的生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文在人文和教材方面的两大优势,我们找到了在语文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一些途径,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够对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简单地讲.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课关注生命教育.这是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各种课文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提供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作家杰·唐纳·化特针对唯物教育的缺失,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将生命教育定义为一种倡导学习者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的教育活动。杰·唐纳·化特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基础上促使其获得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的最高追求即是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凡是符合人性需要,与人性发展共融共生的教育思想,都应成为教育的核心使命。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着眼于生命意义的价值教育,目标在于鼓励人不断发现自身生命价值,逐步实现人生意义。语文课程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的任务,而且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因此,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钱军 《文教资料》2010,(17):48-49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语文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0.
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命化教育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生命教育紧密相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唤醒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语文课程与生命关怀具有天然的联系。"言为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最温情、  相似文献   

14.
生命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人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作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观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生命珍爱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意识教育、生命责任意识教育、生命危机意识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教学,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正值花季的孩子永远地沉睡了,但在同一场灾难中,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所在的四川桑枣中学所有师生都幸免于难,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不懈的“生命教育”。这,让我们触动、让我们思考,生命不存,谈何教育!《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生命教育是这样定义的:“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则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慧 《现代教育科学》2015,(2):44-45,58
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从理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让学生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其次,在实践活动层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展开生命教育的学科和管理渗透、开展相关生命实践主题活动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角度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现代性生命与生活实践"问题意识"的产物。生命教育既是现代生命危机的表征,也被视为现代生命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处在于它批判性地认为现代生命观的反生命性,建设性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生命原则的教育得到提升。然而生命教育对生命价值的诉求并未超越现代性。一种对生命教育的改进方案在于,生命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有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是以生命为基点,直面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特征,完善生命价值的科学教育理念,它应渗透到我国各类教育活动之中,并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一种教育机制。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已备受关注,但研究成果甚少。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研究应在生命化教育的视域下,坚持更科学的原则,探索更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当前,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生命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命的认同感,让学生对死亡缺乏了解和思考。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