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烟草学院课程设计,结合当前生源特点和实践教学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育环节实施方案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全方面锻炼学生田间认知能力、实操能力、发散思维、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当前农业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浙江海洋学院涉海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践行协同育人理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筑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构建了涉海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海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的本科人才既有从事现代农业的专门研究人才,又有大批直接面向"三农"的技术推广和管理人才,为了培养符合国家时代需求的植物生产类本科创新人才,我们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创建了植物生产类"两体系、三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制定了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沈阳药科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几年的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自动化类专业实践环节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类专业综合实践平台,重点介绍了实践平台设计方案、硬件组成、实验项目以及实施成效。实践证明,实践平台能满足智能制造背景下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系统意识和创新意识,为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导论》是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本文阐述了在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生命科学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整合、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了学校、老师、社会"三位一体"生命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有效地提高了生命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优越性,培养了一批受社会各界欢迎的高素质生命科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现状,提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所在学校具体情况,明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确立"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开展工程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例,从实验教学理念和建设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方面探索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提高了示范中心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上海大学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团队与校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创造性地开设了具有学科技术特色的生化仪器分析实验,建立了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实习三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式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高校通过与既能进行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又能了解高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基于"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最大限度地改变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脱节这一现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物栽培生理学研究法"是我校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必修课,也是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在"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用复合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提升了本课程的综合教学水平,注重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充分调研高职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构建了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共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而遗传学实验则是遗传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容更新迅速、实践性强。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植物生产类专业特点,构建了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全程参与式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和全程过程化考核体系。通过教改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遗传学研究的专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面向新工科建设根本任务,提出了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等矿业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这对实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高职生物类专业学生的植物组织培养能力,根据其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和课程组织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技能训练,将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中遇到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2007年以来,南华大学开展了"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制定了以需求导向的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提出并实践了核类专业"2+1+1"的"3+3"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好评、核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获批,表明了"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性。该"培养模式"将为国内开设核类专业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环节是环境类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类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社会对环境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构建了以市场需求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适用社会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专业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为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性构建了"一三五"地质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地质类专业分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类型;在培养过程中实施彰显学生个性、优化师资配置、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实践体系、管理刚柔并济五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章根据电子类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成果导向式实践教学体系和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分课堂",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结果表明,OBE教育理念与"对分课堂"模式同实践教学的结合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提高整体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