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领域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内容、现状调查、途径和方法、历史回顾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内容重理论层面建构,轻实践调查研究;重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轻学科渗透教学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对象重视民族、边境地区研究,忽视中东部地区研究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晓红  龙肖毅 《科技风》2014,(19):218-219
为有效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采用问卷法测查大理市中小学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价情况,并据调查结果提出大理市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是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强大和政权的稳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挖掘民族文化,强化中华文化认同。话语是文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教育话语是一种介质,它不仅体现着民族团结思想和观念,还型塑规约着民族团结实践。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话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高高在上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必须扎根人民,回应人民呼声,解决人民问题,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伟大目标。所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话语生成,实际是依托于原有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形成与发展逻辑,在新时代民族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实现从以民族团结理论范式到以教育为手段指向民族团结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即,把握战略部署:指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发展方向;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引擎”;嵌入教育管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并存已成为事实。高等教育具有对多种文化进行选择、提炼、传承和整合的作用,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重任之一。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遵循系统性和适宜性等原则,根据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挖掘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并存已成为事实。高等教育具有对多种文化进行选择、提炼、传承和整合的作用,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重任之一。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遵循系统性和适宜性等原则,根据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挖掘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中小学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意义重大。文章论述了在遵义市仡佬族地区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以及遵义市仡佬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娄刚 《科教文汇》2014,(31):19-2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中小学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意义重大。文章论述了在遵义市仡佬族地区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以及遵义市仡佬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谐,国家兴旺、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是把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为重要的课程进行教授,寓德于教,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团结的信念,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设统一、繁荣、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持续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回顾我党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总结经验,对我们今后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孝凯 《科教文汇》2014,(4):8-8,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持续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回顾我党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总结经验,对我们今后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侯明 《内江科技》2009,30(12):197-197
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在我国目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拟从民族团结的制度方面,教学方面,文化活动方面以及物质准备方面粗浅地阐述这一爱国主教育的保障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王志海 《科教文汇》2023,(4):174-176
如今,自上而下各级部门都在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每一位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深挖课堂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尤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应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探索中华各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德吉 《西藏科技》2013,(12):18-19
作为民族地区的班主任工作立足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爱国思想和民族团结精神,具体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选拔优秀班干部,以使班级形成团结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选工作。二、以班主任为马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选出优秀榜样,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势,做到人人是榜样。三、班主任要做到民族团结的榜样,才能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15.
群己观即“群己之辩”探讨的是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中国各民族和谐团结,但民族特点、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客观上影响着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群己关系。儒家群己观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很好的启迪价值。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群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季月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A):152-152,160
本文作者认为,民族的团结力不同于民族的融合力。中国人有很强的民族融合力,但缺乏强大的民族团结力。作者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中国民族团结力的问题,从深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一盘散沙”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英龙 《今日科苑》2010,(2):161-161
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应结合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方针紧密结合起来。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炽热感情更好的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8.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事关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稳定,必须坚持不懈地认真落实。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亟须引入公民意识教育来进行补充加强。民族高校应当结合实际需要,科学准确地制定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同时要灵活采用课堂灌输、互联网传播、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和途径,与时俱进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让公民意识在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不断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过去一年来哈马斯和法塔赫为组成民族团结政府所做的努力,人们发现,除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巴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以外,还有一个身影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斗争双方的谈判桌上,他为哈马斯领导的自治政府维持运转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人就是哈立德·马沙尔。  相似文献   

20.
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