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①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认为品悟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重视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的研究。实际上,语文教学的引导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情感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3.
牟仲清 《甘肃教育》2009,(21):29-2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新课标中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无疑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和熏陶感染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就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美德对当代学生的成长意义做了一点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蕴藏的人文资源、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作用.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因素,在学生创造性、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自我控制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塑造,实现学生健全人格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吴德志 《教师》2010,(1):57-5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鉴于此,在语文教学特定的环境中让“特殊情感”的学生寻求发泄,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特殊性格”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即语文教育应重视和培养“双特”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对此,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文本资源,让语文教学闪射人性之光,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符合社会道德、情感规范的新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让语文教学课堂不仅增长知识,更能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柏鹏 《现代语文》2010,(10):156-15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抓好中学美育,就应该全力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一条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于玉乐 《中学文科》2009,(16):24-25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抓好中学美育,就应该全力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一条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没有美育的教学就不能是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身心愉快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美,让学生自身感悟到美,进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智育与德育统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也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目标决定了学生人格培养塑造的必要性,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所具有的丰富人文性的特点为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开发学生人格潜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作用。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因素,在学生创造性、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自我控制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有利于实现学生健全人格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显然,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又如何?这一目标落实到何种程度?语文教学到底对学生人格形成发生了多大作用?这还是一个问号。  相似文献   

17.
语文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只有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在愉悦中得到更好的净化,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9.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除了让学生获得必备的语文能力和知识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说明语文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和综合性质。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片面强调听、说、读、写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工具性”一面而忽视人文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体体现为美育教育。这就形成教学不和谐、不完善的局面,导致学生能力的欠缺、人格的不完善和智力结构与情感的不协调后果。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