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体生物节律”即“人体生物钟”俗称“天钟”。就人类而言,无论生活空间、时间怎样改变,人体生物钟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黑夜降临感到困倦,清晨即会主动苏醒……这就是“人体生物钟”对人体的支配作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性腺、甲状腺分泌旺盛,使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紧张性影  相似文献   

2.
<正> 自然界的生物,是在亿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外形和机体的独特功能。各种生物都遵循着一定生活规律在运动。人类也是这样,人体这一生物工程系统是在许多个小“生物钟”严密组合下而形成的一个大“生物钟”,并严格地按其自身的规律在活动。要想维护人体生理机能健康正常地运行;使之发挥人体最大的潜在能力,那么就有必要清楚了解“生物钟”的原理并遵循其规律来办事。本文意在针对人体“生物钟”的理论。提出运动训练工程的新设计、新想法,以供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动生物节律的模式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类相继发现人体自身和周围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具有周期特性的运动节律。作为研究人体的体育科学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运动生物节律的科学知识。 运动生物节律的基本规律 运动生物节律(或称“运动生物节奏”、“运动生物钟”)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方面的周期性运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证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  相似文献   

4.
篮球竞赛中,随时都可以出现手部、手臂部、人体等不同类型的视力障碍,各种不同的视力障碍均可引起运动员出现烦躁、不顺心等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要对篮球队员尤其是青少年队员进行扎实的视觉基本训练。它不仅能达到“眼功”方面的训练效果,同时也是运动员心理、技术、战术、素质等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期训练(注)是青少年训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国外许多“田径强国”,如美国、苏联和德国等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基础期训练,他们在组织机构、选材、训练和竞赛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套科学体系。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青少年基础期训练的目  相似文献   

6.
练气功应当强调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精气神合一,统一论;身意气合一,三位一体问题。其问题是:人体应适应宇宙日月星辰,使人体生物钟与宇宙钟同步共振;产生人类自身的生物动力。挖掘人体潜能,引出自身的特异功能。因为人自身能量,只用上约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约占百分之八十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假若通过某种特殊的训练手段,打开“玄关”、引开慧目;引“元神见性”,人体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竞赛不仅是体育本身的一大特征,而且对提高体育运动的水平有着直接影响。目前我国采用的竞赛制度,不管有人说是沿用欧美的也好,因袭苏联的也好,或者说是已经是“国产”的了也好,但总觉得太陈旧了。至少现在是八十年代了,我们总要围绕“四化”来考虑我们的制度改革吧! 现有竞赛制度的弊病,概括起来有三条: 一是,竞赛与训练脱节。现有的竞赛办法不管是成人,青少年还是儿童,都是一个模式,使用同一个规则,对不同年龄阶段如何结合训练安排比赛,很少考虑。二是,竞赛与人才的矛盾,竞赛本来是检验和推动训练,促进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但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若干训练问题的重新认识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决定我国足球运动的未来。以近年来我国足球水平的不断下降为背景,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管理体制、竞赛系统、训练理念和选才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并就我国足球管理体制、青少年选才及青少年教练员突破等瓶颈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多年实践认为,运用竞赛杠杆引领基层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是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最科学有效的手段;更是预防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拔苗助长,真正落实国家“体教融合、从小培养、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全面发展”的《教学训练大纲》目标的践行,培养更多跨项输送高素质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及访谈法,就江西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状况,如足协组织系统、培训机构、后备队伍、赛事安排、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足协组织系统及教练员队伍建设,重视“体教结合”,实现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省内外职业俱乐部的作用,完善省内青少年训练和竞赛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不足的问题,从青少年力量训练方法的文献调研入手,结合竞技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以及青少年力量训练的基本规律,探索合理化、科学化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人体“生物钟”的“体力节律”,科学地安排运动时间,以达到强身健脑的目的,体育运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立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竞赛和训练体系,是我国足球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世界足球强国竞赛和训练体系布局的成功经验,根据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足球训练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足球运动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方案以及职业队的训练过程结构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全面实施,将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规律生活与生物钟养生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规律生活”这一条却是共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把原来的四大健康基石补充修改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六大健康基石,把规律生活列为六大健康基石之首,认为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在支配着生命正常运转的节律,人的一生有100多个“生物钟”构成了“生物钟之网”,在严格、准确、连续地“工作”着,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等各自都存在着生命活动的节律。如果人的“生物钟”…  相似文献   

15.
竞赛是竞技体育的龙头,是训练的指挥棒,抓好竞赛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网球的市场和前途。中国网球协会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阳论证,青少年(14岁以下)的竞赛工作将于6月份开始全面铺汗。今年全国青少年(14岁以下)竞赛工作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增加比赛次数。网球属隔网对抗类项目,青少年网球选手只有通过多参加比赛,从中不断发现各种问题,才有利于安排下一阶段的训练,有利于竞技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多参加比赛还可以锻炼青少年网球选手的心理素质。我国许多青少年网球选手,在国内的训练竞赛水平还不错,但一到国…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贯彻执行1999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按照运动员成长规律和训练过程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原则,明确规范好青少年后备梯队的“年龄组”建设和调整、健全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也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国足协各类人员培训制度,明确和规范培训  相似文献   

17.
黄江 《航空模型》2014,(5):24-25
笔者常年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任教,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中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和“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多年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证明,模型活动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竞赛是检验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成果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跆拳道项目的储备人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比赛训练对项目的影响深远,跆拳道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是需要社会各界关注的,也是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前提。因此,该文围绕我国跆拳道项目青少年竞赛展开研究和分析,结合项目特征,梳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的现实问题,阐述和探究我国跆拳道青少年运动员竞赛和发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体育总会、教育厅、科协、团委和妇联共同举办的新疆第二届体育大会“奥生杯”航空模型竞赛、“兵三杯”2009年全疆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第十一届“飞向北京”全疆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第十届“我爱祖国海疆”全疆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等一系列模型比赛于2009年12月同期举行,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和青少年参加。现特选部分活动图片,以反映新疆模型活动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薄弱,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自身条件、基础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决定了能否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其成长的自身因素,训练保障条件、竞赛制度及竞赛的公平性、家庭条件是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是影响其成长的训练因素。提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主要应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结合专项、重视专门能力的培养和系统传授技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打好发展基础:加强基层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的转变工作,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以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