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 ,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感知因素 ,运用感知规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 ,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人们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世界的 ,一切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源于感知 ,没有正确的感知 ,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数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高度抽象是其最显著特征 ,味、嗅等感觉在教学中不能直接利用 ,本文…  相似文献   

2.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通过感知。如果没有感知,人就不可能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没有感知提供给我们丰富而又正确的感性材料,人也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及其本质的规律,也就无法获得理性认识。因此,感知是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感知虽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一切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来源于感知。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感性材料,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做出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上升到理论。基于感知的重要性,了解感知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就试谈感知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以写作教学为例,作文写得较好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非常重视阅读,并且涉猎较广泛的。显然,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学习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这一点与学生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感知的第一过程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活动是一种长期性的复杂活动,长期坚持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感性积累,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再现。有广泛阅读经验的学生对文章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领悟力和感受力明显比其他学生高一筹。所以语文教学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状况,不应局限于课本范文的讲解,而应在范文基础上大胆超越,结合每一单元文章的特点,多给学生介绍一些与之相关或类似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从三方面论述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学建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逐步得到认可,在将它推广到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却举步维艰。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职教师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有很多误解,中职的教师对于数学建模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甚至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关于中职教师对数学建模的教学的认识的误解就有必要做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数学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有文明就必须有数学,缺乏数学不可能有科学与文明。然而一些人对数学的认识却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的眼光受到局部的、短暂的、急功近利的限制,只有从国富民强的广阔视野中来考察和研究数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搞好数学教学是大有益处的。学生通过对数学的阅读,可提高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身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
表象是经过感知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形象,是具体形象思维的“材料”,是直观感知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没有感知便没有表象,没有表象便没有形象思维的产生,也没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对具体学习材料的感知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表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是理解和掌握一切数学知识的前提。概念不清就不可能进行精确而清晰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特点,下面就梯形教学谈谈我在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朱万炳 《云南教育》2001,(20):20-21
一、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两大功能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反复强调,化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教学的两大功能。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无从谈起;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行。所以化学教学要特别强调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大体是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感知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对事物发生情感和采取意志行动来改造世界。所以感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由…  相似文献   

12.
“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内部化的心理过程,不像感知觉那样外显.这里仅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对表象在教学中的意义谈些粗浅的认识.一、重视表象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1.没有良好的空间表象,学生就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数学概念的记忆或认知,而是对众多相互关联的数学概念的辨别与再联结。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只有置身于整体的数学概念框架中才是可能的或现实的。正如法国著名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说的:“我认为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地,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因此,离开概念框架,任何教学概念的教学将毫无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邱月亮 《中国教师》2012,(12):36-39
<正>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就个体而言,是指一个人对数学及其本质的一种认识。观念左右着人的行为,数学教学必然受到数学观的影响,可是它却一直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忽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去数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数学教学,也就是缺乏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本文谈谈为什么要用正确的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并就数学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作初步的探讨。一、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用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还缺少用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但无论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来看,还是从理论指导的需要来看,或者是从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用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  相似文献   

15.
探究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杰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37-237,266
探究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并在众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传统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对数学教学有着错误的认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重要性,教师则是将数学教学当成任务来做,数学教学效果不佳。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为提高职高学校数学教学效率必须引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职高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要建立在他们的数学前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数学前经验作为基础,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无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完美,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有趣,学生如果没有前经验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  相似文献   

19.
金玉龙 《成才之路》2012,(30):37-37
正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基础知识的基石,是整个教学内容的"脉络",是逻辑思维推理的依据,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进行计算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将知识有机结合,掌握教学方法,优化概念教学。一、学生充分感知,建立清晰的表象1.提供适当的教材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在学习新概念时,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或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没有美的数学教育是不完美的数学教育。根据审美心理特点,实施小学数学美育教学,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依据审美感知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审美感知是对美学因素的直观把握,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1.充分展示数学内在美一方面教者要正确驾驭教材,充分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在"美",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