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2012,(3):3
武当山下群英荟萃太极湖畔尽显风流为了进一步挖掘整理武当武术,探索中华传统武术发展之道,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武当演武大会,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承办:武当杂志社协办:(待定)二、时间地点与安排时间:2012年5月24日——5月29日地点:武当山下、太极湖畔,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安排:5月24日:论坛人员、裁判工作人员报到。5月25日:运动员报到,全天研讨会。5月26日: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2,(2):6
武当山下群英荟萃太极湖畔尽显风流为了进一步挖掘整理武当武术,探索中华传统武术发展之道,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武当演武大会,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承办:武当杂志社二、时间地点与安排2012年5月24日——5月29目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举办  相似文献   

3.
金安 《武当》2006,(9):48-48
国家体育总局《武当武术现状考察与继承发展对策研究》科研课题实施研讨会,于7月17日至18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云龙武术院召开,来自武汉体育学院、十堰市文体局、十堰市武术协会、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等多家单位的二十余名武当武术专家、学者、教授参会,并组成课题小组,由武汉体院教授、武术九段江百龙先生任课题组组长。  相似文献   

4.
冯开春  杨丽  徐耀进 《武当》2013,(4):82-83
2月18日至22日,首届武当太极文化节分别在香港、深圳隆重举行。香港著名企业家杨秉坚、华润集团李红兵、东部华侨城欢乐谷总经理郑维、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陆正明、深纺集团总裁王军昭、华成国际公司董事长张静龙等出席了开幕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文化局副局长许晓辉在开幕式上讲话,武当山特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柯希胜宣布文化节开幕。活动由武当太极功夫团《太极武当》演出、恭迎太极祖师张三丰铜像莅临香港、武当太极内丹道研讨会等部分组成。在香港伊莉莎伯体育馆连续举行了《太极武当》演出。该节目以"道法自然,养生问道"为宗旨,分为3个篇章,依次以《太  相似文献   

5.
岳武 《武当》2012,(11):6-9
武当九式吐纳养生法归属武当龙门派纯阳门。相传,由武当丹道养生祖师吕洞宾(号纯阳子)所遗留,千百年来一直在武当道内秘传口授。习练此功法,对于高血压、头痛头晕、胃肠不适、哮喘、支气管炎、心肺功能减弱、神经衰弱等诸多慢性病有显著疗效。武当百岁道长刘理航和李诚玉生前也曾常习此功,被誉为养生长寿宝典。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4,(9):7-7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一、征文范围(一)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1、张三丰籍贯及生平考证与研究2、张三丰丹道武学思想及理法3、张三丰武当遗迹考证及研究4、张三丰与武当太极观5、张三丰传说的文化内涵6、张三丰与武当内家拳7、张三丰太极拳体系研究8、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和谐社会9、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的弘扬及产业开发(二)杨式太极拳研究  相似文献   

7.
《武当》2006,(12):54-56
武林长风苦练内功破寒争春本刊编辑部(1)中国武术发展的困惑与走向于仁斋(6)挖掘整理无极拳行功十八诀(二)申圆子(1)太极元功拳(二、三)张德学(1、2)武当(谱张三丰郭兆凤(1)武当春秋大刀王小龙(2)武当纯阳养生掌陈宗焱(2)太极拳散手秘诀王锦泉陈有山(3)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下)陈宗焱(3)十二手追风鞭(中、下)史明岳林飞(3、4)龙形拳荣中根(4)武当犹龙派太极功理初探张冠杰(4)犹龙派太极拳功架歌诀张鸿逵张冠杰(4)夕阳掌源流与法技温永文(4)云台秘技———八步金砖宋学玉(5)梅花拳故里春意浓改东(5)武当太乙混元抟气桩及贯气秘诀王忠海(5)武当…  相似文献   

8.
《武当》2005,(4):11-11
武当行--武生命之阴阳,当道修其性命。纯天地之造化,阳生阳光明照。武当纯阳耀我中华。(郑佳)武贵有心当玄武当之无愧武敢当(于雷)武当山是道家自古造就护法维道高手的摇篮,言武当用的全真功夫源于此,她通彻自如,能行能用,较技较量,行于天下。(王玮)秉黄老,祖师武当运化阴阳开太极;承道德,全真太和动随春秋揽雀尾。(张志荣)联:破邪说,释丹道,披仙凡真谛;倡实式,别舞操,献拳械精华。批:道武述真(易平樵)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平 《武当》2010,(11):5-5
9月30日上午8时,武当道教功夫进社区“太极之星耀滨江”展演活动在南园滨江亲水平台举行。60名五里桥街道太极功夫爱好者,与武当道教功夫团联合演出了“武当太极道”功夫秀。至此,为期2个月的武当道教功夫走进卢湾区五里桥社区,教授社区居民武当太极拳的“太极之旅”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武当》2007,(12):57-59
卷首语坚守与奋发乔汉(1)学点武术好乔汉(2)关于召开2007武当内家拳发展战略论坛暨第六届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的通知组委会(3)迎着春天走来谭大江(4)坚定信念文明团结努力探索服务民众李春生(5)道行天下乔汉(6)弘扬太极文化服务社会发展刘伟/整理(7)关于举办2007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的通知组委会(8)同心同德共创辉乔汉(9)“太极拳发源地”挂牌的真正价值乔汉(10)十月的硕果组委会(11)蓝图绘就道光开征途万里从头迈———写在2007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胜利闭幕之际乔汉(12)武林长风武术普及发展要重新定位昌沧(2)关于传统武术发展的再…  相似文献   

12.
孙晖 《武当》2004,(1):13-14
“武当太极三丰掌”者,乃内家拳之绝学,由当代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掌门人郭兆凤老师所首创。他上承河南赵堡太极之正宗嫡传,以武当传统太极十三式及古易河洛先后天之变化为基础,博采众长,融陈、杨、武、吴等行气运功之精要于一炉,而独树“武当太极三丰掌”之一帜。其所以冠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根据武当太极拳的养生特点,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提出武当太极拳适合老年人养生。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13,(5):20-20
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的网上社区“武当论坛”已全线升级开放,论坛分设“武当咨询”、“武坛时弊“、”养生验方”、“武坛光影”等几大版块,欢迎广大武友积极参与网上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武当》2013,(8):4
6月15-20日,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的第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在武当山下丹江口市成功举办。本次大讲坛由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名家赵幼斌,及杨氏太极第四代大家赵斌嫡孙赵亮共同主讲杨氏太极拳85式。旅美丹道养生家张元明教授主讲武当张三丰先天太极拳理法。来自重庆、内蒙、甘肃、陕西、山东、河北、辽宁、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市,及美国学员,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大讲坛的培训学习。整个培训过程愉快轻松、求真务实。赵幼斌老师和张元明老师言传身教,认真细致地指导每  相似文献   

16.
张震 《武当》2013,(7):I0004-I0004
5月20日,由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办的"武当文化高校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武当文化底蕴深厚,涵盖古建筑艺术、美学、武术、太极、养生、道家思想等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武当武术是中国两大武术流派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文化强国的希望。武当文化走进高校,对加强文化与人才的对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武当山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武当文化进高校"活动推向全国,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武当风",让莘莘学子了解武当文化,使武当文化走向全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12,(4):6
海内外武术界同仁:你们好!为了给广大武友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特决定于2012年5月24日—28日,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市,隆重举办"首届武当演武大会"。本次大会的宗旨是:"以武会友,切磋交流,提高技艺,健康身心"。本着以会养会,办好武术人自己的大会的指导思想,大会设定了武术套路比赛、太极推手王争霸赛、当代武术名人名家表演、话武论坛、"武当百杰"评选、传统武术绝技表演及武当养生功讲座、《当代武术名人志》首发式、武林名流写真、游览武当山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大坝等活动内容,其中重点是传统武术各门派,特别是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派的比赛、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王玮 《武当》2005,(9):13-14
一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源于元明时期武当道家张三丰真人的太极内丹养生修持文化体系,后流传河南温县赵堡,经过四百余年,历代热爱太极拳知识的赵堡传人身练体悟,不断实践与总结,继承发展到今天,形成一套地道传统的,能动、能行、能用的,具有卫生、养生作用并可防身的内外兼修功法。武当赵堡太极拳契合传统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历代修炼者从认识阴阳契入修炼本质,以现实的  相似文献   

19.
许神 《武当》2014,(3):7-10
自武当开派以来,阴阳太极一脉即广为流传,我十分有幸的师从龚演静道长学得武当六合太极拳。龚师父是在年轻时拜河南桐白宫的一位云游道长为师,学得武当六合太极拳。为报答龚师的教导之恩,我特将武当六合太极拳整理成文,以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杰  唐金柱 《武当》2005,(1):12-15
“武当太极十三势推手”是武当玄门丹派门内独有的一种推手锻炼技艺,也是太极拳技击用法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和“武当内功太极拳”套路相辅相成,拳架可谓理论,推手即是实践,当拳术套路炼得纯熟细腻,中正圆满,能内外合一,虚实刚柔具备之后,就可将在练架中得来的刚柔内劲,运用到练习推手对抗中,以充分发挥推手的独特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