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对"月"有着狂热的喜爱,几乎无诗不"月"。在他笔下,"月"千姿百态,空灵飘逸,意蕴丰富,情思万种。它犹如李白的知心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唤起诗人不尽的诗兴和灵感。寻象观意,"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是他的知心朋友,是他的理想抱负,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见证着历史的盛衰。一、"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倾听着他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
梦李白     
10月20日晴今年中秋,我特别留意了晚上的月亮。作为李白忠实的"诗迷",我总想弄明白:这月亮怎么能给诗人李白这么多的灵感,写下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我紧盯着那轮悬挂了不知多少年的明月,怎么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看了一会儿,就睡意大发。但愿明月千里寄相思,把我对李白的崇拜之意也捎带过去吧……  相似文献   

3.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李白与苏轼诗词中运用月亮意象的相似点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家主体经历、性格与作品意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李白的诗作中,咏月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首首都是传世佳作。月亮因为有了李白的诗作大放光彩,而李白诗作也因为月亮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逸。本文简要赏析他的几首咏月名篇,来透视他的个人情怀。  相似文献   

5.
探月     
《高中生之友》2008,(2):51-51
人类好像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怀,对月亮的遐想也特别多。就连我们的"诗仙"李白关于月亮的诗句也比比皆是。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对于月球的探索,现代人已不再像古人那样,或者畏惧,或者膜拜。其实,探索时间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开始。  相似文献   

6.
中秋赏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讲的是李白在月圆之夜,举起酒杯邀请月亮一起喝酒,天上的月亮、李白和酒杯里的月亮,成了三个人,当时的李白是孤独寂寞的。在中秋佳节的夜晚,我们一家和大姑一家也像李白一样赏月。与李白不同,我们一家是热热闹闹地欢度中秋。  相似文献   

7.
李白现存诗歌中,200多首写月意象。这些咏月诗不仅表达了李白对月亮的钟爱之情,还使月亮被赋予了深层次和多角度的精神内涵。首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固有情结;其次,赋予月亮孤寒高远的精神品格,同时用这种精神品格象征自己;再次,借咏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思之情;最后,月亮还是李白的情感归宿,寄托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无尽思索。  相似文献   

8.
新年新气象.这一次,估计小明他爸也是风风火火头一回,颇有点"老将出马"的味道.也许是小明希望"梦想照进现实"的愿望"作古",让小明他爸觉得怪对不住儿子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人活着总需要一点精神.小明他爸决定改变蹬三轮的现状,"重出江湖"(搞半天原来蹬三轮不算在江湖漂呀),带领全家四口奔小康了.……  相似文献   

9.
新年新气象.这一次,估计小明他爸也是风风火火头一回,颇有点"老将出马"的味道.也许是小明希望"梦想照进现实"的愿望"作古",让小明他爸觉得怪对不住儿子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人活着总需要一点精神.小明他爸决定改变蹬三轮的现状,"重出江湖"(搞半天原来蹬三轮不算在江湖漂呀),带领全家四口奔小康了.……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11.
月亮的美--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内涵为第一,月亮的色彩美,传统对月亮色彩的领会偏重于"银轮"、"玉钩";第二,月亮的形体美,圆月与弯月都有其美感特征;第三,"美在关系",月亮的美在其与周围事物、现象、环境的联系、对比、映衬中突出地显现出来;第四,月亮的美离不开形体、色彩、关系等自然存在,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的参与,月亮给人的美感是一种"温柔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张君香 《生活教育》2012,(14):58-60
"月亮"在李白的诗歌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月亮的真切感受和自己的主观情绪、愿望有机统一,融入了诗歌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白的一生与明月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在李白的诗中,明月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也是李白内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其文学遗产之丰厚高居唐人之冠,其思想儒、释、道杂糅。儒家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对于白居易来说,"兼济天下"始终是其为人、为官、为学的根基。诚然,不可否认,在不同时期白居易,"兼济"思想虽有过起伏变化,但终其一生,"兼济"思想始终是其人生的底色。因此他能够成为中唐时期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相似文献   

14.
李白有着追求精神自由、反抗传统束缚的叛逆者性格。他的求仕实质是以政治功利的实现来张扬自我。李白进入宫廷,作为司马相如式的"天颜有喜近臣知"的文学侍从待侍帝侧,其拙于政治才能、疏于人际关系等自身弱点暴露无遗,主体精神带来了官场最为忌讳的浮躁,特别是独立人格和依附人格的冲突,使李白不愿苟合取容,表现出对求仕的放弃。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宁可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李白经历了极其复杂、痛苦的人生转折。其诗作是其现实忧怨、寂寞心态和复杂难言的人生感慨的外化。这是一个敏感的诗人对生命和现实的怀疑和悲哀,他复杂难言的人生感慨,多以饮酒、游仙、闺怨、思妇等形式表现出来。前人指责"李白诗,乃妇人与酒耳",实乃不实之论。  相似文献   

15.
阚兆成 《山东教育》2013,(Z2):106-107
成功人士经常有这样的感慨:我的成功是有贵人相助。芸芸众生,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平平常常。成功的人都有自己艰辛的努力,但在关键时候也离不开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贵人",就是那个在你生命历程中烙下深痕并影响甚至改变你一生生命轨迹的人。李白小时候河边路遇磨针老妪,"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启发彻底改变了李白,磨针的老妪就是李白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与杜甫是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历代文人总是习惯于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并称为"李杜"。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成就,把唐代诗歌艺术推向了最高峰。李白豪放、旷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潇洒飘逸的背影。杜甫忧国爱君、悯时伤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李白酷爱月亮,月亮伴随他终身。在他的诗歌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占相当比重。他不仅视月亮为最美的物象,还视之为最亲近的物象。明月是他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生的伴侣。  相似文献   

19.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莫不引起古人对生命、对情爱的愁绪怅惘之情。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借月吟诵自己的情感,而李白对月亮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据统计,李白作诗一千余篇,其中三百多篇写到月。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李白的吟月诗中,月已是自然的人化,不再是客观之月,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对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他的这类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郾表现对生命岁月流逝…  相似文献   

20.
李白酷爱月亮,月亮伴随他终身。在他的诗歌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占相当比重。他不仅视月亮为最美的物象,还视之为最亲近的物象。明月是他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生的伴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