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极高。目前,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和转移极大影响了肝癌术后的远期疗效。文章综述了中西医综合治疗肝癌切除术后的研究及西医综合治疗联合"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防治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起始细胞(TICs)可能是引起肿瘤转移、治疗失败(耐药)及复发的关键原因.因此,研究肿瘤起始细胞干性维持及耐药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开发高效、低毒副作用的防治肿瘤药物是研究人员面对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3.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与高发病,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但术后结石残留与复发等问题仍较难避免,极难从根本上解决胆石症的防治问题。中医药治疗胆石症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文章从中医药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与相关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及相关的效应机制。形成规划合理、疗效稳定、便于推广的中医药防治胆石症诊疗方案无疑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自1986年2月14日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定位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在促进和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科学基金对肿瘤学研究的资助从1986年以肿瘤病因学、流行病学及肿瘤防治等传统研究方向为主,发展到目前包括肿瘤遗传学、肿瘤免疫学、肿瘤复发与转移、肿瘤生物治疗、肿瘤干细胞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诸多方向,科学基金对肿瘤学研究的持续资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诊治易复发的特点,溃疡愈合质量概念的提出,对预防溃疡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检索综述近十年来中医药对溃疡愈合质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以后研究中医药防治溃疡复发,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05,(1):8-8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实验研究中发现,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对血管的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中药抗癌基础研究在深入挖掘传统医学精华的同时,已跃居国际前沿水平。肿瘤的生长、转移与新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已成为国际医学界的定论。目前权威的看法是:新血管的生成是肿瘤迅速增殖和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抑制血管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疗效是客观存在的。在肿瘤治疗方面中医药也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一点已为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也是我国在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吴孟超  相似文献   

8.
李铁强  蒋琴 《大众科技》2021,23(1):48-5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近年来消化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祖国医学有着自身的治疗优势,这与其深奥的理论基础及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息息相关,文章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等理论基础研究及治法、药物等临床方案等进行分析、总结,以反映出目前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防治上的现状,从而达到今后更好指导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方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组织中极少数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够提高肿瘤发生几率的细胞亚群,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方法只能杀死非肿瘤干细胞,但而未被杀死的乳腺癌干细胞仍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影响乳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疑难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近年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容易复发,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文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肿瘤严重危害着世界人民的健康,是人类的顽敌。回顾我国的肿瘤防治历程,忧大于喜。将肿瘤防治放在整个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中通盘考虑,改变目前注重治疗轻视预防的策略,加大健康教育和促进的力度,是肿瘤防治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炎等原发病复发是严重困扰肝移植疗效的关键性瓶颈问题,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卢宠茂教授研究团队历经十年攻关,针对移植肝损伤对肿瘤生长和侵袭机理、肝炎病毒过继性转移、抗原发病复发新药和基因治疗靶点选择、抗乙肝复发免疫治疗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一系列原始创新性基础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梳理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的研究概况。方法:通过对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综述中医药防治肝硬化在临床的研究概况。结果:系统阐述了中医药中医药内服、外治法对肝硬化的防治作用。结论:中医药在防治肝硬化方面有潜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4.
陈敏  代波  陆海旺  宾彬 《大众科技》2021,23(7):55-57
男性不育症是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男性不育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对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从脏腑气血津液、湿、热、痰、瘀、虫,辨病与辨证、微观与宏观,中医体质等角度认识,旨在为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意外事故,针对肿瘤病因及防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政策为背景,通过分析"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内在机制来研究中医知识的有效转移。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中医知识传承转移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结果:中医知识传承转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也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中医知识转移主要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知识转移的内在模式是转移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反馈,共同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发生源于知识势差和知识接受方的需求与期待,但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的压力或激励以及系统内部适应性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结论:国家政策应有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转移,才能真正将中医药这种智慧型知识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政策为背景,通过分析“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内在机制来研究中医知识的有效转移.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中医知识传承转移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结果:中医知识传承转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也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中医知识转移主要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知识转移的内在模式是转移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反馈,共同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发生源于知识势差和知识接受方的需求与期待,但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的压力或激励以及系统内部适应性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结论:国家政策应有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转移,才能真正将中医药这种智慧型知识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疾病之一。目前,中医药与壮医药治疗近视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在减轻患儿痛苦、改善视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文章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与壮医药的研究成果加以阐述,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医学是理论医学及在“非典”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民间中医生在疫区治疗艾滋病的情况以及目前中医治疗艾滋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较为肯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广阔。但存在忽视中医学自身标准、传染病法等法律不利于中医药参与治疗艾滋病等问题。为了13亿中国人健康,弘扬中医药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具备着现代医学所不具备的优点。文章从中医角度探究了肝硬化腹水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总结古今中医名家的治疗经验,了解该病目前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