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得以和吴道弘先生相识.2002年的金秋十月,我与一位长辈去北京出差,这位长辈是从事出版史研究的学者,因有一本新著将要付梓,想请吴道弘先生作序,就带我一同去拜访.我是出道才不久的新人,并不知道吴先生是出版界的老前辈,如果知道这些,是难免会有些紧张和拘谨的.因为事先不知道,所以就大大方方地去了,不但享用了清茶、水果,因为带了照相机,还与吴先生合了影.最意外的收获是,吴先生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的新著<书旅集>,这本书是最近才出版的,书页上还弥漫着墨香.在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吴先生还写了寄语、题了名.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读到了吴道弘先生的《编辑实践与编辑学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收获甚多。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精粹可读,文风优雅的编辑学论著。我认识吴先生始自1982年,那年我参加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业务基本知识讲座”,授课老师中即有吴先生。吴先生是著名编辑家  相似文献   

3.
吴道弘先生是我熟悉的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编辑大家.他的敬业精神和编辑艺术,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后辈很好地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一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修改才形成的。"三审制"作为一个图书质量保障制度是人民出版社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最早实行的。据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吴道弘回忆,早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编辑的角色和功能,随着出版时代的改变在改变,但有一些东西是本质的、从来不会也不应该改变,您认为这个本质是什么?换句话说,作为编辑,不管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或未来的任何出版方式,坚守的应是什么? 周蔚华:几年前,邵益文先生和我共同主编了《普通编辑学》一书,书中我们把编辑界定为"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依据一定原则对编辑客体进行选择、优化,并使之适宜于传播的能动的创造性文化活动",认为这就是编辑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拾遗补阙  标新立异──蒋路和他的新著《俄国文史漫笔》吴道弘尤开元同志推荐我读一本关于俄国文史的新著,作者蒋路先生是资深的翻译家和编辑家,长期从事外国文学书刊的编辑工作,翻译过车尔尼雪夫斯基、屠格涅夫、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著作。早在50年代,我就读过他...  相似文献   

7.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8.
吴道弘来信 编辑同志: 《出版科学》第4期收到。很为这个刊物的内容高兴。对你省主持策划之功,衷心感佩。 《出版科学》这一期信息和反映的面都很大。我和戴文葆同志都觉得正文字体是否小了一点(也许我们  相似文献   

9.
编辑写书评,众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依我所见,编辑写书评之于读者于作者于编辑都大有裨益。借胡绳先生的话来说:“从出版社的编辑里面可以产生书评家”。编辑写书评之于读者的裨益是显而易见的。编辑最了解自己所编的书的出版过程。从选题的确定、同类书的比较、出版写作意图到反复修改、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成册,编辑皆参与其中。成书中有许多轶  相似文献   

10.
因考虑我做副刊的缘故,不久前,皖籍台湾《联合报》老记者吴心白先生特意邮寄一本书托人带给我,这本书是台湾副刊界老前辈、时年95岁高龄的孙如陵先生2008年在台湾出版的新书《副刊论》。孙老前辈把自己半生做副刊的经历和编辑体会写成书出版,让我们副刊晚辈看了不免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1.
谌嘉 《编辑学刊》2004,(6):12-14
一、学术书未必不赚钱 出版学术书到底赚不赚钱?这一问题时时困扰着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社和它们的编辑.我个人的体会是,学术书的读者尽管是"小众",但只要认真去做,巧妙去做,那就未必不赚钱.根据有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版协老委会主持下,宋原放同志主编的《中国出版史料》(10卷本),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出版史料集。其中后五卷为“现代部分”,由宋原放、吴道弘负责编辑工作。经过多次协商,已于今年8月与山东教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计划于明年3月底前交稿,明年12月底出版。五卷书共收入200多篇文献史料及回忆文章,约200万字左右,编人的出版史料,记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古吴轩出版社出了一本好书——《叶圣陶书影》。这是一本早该编辑、出版的书,但一直没有。当我知道此书出版消息后,赶紧寻找,可惜在北京没找到。近日苏州友人送了我一本,得以观看叶先生那些珍贵编著的书影和拜读冯斌先生那些“收藏小记”。  相似文献   

14.
记得陈原先生在80年代曾经以《书林漫步》的书名出版过他的两本书,作者在该书续集中说,这“是一个在浩瀚书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或者是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者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录。”现在我手边的一部《书林漫步》同名书,则是资深编辑严麟书先生的书评创作结集。这位很勤奋有成就  相似文献   

15.
1987年8月,我参加了书海出版社组织的“《编辑之友》学术讨论会”。那时我仅有四年编龄,和所有与会者都是初次相识,看到其他人大多是旧友重逢,好象有说不完的话,多少感到孤独。会议第一天,大家都巳进入会议室,戴文葆先生、吴道弘先生等人匆匆从车站赶到会场。从主持人安排的座次,人们对戴先生的敬重和戴先生的讲话中,我认定这位精神矍烁的出版界前辈是位知识渊博、事业卓著、受人爱戴的先生。这  相似文献   

16.
一流程编辑是当下各类媒体里的一个重要职位。2006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时尚:幕后的策动》,可能是最早在国内公开出版物上提到流程编辑的书。作者瘦马是时尚传媒集团出版副总裁。瘦马在书中写道:流程编辑的重要性也直接引发了部分时尚杂志高层变动中的小插曲。2003年,一刊物的主编辞职,她同时带走了  相似文献   

17.
书评琐语     
我和徐柏容、吴道弘先生共同选编了一本《中国书评精选评析》,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选了2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各类书评文章。编选目的是想对书评事业有所回顾,有所提倡,有所推动。在选编对每篇文章都从书评的角度出发,讲了一些我们的看法,少则几十字,多则教百言,多是论及一点不及其余,并非全面论述每篇文章的成就,论及不周,尚请作者鉴谅。书前我写了个序言。最后两篇是在本书之外的文章的评语。这些按语似的评析,反映了我对书评文章的一些看法,所以,冠其名日书评琐语。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过得颇为安静,静下心来,可以多读几本好书.春节前夕收到出版界朋友寄来一些好书,其中一本与编辑业务相关,这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老编审张惠芝辑著的《编辑档案》(大象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这本书请了吴道弘先生题签书名,耿相新、聂震宁作序,16开,625面,厚厚一大册,但读来甚有兴味.这本书汇集了张惠芝担任责编、主编的三大出版工程《李大钊全集》(2000年出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2001-2002年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003-2008年出版)的原始编辑文档,包括立项报告、选题申报、出版合同、会议纪要、责任分工、编辑凡例、编辑方案、编校细则、版式设计、质量要求、内容提要、文图原稿、编辑加工稿、校样、付印样、审读样、审校记录、与作者来往信函、书评、书讯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六年,鲁迅先生编辑出版了一套关于文学和美术的小丛书,这就是“文艺连丛”。因为它“小”——品种少、印数少,所以不大为人所知,而且留存于世的书籍,为数甚少,在不少国内知名的藏书家手中,恐怕都没有这种书。但是,做为出版史料,我却认为值得一提,因为它是当年鲁迅先生精心编辑的一套小书,译本可靠,图文并茂,是出版界出版书籍的范本。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约定的编辑,是肯负责任的编辑;所收的  相似文献   

20.
施廷镛(1893-1983)是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由施廷镛先生的长子施锐先生执笔和编辑的《奋斗一生——纪念施延镛先生》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是该书的书评,对书中叙述的施延镛先生的成长历程、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等内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