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钓鱼》2000,(6):37-37
不久前,台湾举办了一次“观光杯”浮游矶钓赛,比赛除设一般矶钓外还特别设置了藻饵矶钓。 藻饵矶钓比赛规定钓手使用的饵料必须以藻类为主。但由于比赛赛场马岗的藻饵长得并不多,无法完全满足参赛选手取用,大部选手只好从其他地方拔取钓饵。尤其是对诱饵的采集更为钓手们所重视。因为大家知道,藻饵矶钓必须要重诱才有效果,诱饵不够成绩必然不会理想。 藻饵区比赛开始后,不到半个多小时已经有钓友中鱼,裁判将鱼获登记,二尾都是白毛,一尾重2100克,由钓友刘柴润钓获,另一见由王清玉选手钓获,重1250克。比赛结束,刘柴润名…  相似文献   

2.
天津钓友王敬贤询问斑点叉尾(鱼回)生活习性及钓法。正好日前钓有斑点叉尾(鱼回)鱼一条。谨以此文兼作答钓友问。 1999年8月3日,我和钓友去北京南郊钓鱼。这次本来是要试验新设计的钓具——小罐配飞钩,装酸臭饵。当日,除钓上鲢鱼外,还钓上一条3500克重的斑点又尾(鱼回),真是既惊又喜。  相似文献   

3.
随着季节的更迭,浮游矶钓又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令人振奋的捷报也不断传出。最近吴洪官钓友以2号竿、1号子线,以异于一般钓友使用的钓饵──斗笠贝,力搏一尾2.9千克硕大黑鲷,不但震动了马祖钓界,更为新千年留下美好的佳话。 两年前的马祖,是一个令台湾钓友无限向往的钓鱼天地,黑鲷、鲈鱼、鲩鱼无一不是令人振奋的鱼类。但近年来,由于违法捕鱼猖狂,近岸鱼源剧减,钓况几乎进入谷底,吴洪官钓获这尾大黑鲷,无疑为钓鱼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为马祖的钓鱼活动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 吴洪官在钓获这尾大物过程中反映出的特点是: 一…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矶钓     
谢伟康  李安景 《钓鱼》2012,(7):50-51
最近,又有些钓友问什么是矶钓,其实我们也多次刊登过一些有关于矶钓的文章,介绍了钓具、天气、水流、鱼种、钓点或钓组等等。而今年的矶钓旺季很快即将到来,应这些最基本的入门新手要求,我们请香港矶钓高手谢伟康谈谈什么是矶钓。  相似文献   

5.
8月28日,台湾钓友李进发在台东伽蓝港奋力搏起一尾罕见的达摩金梭鱼(又名巴拉金梭鱼)。这天李进发钓友听说伽蓝港近日乌尾冬的钓况不错,中饭后即开车冲到伽蓝港。但是钩组人水后,钓况并不如传说的那么好,虽有乌尾冬索饵,却非常零散。两个多小时,李进发才好不容易钓上一条很小的金带乌尾冬。下午5时李进发实在钓不下去了,收竿回家又不很甘愿。这时,头脑里闪出一个念头:干脆钓大鱼吧!说着随手取出重矾竿,以200磅线绑了一枚6号大型挪威钩,再把装着15号母线的14000卷线器装上钓竿。“膨”的一声,李进发很快把挂着乌尾冬和300克铅…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烟台、威海地区广大钓鱼爱好者垂钓海鲋(学名黑鲷),一般都使用海竿远投、底钓组合形式。现在发展到在礁石上采取矶钓方法,钓法先进,能钓获较大的黑鲷。但矶钓钓获量往往不大,钓具组合较复杂,钓点选择性强,个人投资较大,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对于广大工薪层来说高了些。去秋以来,我同钓友曹义培、刘新鲁一起,结合多年垂钓经验,研究摸索出一种简便易学、投资少的钓获海鲋的方法,现介绍给广大海钓爱好者。具体方法如下:一、钓具组合。一般选用5.4  相似文献   

7.
台湾钓讯     
筏钓“梦幻矶鱼” 去年10月9日台湾钓友姜志辉一行5人,同赴东澳筏钓。出海不久,便在水深40余米处下竿垂钓,此处距岸约150米。不久,幸运之神眷顾钓竿,一阵猛烈拉扯后,一尾1500多克重的斑点石鲷破水而出。这种为钓友们向往的“梦幻矶鱼”意外钓获,众钓友莫不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8.
四、矶钓钓具、钓组的匹配 矶钓的钓法形式各异,其钓具的配备及钓组的匹配也不尽相同。就矶钓分为重矶钓和轻矶钓来看,其钓法可谓“匪夷所思”。如轻矶钓法(浮游矶钓)其钓法的宗旨在于要将“大海变成池塘”,以打出诱饵、集鱼于诱饵范围并使其尽量上浮,然后钓之的方法,就足以说明其钓法  相似文献   

9.
矶钓(Rock Fishing),做为一种海钓方式,原单指在沿海的附近岩礁、崖头及岬角前端与大陆架相连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陆地站位的海上垂钓活动。而现代的矶钓解释多包括乘船前往海洋中某一岛屿、或某一大的裸露海面之上的礁、坨上进行的垂钓方式。此种钓法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比较盛行。由于矶钓的鱼种不同和所施钓方法差异,矶钓又分为“传统矶钓”和“现代矶钓”两种。矶钓,做为一种比较方便、简单实用的海上钓鱼活动,历来受到广大沿海钓友的“青睐”。笔者从事海钓活动多年,其基础便是从矶钓开始而迷上此道的。随着现代钓具业的…  相似文献   

10.
林思瑞 《垂钓》2014,(8):33-33
随着钓鱼运动的发展,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钓具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是仍然有很多钓友坚持DIY钓具。这并不是因为消费不起,而是钓者想证明经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钓具确实同样能够钓到鱼,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一款自制的矶钓远投阿波。经过实战检验,使用这种阿波在大型湖库浮钓凶猛的淡水鱼类效果特别好。  相似文献   

11.
王运启 《垂钓》2008,8(3):22-22
2008年1月6日,我和三位钓友从山东枣庄市区驱车70公里去费县许家崖水库冬钓。当日天气晴好,温度2℃-9℃,上午9时我们到达水库,选择了一处水面宽度150米的岔口为钓点,我们所用的钓具都是矶竿配细线挂小串钩,挂红虫饵主钓鲫鱼。我用的钓具是光威3.6米小矶竿,达亿瓦1500型渔轮,0.2毫米直径主线,3号蓝袖钩。  相似文献   

12.
《垂钓》2011,(7):84-84
6月4B.由山东省莱州市钓鱼网主办的2011“蓝鱼杯”莱州市第三届全国矶钓友谊邀请赛在山东半岛黄金海岸三山岛渔港拉开帷幕。菜州市钓鱼网凭借其在钓友内的高知名度和前两届成功举办全国矶钓比赛的良好口碑.为本次比赛吸引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各地以及韩国共110名海钓高手。  相似文献   

13.
3月,台东钓友侯福隆以一组“超级”钓组,力搏一尾4.8千克重的兰勃舵鱼(白毛),写下今年钓获白毛的新纪录。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台东县钓白毛的最佳时光,但从去年开始,这一钓白毛的季节竟无一尾3千克以上的大白毛出水。为了突破这一现状,侯福隆立下非大家伙不钓的宏愿。5个月来,他硬是坚持  相似文献   

14.
无为 《钓鱼》2006,(20):46-46
田中先生是日本知名的浮游矶钓高手,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钓鱼迷。其矶钓历史已超过30年,钓遍了日本各矶钓场。对世界各地著名的矶钓场,他也有着浓厚的挑战兴趣。早年当田中先生得知珠江口香港水域有丰富的大黑鲷鱼的行踪,便与香港钓鱼协会取得联系,提出了与香港一些矶钓同手共同进行矶钓交流。有幸我也随同田中老师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时香港地区的浮游矶钓历史尚短,所以钓友的钓技远不如日本或台湾(中国)那样细腻。日本及台湾(中国)钓界,由于爱好钓鱼的人越来越多,致使鱼源缺乏,而香港矶岸渔源比较丰富,为提高垂钓的效率,不断改进钓具,并…  相似文献   

15.
儒夫 《垂钓》2005,5(2):32-33
“浮游矶钓”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对许多钓友来说,它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它复杂的操作手法及高昂的钓具价格让许多钓友望而却步,即使偶尔看过几篇关于浮游矶钓的文章,也往往会被里面的各种专业术语搞得晕头转向。但事实是,在海钓活动日益发展的今天,它离我们确实是越来越近了——别忙,在你一亲其“芳泽”之前,是不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对台湾众多钓友来说,东部海岸可说是惊喜连连,尤其是浮游矶钓的辉煌战绩更是令人津津乐道,赞叹有加。 台东市的蔡谦成钓友,远征石梯坪半坪山,力搏一尾净重3.6千克的大白毛(兰勃鱼),写下了钓获白毛的新纪录。接着卑南钓友吴金洺又于台东市伽蓝港堤,神话般地钓获一尾净重4.31千克的巨大开鳍鱼(天竺舵鱼),一举改写了现有纪录。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东部以放长线钓法钓获海鲡鱼是常见的事,但以抛投法定置竿钓获却是非常罕见。这是由于海鲡鱼生活水域水较深,离岸较远而抛竿距离有限,所以滩钓至今尚未出现钓获海鲡的纪录。然而台东钓友王英轩却在南郊阿里狮海滨以定置竿钓法钓获一尾重达6.8台斤的海鲡,在钓友中传为佳话。去年9月间的台东正是五丝马鲅狂咬季节,各海湾、溪口不论日夜都挤满了来自各方的钓客。王英轩钓友执意钓大鱼,放弃了钓获容易上钩的小马鲅鱼的机会,每天坚持钓定置竿,即便多次空竿也不灰心。9月23日入暮时分,王英轩在阿里狮海滨再次投出了两支钓竿…  相似文献   

18.
矶钓,充满无穷诱惑和魅力,目前我国两岸三地矶钓爱好者逐年递增,广大矶钓爱好者对矶钓知识的渴望也非常迫切,日本矶钓高手的先进经验始终都是我国矶钓手们学习借鉴的内容。今年初,北京碧海钓具公司特意邀请日本矶钓名人小里哲也先生来中国为广大  相似文献   

19.
去年入冬以后,台东县沿海一直往南到屏东县境的大草原海域,五丝马鲅鱼(俗称午仔)钓况甚好,吸引着一大群滩钓的钓友。几个同来钓友钓获的大多是三指宽上下的中型鱼,没见到像样的大家伙。但是上月中旬,台东县女钓手陈花妹女士,竟在傍晚时分,于台东县海滨一支线海岸一举钓获一尾重达4.68千克的午仔。 午仔鱼是台东、花兰两县钓友最为热爱的鱼种之一。从每年8月直到翌年3月,两县的钓友就为钓获此鱼而奔波。但是0.6千克以下的中、小型鱼好找,0.6千克以上的大型鱼很难钓获,偶然出现大鱼的踪迹,可以引发数百钓友闻风涌至…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23日,本报12版“海钓运动”登载了海钓大师黄盛国的一篇文章《中国的浮游矶钓与“国际接轨”》。作者在肯定浮游矶钓这项海钓新技术的出现,“一如当年台湾淡水‘悬坠底钓术’般,给众多的国内沿海钓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其独特的钓组匹配及新奇钓法更是国内传统海钓在钓取对象鱼黑鲷等鱼类上不能比”的同时,从浮游矶钓的普及率、昂贵的钓具,走有中国特色海钓之路三方面进行分析,谈与“国际接轨”存在的疑问。他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海钓爱好者的意见。文章发表后,钓鱼界中引起一些轰动,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今天,我们发表威海上州屋钓具公司北京经销部邢万龙同志的文章,他是持反对意见的,也可以说代表商家、厂家的看法。特别对“昂贵的费用”这一观点讲得最详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正确认识只能接近真理。真理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真理越辩越明。请爱好海钓的钓友们发表意见,让我们在争论中逐步明确浮游矶钓的性质和在与“国际接轨”中的作用,本刊将择优选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