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歆 《钓鱼》2003,(21)
传统钓鱼的特色是诱钓分离,先撒诱饵,在鱼引来之后再用精练的钓饵挂钩。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人只会在钓饵上动脑筋,常常忽略了诱饵的作用。商品饵诱钓同步,边诱边钓,鱼来得快,聚得多,但诱和钓并不统一。现象之一是钓点聚鱼很多,但咬钩信号杂乱,忙死了钓不上鱼;现象之二是钩沉不到底,半路上就被小杂鱼叨走了;现象之三是诱不来鱼,却有一条钓一条,鱼不多,但钓得实在。之所以出现这三种异象是因为钓手不识饵,只知道用鼻子去认识钓饵,不懂得合理钓饵状态是决定诱鱼与能否把鱼钓上来的关键。刚接触“本味”饵的时候觉得其貌不扬,颜色白不白、黄不…  相似文献   

2.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3.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4.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5.
管察 《钓鱼》2006,(9):19-20
“台钓”的贡献是把我们从两步走,诱饵粗、钓饵精的诱钓分离引导到诱钓合一。众所周知,我们称为“台钓”的钓鱼方法典出日本,是在“日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于日本人原来怎么钓,《丸九钓饵词典》的说法是“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是让鱼咬钩的”。显然,主诱和主钓是分开的。最近,看了一个韩国的光碟,他们钓鱼是上钩用商品饵,下钩装蚯蚓,诱和钓分离,只是操作时是把我们的两步走缩短为一步了。  相似文献   

6.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先做窝子后钓鱼串钩钓鱼不象炸弹钩那样,可边钓边诱,即使眼前鱼咬钩的频率再差,但鱼也会因钓点有饵,越聚越多,串钩钓的优势很多,但却无法避免诱鱼效果差的不足,特别是在面大鱼稀的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施钓串钩,就必须抛饵做窝。虽然有人不用做窝,抛对了地方,照样有鱼咬钩,但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  相似文献   

7.
喜欢野钓的人都知道,诱饵粗,钓饵精。粗是“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是鱼的密度不够,守候的时间比较长,不会因为用了精制的诱饵鱼就来得多、来得快了。诚然,有时候鱼确实来得很快,但不是因为饵的缘故,而是钓位选择得合理。可是野钓养成的习惯在混养池塘中常常吃亏。如果两人同时抛钩,一个是菜籽饼、麦麸或者酒米做诱饵,一个用香味浓郁的商品饵边诱边钓,肯定是后者第一个钓到鱼,而且数量占绝对优势,但钓到最后,看谁钓的鱼大,往往就得让位于诱饵粗糙的那位了。该怎样解释这一几乎成为规律的现象呢?窃以为浓香浓腥型鱼饵诱鱼快,是因为它能迅速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船“打窝”,两年前丹东地区就已经开始。此法看起来比较费力,一经使用就显出优势。操作:“打窝”时,岸边一人放线,另一人带着诱饵、钩饵乘船划向预定水域。先将诱饵撒向水里,然后再把钩饵放到窝内。用什么诱饵、钓饵可根据所钓水域的实际情况而定。特点:1.不受远距离限制,可排除近岸的人为干扰。2.钩饵在窝内,可使上鱼率大大提高,所钧之鱼个体也较大。3.实行定点钓,时间越长越好,尤其在夏秋两季,效果更是显著。注意事项:1“打窝”前先将用船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否不安全因素,以免酿成后果。2.搞清水下的地势地貌。因…  相似文献   

9.
甜酒酿是垂钓的上等饵料。它具有浓厚的甘甜芳香,鱼儿非常喜爱吃。与其它诱饵混配,稍加发酵处理,用来打窝,具有诱鱼快、留鱼长久的特点。用它做钓饵,可与糟食凋配装炸弹钩,是专钓鲤鱼、  相似文献   

10.
一、对付水底淤泥厚钓点的方法。水底淤泥厚的绝大多数是陈年老塘,水中之鱼(尤其是鲫鱼)既多又厚,使用常规方法极不好钓。因此,在这样的钓场要想钓着鱼,必须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撒窝的诱饵质量一定要轻,诸如酒糟、麦麸和玉米粉等,绝不能使用分量较重的小米、大米和玉米(?)等。一旦错用后者,很可能大部甚至全部陷入稀泥之中,起不到诱鱼作用。其次,必须采取悬坠擦底钩或抬头钩钓法。只有如此,落在淤泥表层的诱饵才能发挥作用,将鱼引来入窝,钓饵也才醒目,便于被鱼发现和吞食。  相似文献   

11.
立春过去,气温回升。河里的鲫鱼,首先活跃起来。春钓鲫鱼有四法:诱饵要精。春天鱼儿觅食,闻味不是那样灵敏,再加水挥发的程度不大,一般诱饵诱鱼力差,所以饵料一定要精,如用醇香,可拌入浓度高的酒精,如用药香则多拌白芷,如用食香,在焦黄豆粉中拌以炒芝麻屑,这样,才能达到诱鱼的目的。在撒饵时不宜过多,不宜集中,宜少而分散,使香气四溢,引诱鱼来。诱饵过多鱼吃饱了再不吞钩,面积小了,诱发不出诱饵香味。钓饵要腥。春天的钓饵,越腥越好,这也是因为鱼儿的嗅觉不太灵敏,再加浓香的诱饵常闻,没有特殊的味道它也不肯张口,…  相似文献   

12.
我在水库钓鲤鱼时,喜欢用玉米粒撒窝诱鱼,熟玉米粒挂串钩。这种方法劳逸结合,窝点一天续一次,钓饵不上鱼基本不用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钓组有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运 《中国钓鱼》2000,(11):11-12
一、诱鱼的几种方法 1.钓饵代诱饵法(即是钓饵窝儿)。垂钓时不需专门打窝,当钓饵用面饵时(颗粒料用塘水泡开后,加适量面探合成团,要松软一些,其他面饵也可),双钩挂饵,一个似大红枣大小,一个似小枣大小,投向钓点即成。因为提竿没有上鱼,钓饵就脱落河(塘)底,再甩竿时又会有钓饵甩落,这些钓饵自然就形成了窝子,鱼儿就会光顾,向窝子聚拢起来。 此法,钓饵与诱饵相同,鱼儿会形成“受食”惯性,无形中起到了麻痹鱼的作用,容易“上当”而被钓上来。 2.钓饵外包诱饵法(即捏饵诱饵法)。是在手竿钓饵外面再捏上一块沉底即…  相似文献   

14.
陈中春 《钓鱼》2012,(23):48-49
钓事中,无论诱饵还是钓饵,都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三分钓位七分饵,能否聚食在色香”。尤其是冬天,在鱼类懒动少吃的情况下,如何把它诱引进窝,并使其张嘴摄食,对饵的品质来说,  相似文献   

15.
郑巍 《钓鱼》2003,(18)
刚接触悬坠钓组的时候,我认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两钩搓饵,鱼不咬钩,钓饵到时间化了就是打窝。有鱼咬钩,提竿一个钩勾住了鱼,另一颗饵抖散了也是打窝,这样边钓边诱,鱼是钓不绝的。可是一到夏天情况就变了,本来钓得还可以,9点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鱼越来越少,窝子里鱼星依旧,但两饵到底后鱼的吃口变得非常微弱,漂尖上只有半目动作,即使改成拉饵也不会有大的改观。但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鱼漂站直,两饵重量刚刚对鱼漂产生作用时会出现停顿;二是漂尖下行到调目与钓目之间,鱼漂有一个明显的下挫动作。如果这两个动作抓不住,鱼漂继续下行,信号就没…  相似文献   

16.
张之晔 《钓鱼》2008,(5):18-19
没鱼咬钩就使劲打窝,结果是鱼来了只吃诱饵不咬钩—传统钓鱼好犯的毛病在台钓衍生了一种新的烦恼—遭遇小鱼"封锁"。水库湖泊有两个极端,大鱼大得离奇,小鱼多得出奇,台钓取中庸之道,擒大拿小,格杀勿论,钓饵就不仅是大小有致,还应该把握鱼的咬钩趋势,做到软硬有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钓知识的普及、提高,许多钓友已经了解诸如浮游矶钓、筏钓、诱钓等海钓钓法需像淡水钓一样先投放诱饵打窝诱鱼,边诱边钓才能取得好成绩。海钓需投放诱饵的观点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然而与此相滞后的却是目前国内生产海钓诱饵的厂家寥寥无几,产品品种少,覆盖面窄,市面上海钓饵多是“舶来品”。这些饵料虽然针对性强且有效果,但其售价不菲。以著名的丸九公司海钓饵为例,每包售价少的几十元,多则上百元;就是退而求其次,用泛宇公司生产的满点系列,每包也需要二三十元。钓一次鱼,动辄就要往海里投放上百元的诱饵,这对于我等大多数钱包尚未…  相似文献   

18.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6):47-47
诱笼钓法日本人创造的一种防波堤钓鱼方法,主钓沿岸洄游的鲐鱼(俗称油筒鱼)。使用矶竿和钩柄缠有鱼皮拟饵的串钩,由于鲐鱼在夏秋两季成群结队拥向岸边,数量之多,集群之厚,用装饵方法就太慢了。用多达10枚单钩的拟饵串钩,在主线和仕挂之间连接一个装诱饵的笼式装置,仕挂下端系一个50克左右的铅坠,垂钩后持竿上下快速抖动或左右频繁摆动竿尖。这样,诱笼随竿尖晃动,诱饵不断溢出,达到诱鱼的目的;另外仕挂也在晃动,鱼又为拟饵所惑,一竿钓一串鱼就不稀奇了。好事者把这种钓法用于淡水,在桥上和水闸口钓白鲦和鳊鱼,效果也不错。操作:1.改进钓组。…  相似文献   

19.
巧用诱饵包     
一般人野钓习惯用投饵器把酒米或其他饵料投人钓点,或者把饵团抛人钓点;在养鱼池垂钓,往往大把大把的抛撒颗粒。这些方法虽然能诱鱼进窝,但因窝内能吃的饵料很多,特别是在养鱼池抛撒的颗粒,与钓饵相同,诱来的鱼就会大量吸食诱饵.难以吃到钓饵,形成喂鱼多,钓鱼少。我的方法是:把诱饵装人鸡蛋大小的纱布域塑料窗纱)口袋里,封口后投入南内,以味诱鱼,使鱼既恋窝又基本上吃不到东西。南内有韵饵,饥饿的鱼自然要吸食,这种方法可以不补窝。如果为了节省诱饵,可将诱饵包拴上一条旧钓线,换窝时把饵包收回,另投新点。如果用串钧,…  相似文献   

20.
诱鱼效果的确定用菜籽饼粉、香糠、商品饵混合,加水调和成干湿适度的饵团直接手抛打窝,这是传统钓时我们最常用的诱鱼方法。用它来诱鲢鳙鱼聚窝也完全可以。用商品饵与添加剂混合,钩挂大饵做窝,则是悬坠钓法比赛时采用的方法。只要钓场有鲢鳙鱼,过不了十几分钟,它们就会闻味(香甜酸臭)观色(雾化状微粒料)而来,在钓点周围的区域集中。一般规律是鳙鱼在中下层或潜底吸食,鲢鱼在上层位置活动。如果诱饵和钓饵比重大、雾化慢,两种鱼儿都会潜底争食,反之诱饵和钓饵比重轻、雾化快,钓棚又设在中间水层,两种鱼都会追随雾化饵而集中在钩子的上下部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