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勇 《钓鱼》2004,(17):19-19
在正常情况下,鲫鱼是送漂,鲤鱼是拉漂(斜大沉),但也会有其它现象发生。根据自己多年垂钓经验,就垂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谈以下几点个人看法,仅供钓友们参考。第一、鱼的大小不同,咬钩时送、拉漂的幅度不同,用细主线、小漂、小钩钓鲫鱼和鲤鱼,灵敏度就高,如果立漂上下小幅度地反复移动,说明是小鱼。吞不进钩,咬不住饵(一般指用蚯蚓)是中等鲫鱼,鲤鱼吞钩幅度就明显;如果立漂上送下拉比较缓慢,证明是大鱼咬钩。第二、不同季节鱼送、拉漂幅度不一样,初春季节鱼体发硬,游动和转弯不灵活,无论大小鱼咬钩立漂反应都不太明显,有时没看出漂动,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情况下,鲫鱼是送漂,鲤鱼是拉漂(斜下沉),但也有个别现象发生。现仅就垂钓中几个具体问题,谈以下几点个人看法,仅供钓友们参考。 第一,鱼的大小不同,咬钩时送、拉漂的幅度不同。用细主线、细漂、小钩钓鲫鱼和鲤鱼灵敏度就高。如果立漂上下反复小幅度地移动,说明是小鱼,吞不进钩,咬还咬不住饵料(一般指用蚯蚓);中等个鲫、鲤  相似文献   

3.
一、提竿时机要因鱼而异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吃饵入口的时候,早了或晚了都可能空钩。可是,鱼是活动在水下的,它的一系列动作是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只要熟悉鱼类的活动规律,就可以通过观察鱼星来判断鱼的活动情况。鱼星是鱼类在水下活动反应到水面的迹象,识别鱼星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将这一信息适时运用到提竿时机上,便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1.鲫鱼鱼星一般为连续两个气泡。鲫鱼的摄食特点是发现饵料后先慢慢靠近,俯头抬尾将饵料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游,如发现异常,立即将饵吐出。…  相似文献   

4.
海竿的提竿时机同手竿的提竿时机不同:手竿提竿时机,主要是看浮漂的动态;而海竿的提竿时机,主要看竿梢的动态情况来确定。一、竿梢连续抖动(两次以上)应及时提等在海竿垂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竿梢轻微抖动或铃铛响声,但很快恢复原状。这不是钩住鱼的信息,有可能是小鱼闹窝咬一下就跑;或者是大鱼撞线;或者因风力过大,吹动竿梢微动和铃响。而连续抖动(两次以上)才是钩住鱼的典型信息,及时提竿,必有所获。二、对竿稍一次性抖动要具体分析如果抖动一次,竿梢又没有恢复原状,而是动作很大,拉动竿梢成弓形,说明鱼已被钩…  相似文献   

5.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6.
张忠江 《钓鱼》2011,(9):16-17
一、钓饵与提竿时机 提竿时机还因钓饵不同而有所区别,总的原则是饵料较硬时,提竿可晚一些;钓饵较软时,则应稍早一些提竿。  相似文献   

7.
一、提竿早晚要因鱼儿的种类而定不同种类的鱼儿,其摄食特点也不一样。现以常钓的对象鱼:鲫鱼、鲤鱼和鳊鱼为例,简述如下。鲫鱼性胆小,其摄食过程在浮漂上的表现是:先是抖动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之明显地上浮,这就是俗称的“送漂”。此时为最佳的提竿时机,中鱼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2):50-51
提竿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钓鱼的战果和欢乐。依据鱼儿咬钩的种种形态,以及浮漂运动的八种主要漂相,简述提竿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任师国 《垂钓》2006,6(7):29-29
我国的垂钓活动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已有数千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好者不计其数;各种垂钓方法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只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悬坠钓法传入大陆后,传统钓法才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应该说,在我国庞大的垂钓人群中,绝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传统钓法,很多钓友对它也做了比较大的改进。我现在要介绍的是根据本人多年垂钓经验,在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上如何把握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冬季凿冰垂钓的鲫鱼、鲤鱼、团头鲂、鳊鱼、鲶鱼,由于受低水温的影响,吞饵动作不同于其他季节,变得异常缓慢。因此,反映在漂体上的动态也有所不同。其一般规律是: 逗漂:漂在水面上急剧颤动或快速地大起大落,这多为小鱼戏饵。此时,可借助腕力小幅度提竿。  相似文献   

11.
“点点送”,是鲫鱼咬钩的基本形态,为广大钓友们所熟悉和掌握。在通常情况下,上浮1~2粒漂便可提竿。但是,鲫鱼咬钩送漂除了垂直上送外,有时还会出现横移上浮的现象。这种形态隐蔽性较强。在水面上的浮子还没有任何动静的情况下,而在水下的浮子却游动上升起来。其实,当钓者在岸边看见7米远距离水下的浮漂斜着上浮,漂已被鱼送得很高了,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提竿,必有所获,迟了就不行。“下沉”形态(也称闷漂),也是鲫鱼咬钩常见的现象。不过鲫鱼闷漂同鲤鱼、草鱼闷漂略有不同。鲤鱼、草鱼闷漂下沉速度快,而且幅度大。通常要…  相似文献   

12.
钱邦伦 《钓鱼》2008,(23):36-37
初冬,气温渐渐降低,并向水中慢慢传递。敏感的鲫鱼已感觉到了季节的变化,加紧觅食育肥过冬。此时垂钓鲫鱼尤其是大鲫鱼的效果颇佳,笔者近几年在这段时期出征,独钓寒江雪,每次均能钓获36斤左右的野鲫鱼,其奥秘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很多钓鱼书刊都阐述过如何根据浮漂浮力来调整铅坠重量的问题,然而当鱼吞钩后漂坠系统的受力有什么变化,水的深度与浮漂反应有什么关系呢?本文以鲫鱼为主要研究对象,谈点粗浅看法,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自治 《钓鱼》2010,(12):30-31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必须先讲一件事情做此文的开场白。当我刚刚完成此稿之时,有一位与我是老友的钓友前来造访,于是我顺便将稿子递上让他先过过目,并请他提出宝贵意见。谁知此君接过稿子甫一看题目便抬头冲我叫了起来:“错了,错了,应该是手竿扬竿时机,你怎么写成海竿了?”我解释说没错,我写的就是海竿扬竿时机。没想到他的反应更甚,叫声更高:“海竿扬竿时机?海竿扬竿有什么可写的啊?不就是那么两三种信号吗?”我心下暗自窃喜,  相似文献   

15.
刘献力 《钓鱼》2005,(24):54-54
笔者在单位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算不算文化人自己从未深究过,但绝对属于“爬格子”族。处于“爬格子”阶层的人都有同感,这是个被挑战和劳累包围的活儿。平常日子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遇上集中性活动,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会儿写材料,一会儿搞讲话,一会儿接传真,一会儿发邮件;,一会儿安排会议,会儿又有接待。有时忙了一天,脑细胞还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常常坐到班车上,半天还回不过味来。何以解忧,惟有钓鱼。  相似文献   

16.
一、鲫鱼咬钩与提竿鲫鱼是垂钓中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动性水域中,沉漂现象时有发生。现以七星漂为例,就鲫鱼而言,送漂距离多在4—10厘米,大约送出水面1~3漂,此时,迅即提竿获鱼。但大鱼和小鱼在送漂的速度和幅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小鲫鱼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鱼送漂缓而沉稳幅度适中。如何正确区分和掌握大鱼与小鱼咬钩在浮漂上的异同,是把握提竿时机的重要因素。当浮漂沉稳点动、缓慢上浮…  相似文献   

17.
读去年第六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刊载的河南钓友关于海竿被鱼咬动后不宜猛提竿的文章,我基本上赞同作者的观点。不过细读该文,我体会作者讲的大概主要是炸弹钩装粮食加铅坠底钓的那一种钓法。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海竿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炸弹钩装糟食底钓不过是不少地区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我个人的看法,在其它一些情况下,猛提往往还是必要的。首先我们都知道在多数情况下,鱼是有能力将已吞到口中的钩子吐掉的。尽管有时钩尖已刺入鱼嘴,只要刺得不深,特别是在钩子上的倒刺尚未起到作用,钩子上又无外力作用时(没有受到来自钓线的拉力…  相似文献   

18.
金秋的迷人时节,上午钓获颇丰,几位同行钓友,兴致勃勃地在池边野餐,三杯进肚话就多起来了,也不急于再钓。一位钓友提出问题说:“手竿钓鱼关键问题是什么?”我以为都是老钓手了,“人之初”的问题,有什么好侃的,不料都很有兴致各抒己见地侃开了。一番交谈研究,觉得很受启发,都感到有所心得。特撰文向钓友介绍,以求共同探讨。 我们一致认为,手竿钓鱼的关键问题,是减少提竿的时间差。是指鱼吸饵进嘴时,钓手抖竿提线带动鱼钩扎进鱼的口腔,这个中间的时  相似文献   

19.
提竿的技巧     
谷晓林 《垂钓》2005,5(1):27-27
转眼问在钓鱼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十年有余,个中酸甜,想必许多和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均有体会。钓鱼过程中的跑鱼、切线、断竿,是最让人遗憾的事情。个人看法认为,提竿时的动作不当是造成跑鱼、切线的主要原因。现将自己的一点经验简单总结下来,与广大钓友共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群众性垂钓活动的开展,海竿钓鱼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尝试用海竿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海竿跟普通手竿相比,能利用绕线轮收放线遛鱼,从而减轻大鱼的冲劲,给钓者留有余地,这就为擒获大鱼增添了几分胜算;而且消耗体力较小,也不需太好的视力,很适合老年人操纵。不过如果海竿的用法不当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海竿的使用、钓具的组合都要根据所钓水域,所上饵料,以及所钓对象鱼的鱼情来作出相应调整。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对海竿钓鱼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两个问题作如下总结。1.摆放角度:这里所说的角度是竿身与水平面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