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北辛集市,有一家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民营书店,叫做科技书店。我就是这家书店的经营者。1989年,出于对读书的喜好,我萌生了创办书店的念头,启动资金2000元。我租用了毗邻新华书店的县文化馆10平方米的橱窗,蹒跚学步。最初的进书、销书无不充满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这使我饱受挫折。但我始终坚持,努力突破,终于使书店进入一条平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一辈子都在和书打交道。读书,编书,买书,还在书店卖过书。四十年代在中外出版社,我直接发行书,自己收账。我喜欢书,有时找到一套多卷本的缺卷书,可以兴奋和喜悦好几天。解放以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搬迁,个人藏书的散失起码三次,至今痛惜不已。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以来的30年中.前七年我在大学就读,1985年起进入出版社工作.因为自小喜欢读书,筮仕以来又是为别人编书作嫁,所以逛书店"淘书"是30年来坚持不懈的"功课".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书店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就是群众欢迎的书少得可怜,群众不欢迎的源源不断。从我们西四机关服务部目前的存书量来看,库房积压书占去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这些积压书,卖又卖不出去,只好等待上级的报废通知单,送往造纸厂。造成积压书的原因比较多,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出版社和书店脱节,编辑同志只管编书,卖出去卖不出去,那是新华书店的事。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同新华书店之间为图书印数而进行争吵的事,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出版社说:出版社编书,但掌握不了图书的命运,印数是由书店决定的。书店说:书店决定的只是订数,而印多少是出版社的事。出版社说:印多了书店不要,最后压在出版社,所以订数就是印数。书店说:你印多少我全得要,销不出去算谁的?只要图书质量好,订数是不成问题的。出版社说:可是,有些质量好有价值的书订数也上不去。书店说:那就看你的宣传工作了;再说,你如果有把握,可以备货呀!……  相似文献   

6.
一书的续编、补编、译本、考证、校勘、评论、研究、解说、注释、札记、学习、习题及其解答、附件等等,对原书而言,统称副编书,原书称正编书。副编书与正编书合订,正副编书的分类号、书次号及辅助区分号均相同。独立成册的副编书又如何归类呢?对于这个问题,图书馆学界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一般均随原书归类”。但据我调查,对于怎样“随原书归类”,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孰优孰劣,值得进行对比研究。一种意见认为,副编书“随原书归类”,就是用正编书的分类号作分类号,正副编书的“分类号应完全相同”,书次号相异。结果正副编书虽集中于一类,但  相似文献   

7.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相似文献   

8.
都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我更认为编辑是书的接生婆。好书须得了编辑慧眼识中,妙手剪裁。每次在书店做市场调研,看到那么多读者精挑细选,心下暗叹:真该为他们做更多好的书。读者买书是为了满足一种需求。作者写书是为了一个心愿,他们觉得各自的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生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编辑编书是为了一只饭碗,他们倾向于优选最值得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9.
出版界的隐忧樊公裁我很喜欢买书,逛书店也就成了很大的乐趣。在50年代,我的专业是马列主义理论,而我却买了许多与马列主义无关的书,如《随余丛书》、《癸已类稿》、《癸已存稿》之类。几十年来买的书确也不少。到了80年代末,突然感到买不起书了。有一次在书店看...  相似文献   

10.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都》《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11.
雪岗 《中国编辑》2013,(1):83-86
从少不更事的孩提时代到现在离开正式工作岗位,已有近六十年的时间;从正式参加编辑出版工作到如今,也已三十多年。这些时光中,我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就是书了。几十年看书,读书,租书,借书,找书,买书,藏书,编书,写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以开窍明目,指导实践,愉悦人生。其中,读书和编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我的体会也最深。  相似文献   

12.
我这一生,读书、教书、编书和写书,处处离不开书,可以说和书结了不解之缘。但真要我谈一点读书的心得和体会,却又茫无头绪,不知从何谈起。  相似文献   

13.
在《书店的灯光》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于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部》《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好小说罕见的原因有许多,只想强调两个。  相似文献   

15.
我说当编辑是当无名英雄,这个也不止我一个人这样说。无名英雄跟有名英雄不一样,有名英雄有真英雄有假英雄,无名英雄只有真的没有假的。说起当编辑,我是当过一阵编辑的,不过时间很短,就是在开明书店当过一年编辑。编杂志有一点儿经验,《中国语文》自从复刊以来一直是我在那儿管那个事情。不过总起来说,经验还是很少的,特别是编书的经验,看别人的书稿的经验不多。所以,关于编辑上遇到的具体的问题,我说不出很多经验。我教书的时间比较长,拿做编辑跟当教师来比较,那的确当编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 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中编成图书,也成为定例。与此同时,报纸与杂志的界限与定义,已经被前卫先行者打破,原先是报的偏要装订成杂…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奥林匹克五连环王建辉90年上半年,我在致出版界前辈戴文葆同志的信中写道:“我初而编书,继而评书,再而藏书,可算得上书迷了,只可惜尚未入道。”是的,我确实酷爱书。可以说读书、藏书、评书、编书、写书(用书),组成了我生命的五连环:当初纯粹出于偶然,我...  相似文献   

18.
不朽的韬奋     
一九八一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接触了韬奋,并奉命与另一位同志编写了一本《韬奋与出版》的书。从此,韬奋和他创办的生活书店成了我心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蒲克 《今传媒》2006,(8):32-33
我这辈子有幸与“书”结缘。先是读书,然后是教书、写书、编书、管书和审书。忙忙碌碌数十载,始终是和书交朋友。“挑灯夜读书作伴,人生冷暖吾自知。”有人说我是书痴,虽有几分偏颇,但我确实喜欢,我喜欢拥有书,失去了书,就无异于失去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相似文献   

20.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2,(2):105-108
"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三五年曾画过一幅题为《钻研》的漫画,一黑一白两本大书中,钻进钻出的都是‘书虫’。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的某一条就是我。"——这是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书虫日记》一书取意的出典。彭先生自命为"书虫",又自称"彭胡子"。在《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日记》)的序言中,他说自己惟一的爱好是逛书店,不知疲倦地淘书、看书、编书、写书、藏书。而其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