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在课中央     
<正>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共同举办,是一项专题性教研活动,今年已是第12届,本届展评的主题是"人在课中央"。为了落实教育部"书法进课堂"的决定,今年"杏坛杯"活动首次单列"苏派书法教学"课堂展评。在展评课上,参评教师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合理精致的课堂设计、活泼和谐的师生互动,展示了新颖和高效的苏派书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人在课中央"——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一个极富画面感,又极具哲学意义的表述,引领我们再次把目光聚集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定位,而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定位当然是人的成长与发展。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强调教师的奉献,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曾经,课堂上的教师无比强势,认为教师上课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配合的好坏,却忘记了课堂是为了谁。我们不需要教师牺牲自  相似文献   

3.
<正>"人在课中央",这里的课,我们理解为泛指的课堂。课堂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落实最为重要的场域。而这样一个担负着特殊使命的场域,常常是见"物"不见"人"的。人在课堂中的主体、主导及其核心地位,是教育本质使然,是课堂应然的基本的格局。而在不少教师的课堂里,只有知识及其运用技能的传授,无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能力的养成,教师主导有余、学生主体难显,活生生的人被视作知识的容器,于是,"满堂灌""填鸭式"等等无视人的情感、人之需求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的人只能被称为"教书匠",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人。掌握了学习能力的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由此,我认为"人在课中央",是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成为发现者,成为知识的主人,成为站在课堂正中央的人。下面,笔者结合软笔书法课《学习卧钩》,谈谈对"人在课中央"的理解。一、渗透美育,调整心理状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3-4年级软笔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6.
乍皂n11.F J牙抛Jf醒.你救趣!收谍案吧j报奸.I叫络为研究性节习fJ"了税角连“海外足系”部HII.啦!人在“网”中央@沈祖芸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印记。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应是学生思维恣意绽放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应该唤醒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更好地面对未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为学生创设一个宽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应该扎根课堂。用研究的方式来上课,用上课的方式来做研究,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课题还是课堂,都是为了“人”的成长,都要让“人”在“课”的正中央。从课题到课堂,组块教学实现了三重转化:“做得到”,用课例验证,从课题假设到行动研究的转化;“用得了”,一课三磨,从行动研究到研究范式的转化;“走得远”:为言语智能而教,从研究范式到教学主张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如何,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团队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师做研究.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建立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这是宜昌市天问小学用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人课合一     
  相似文献   

11.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者基于"人在课中央"的自我理解,即"人"(师生)的"身在""意在""心在",在《乡愁》课例上,通过深情引读、优美朗读、细腻品读、深入解读等四个环节诠释了展评主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课进一步深究"人在课中央"的教育意蕴:教学要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要以寻求全新的学生生存方式为立足点,要以追求教学意义的生成为终极点,要以叩问教师的专业创造力与构想力为发力点。  相似文献   

13.
追课的人     
正抬起头,她看到检票口上滚动着她这一班车"停止检票"的消息,一看时间,离开车只剩四分钟了,难怪。可她竟然没有听到检票的通知。回不去了!明天一早还要上课,怎么办?幸好旁边的好心人提醒她,可以去售票口改签。心急火燎地跑到售票口,队伍又排得老长。她只好耐下性子站在队伍的后头等着。幸好过两个多小时还有一班车,她可以赶回去了。她又气定神闲地坐回检票口下。这一回不敢再贪玩手机了,幸好她带了一本书,可以打发时间。手机的闹钟调好,这回不敢再误车了。她是来追课的。虽然有这一番波折,她也没有懊悔。  相似文献   

14.
以课品人     
2006年在全省新课程小学语文创新课教学研讨会上,我初识徐岩。我和她作为哈尔滨市推荐的选手同台做课,我上的课是《生命生命》,她执教的是《送往小木屋的信》。常言说不可以貌取人,那我就来个以课品人吧。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12-13日,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学组)决赛在江苏省盐城中学举行。本届展评以"人在课中央"为主题,分学校选拔、分区赛、网络复活赛和决赛四个阶段进行。中学组决赛由来自全省13个大市、经过分区赛、网络复活赛选拔产生的21名青年教师参加,由全省知名特级教师、省教研室相关教研员、《江苏教育》编辑部学科编辑担任评委。展评过程中,选手们全力以赴,稳定发挥,上出了一节节理念先进、构思精巧的好课,受到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李淳  邹韵文 《师道》2012,(Z1):23
磨课,就是指一定范围的教师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反复讨论、研究、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在本期的专题中,我们从磨课的合作方式上着手,从集体合作、师徒帮带、个体磨课等角度,撷取了部分一线教师精心磨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首先,从儿童的眼睛望去。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成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组织与控制课程为能事,儿童处在依从、听从、服从的地位。尽管我们也曾经是儿童,但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儿童的纯净与好奇。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讲,在孩子眼里,世界充满着谜语,可是,成人常常用千篇一律的谜底杀死了许多美丽的谜语。这个世界被孩子好奇的眼光照耀得色彩绚丽,却在成人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下变得苍白无色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英语世界里,则最早由斯宾塞提出,它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课程最常见的理解是"学习的进程"。由此可见,课程最早的定义是"学程"。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和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而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