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齐华老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他两种不同的教学取向,决定了迥然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最终学生的所得所获也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相似文献   

2.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确实,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某个具体位置,更重要的是体会这种"表示"的价值:一个数对唯一地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初步地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方法以及思想,初步感受创造发明这种表示方法的"人为规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便利.正如季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的:如果知识背后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正因为季老师有这样的思想,所以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尝试实现这样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真学习"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由学生自己生长出新知识。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通过一个贯穿全课的"小黄鸭在哪儿"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构建,让新知识在已有经验上"抽枝发芽",在创造活动中"美丽绽放",在变式练习中"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第1耀3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来开会的时候是要坐在你的位置上的,因为在你的桌上有你的作业本、试卷等反映你学习情况的材料。想一想,怎样介绍你在教室中的位置,让你的家长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你的位置?学生可能会说:我坐在第3组第4排的左边一个。(板书)(1)师:你这里第3组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一组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它是建立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基础上的。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  相似文献   

6.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它是建立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基础上的。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第一段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7.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原来安排苏教版小学数学在第十册,去年教材改版之后安排在第九册的附录部分,现在最终被安排在第八册中。在此之前有很多老师上过这一内容,但是我也想尝试一下跳出原来的圈子上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在设计教案之前,我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进行反复地比较,同时仔细研读教参。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确定位置”。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相似文献   

11.
有幸得以细品张齐华老师的两节《用数对确定位置》,先是叹服于第1 版本中孩子们惊人的创造力,继而又被课例 2 当中孩子们对规则的精准把握和精彩外延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许芳老师上的《认数》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细节的处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本质"的现象,较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本源,这不能不引起重视。下面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触摸数学的本质。笔者听过该内容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一种模式。首先从座位表引入,座位表中讲台位于最下方,这样学生从前往后数正好对应着座位表中从下往上的方向。与坐标系中的纵轴方向一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下,采用统一的说法即第几列第几行(或第几组第几个)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客观性较强且约定俗成的知识,通常被称为“数学规定”,诸如一些数学概念的命名、符号表达、书写格式和运算法则等。审视“数学规定”的教学,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定”的必要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延展性,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定”的深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思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数对思想的本质,初步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感悟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在备课时着力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准确把握概念的数学本质一节数学课首先应该搞清楚教什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刘老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引领他们来到"潜在发展区",又从"潜在发展区"向另一个"最近发展区"进发,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通过有效的问题和条件激活学生思维,逐步把凌乱、无序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从一维空间走向二维空间的探索,让无序的思维逐步变得有序,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是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多种数学能力复合的思维过程,不仅开放,而且富有挑战性。实现了将定义性的知识教学转化为思维推理的过程,体现了重视代数和几何领域的沟通,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重视学生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十月革命》是一节很难上好的课。反思以前的教学,笔者是按照教材把教学重点放在“十月革命”的意义上讲,即把“十月革命”放在“人类历史新纪元”等一些重大历史结论上去“拔高”它。而现在史学界对“十月革命”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随着课改的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逐步深入,教师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四下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如果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往往会用两个"第几"的描述方式,如第几排第几个等。这样的描述方式源于生活经验,方便表达和交流,体现了自然数表示次序的作用。本课在知识目标层面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学习"列"与"行"的知识,接触有关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