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芳 《科技创业月刊》2023,(12):104-108
ChatGPT以通用人工智能拉开了生成式AI发展的序幕,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深远影响,但其背后也潜藏着社会对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担忧。通过阐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应用场景,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带来的意识形态、法律、伦理、环境等风险,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用户层面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提出风险治理方案,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俊凯 《中国科技论坛》2024,(3):160-167+176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信息内容治理构成严重挑战。现行以显著标识附随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信息披露模式信息承载能力有限,忽略服务提供者以外的其他主体信息披露义务,不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基于对“模型训练—内容生成—信息传播”各阶段信息披露目的与目标受众的考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信息披露要素应包括技术性信息、权利描述信息、人工智能贡献度信息以及警示性信息。在信息披露的程序设定与配套举措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信息披露应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设置查询式与类权利管理信息式披露模式,明确使用者承担未准确披露的瑕疵责任以及传播平台负有主动标识义务,并加强参与主体间技术互操作性建设,实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披露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自主生成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文本生成、图像生成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预训练技术的发展和计算硬件的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对话模型,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效果,开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研究进展,包括预训练语言模型、上下文学习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三个关键技术,以及ChatGPT对相关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然后对ChatGPT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思考与总结,讨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更透彻的理解能力、模型轻量化、可控安全的内容生成、知识可持续学习、类脑化认知和可解释性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引起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自人工智能蓬勃兴起,开始出现在新闻写作、视频音乐创作等领域后,有关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学界,争议颇多。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率先给出了司法方面的答案: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这一由腾讯公司状告"网贷之家"未经授权许可,抄袭腾讯机器人Dreamwriter撰写文章的案件,为人工智能写作领域第一案,以腾讯公司胜诉告终。作品有独创性著作权法都会"罩着"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有能力独立进行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创作。本文主要探讨现行专利及著作权制度中规定的保护对象、权利人资格、专利及著作权的权属、侵权判定、侵权责任主体等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适应及协调程度,研究指出:现有的专利和版权制度应当对人工智能的发明和作品持鼓励的态度,在排除不适宜作为专利或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发明或作品的权利授予标准应当与人类的有所区分;相关权利人仍须对应自然人或法人,而非人工智能本身;相关专利侵权行为应包括间接侵权,同时应对人工智能作品安排“登记-授权”的著作权制度、参考临摹作品为人工智能绘画作品提供相应的授权使用制度等。本文还探讨了当前的专利法及著作权法在人工智能时代符合公平原则的程度,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将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或作品作为公共财产,授予相应的开发者“数据处理权”作为一种新的邻接权,赋予人工智能创造物新的特别权利(Sui Generis),修改专利法与著作权法中关于主要权利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法的发展史与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创作物高度类似于人类作品而引起广泛关注。面对人工智能创作物出现的新问题,要求著作权法进行回应和创新。本文首先介绍学界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热议;然后从作品属性及独创性等视角,分析现阶段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多重障碍;最后分析对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必要性,并分别对保守型保护模式和激进型保护模式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津  潘海梅 《科技风》2023,(15):64-6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并探讨了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然而,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证教学中的数据隐私安全、如何确保科技不会影响现有教育价值观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包括技术测试和评估、维护教育价值导向、增强师资力量等措施。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应该始终维护教育价值导向,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与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场景与技术的深度体系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强调了在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场景化技术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价值与效益。从上述领域的专利保护趋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及相应的技术结合专利申请,具有一定基础规范,大量专利技术研讨依然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技术的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梳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及其生成内容特征,探讨其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研究方法]首先对AIGC技术及其生成内容特征进行梳理,进而剖析AIGC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所带来的革新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研究结论]AIGC生成内容具有知识密度高、生成速度快、生成成本较低以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等特点;AIGC技术将推动知识生产角色的多元转化,并催生人机深度融合成为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从而显著提高知识的生产效率。同时,将推动知识传播“中介”转型发展,促使知识传播向知识交流的趋势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然而,AIGC技术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争议、知识验证机制受挑战、隐私风险与数据安全、误导性知识生成与恶意传播等挑战。未来需加强基于AIGC技术的知识生产与服务高端平台建设,推动知识创新;同时应构建知识产权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误导性知识生成和传播的监管;此外,还需提高个人算法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在近两年内的"井喷式"发展为其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发展与应用创新提供了先决技术条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将成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教学的差异化、个性化的重要助推力.本文梳理分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缺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状况,并基于人工智能目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其缺点的具体方法,同时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整体架构,最后对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往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的信息空间开始逐渐被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所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旨在从主题视角比较AIGC与UGC,揭示两者在内容与结构特征上的差异,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创新参考。[方法/过程]收集了金融、法律、医疗和开放问答4个领域的多个在线平台上的问题和用户回答,并借助gpt-turbo-3.5模型生成每个问题的人工智能回答,最终构建了包含65260条问答数据的语料集,并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别对AIGC与UGC进行主题提取,并从主题间关系、主题与文档关系以及主题与主题词关系3个角度对两者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AIGC和UGC在主题分布、主题内文档一致性和主题词权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规律,并为AIGC的治理策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古人通过古诗这一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近年来兴起了人工智能浪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使得许多领域都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NN与RNN的特征提取与文本生成方法,通过对大量中国古体诗的训练,得到一个模型,进而根据图片内容生成得到一首全新的古诗,从而实现人工智能与中国古体诗的融合,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传承。  相似文献   

13.
刘阳  谷征 《今日科苑》2020,(1):50-56
人工智能在知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对阅读产业产生了多重影响。在阅读内容生产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内容的加速生产,提高了写作效率,使内容生产实现定制化、批量化,使写作内容更具前瞻性,也提高了选题命中率,节省了内容审核成本;在阅读产品传播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产品的精准传播,实现阅读内容的精准推荐和广告的定向投放;在阅读服务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服务的智能化,优化了购书体验,浓缩了阅读内容,创新了阅读内容的表现形式,降低了阅读门槛。人工智能与阅读产业融合的同时,也显现出技术壁垒、创新意识缺失等问题。阅读产业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在阅读产品功能与传播模式上的创新,带来更加便利的阅读享受。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26)
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给现有法律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在知识产权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创造能力的越发增强,该技术产生的知识成果权属争议开始大规模出现。本文从人工智能对数字版权和数据利益的开发、对人工智能作为知识产权主体正当性等角度入手,分析其对整个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影响,力求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寻求合理法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9)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推动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于各个领域而言是一次由内到外的创新机遇。本文以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分类检索为背景,分析了在图书信息分类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检索模式的现实意义,并从内容过滤技术、图像视频识别检索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分析了人工智能检索技术在图书信息分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日趋成熟。随着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深入,该项技术也成功运用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当中。文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对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出版领域。一方面,人工智能为出版业效率的提升与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也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行业从业人员与未来求职者的忧虑。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领域就业的影响,首先阐述出版业中诸如选题、内容与发行等环节日益智能化的趋势;其次,分析出版业的智能化对本领域就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在结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就业影响的总趋势,并基于政府、企业与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各产业间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构建,其中知识产权裹挟的技术标准先行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新型竞争规则,“技术垄断”“标准规锁”“联盟割裂”等正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技术标准主导与引领对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至关重要。以解决“人工智能产业如何通过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协同实现创新发展”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海康威视、百度、英特尔等公司的案例研究,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主导与联盟载体生态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3种作用机制在人工智能产业渐进式创新、整合式创新、突破式创新范式中的组合运用和协同互动差异,提出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赶超”、“跃迁”、“自立自强”3条路径优化,结果发现:(1)多维交互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和联盟载体的互动机制是推进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因。(2)多元架构的联盟载体作用差异是影响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重要因素。(3)多阶段共生竞合是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发展路径。最后,从中国情境下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ChatGPT、AI绘画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在影响人的创造性劳动的领域,替代了更多的人类脑力劳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过时,相反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推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内涵实现新发展。首先,人工智能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最后,在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技术也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最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自回归生成模型、预训练以及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等技术的基础上,ChatGPT获得了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颠覆了过往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但与此同时,ChatGPT在模型训练、生成内容以及应用等维度也带来了诸多类型的风险。在治理展开之前,应当明确人本主义是治理的价值基础,包容审慎的敏捷治理是治理的理念,“点面结合”的多方参与是治理的主体要求,多措并举的体系化方案是治理的模式。由此,治理的具体路径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建设标准训练数据集、健全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强化算法监管技术、落实全过程的伦理治理方案以及优化法律体系与法律责任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