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如何加强水源地生态治理,保证供水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水源地区应全面启动丹江口水库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替代产业,妥善解决移民问题,以解决生态建设的后顾之忧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现状和特色,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加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商贸旅游业发展、优化配置水资源四大对策,并逐项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匮乏与水质恶化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特点所带来的北方缺水态势,造成每年上千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对陕西水源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深远。作为水源区基层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水保工程的实施,治理了水源区的非点源污染,改善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水源区的产业结构发生战略性调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从政府亲和力、政府服务力、政府执行力三个方面提升了基层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亿元/a,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26亿元/a、3.93亿元/a、1.12亿元/a和1.34亿元/a。本文最后建议改革现有南水北调工程水价机制,继续加大生态补偿中央纵向转移支付,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国平  王奕淇  张文彬 《资源科学》2015,37(10):1902-1911
本文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下游的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的理论模型,以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提高效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态产品很难转化为经济价值,造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下游间的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突出。本文认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区域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明确生态补偿标准是核心问题之一。随后,基于区域发展失衡视角,构建了一个将机会成本法与水资源价值法相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最后,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为保护水源损失的排污权价值,得到2012年陕南三市应获得176.3亿元的生态补偿金额,并根据受水区的调水量分配,得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应分别支付陕西水源区22.28亿元、18.57亿元、64.94亿元、70.51亿元,这个测算结果既能够弥补上游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又充分考虑了下游地区的补偿能力,为其他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谭力  王占岐  薛志斌  杨斌 《资源科学》2021,43(2):368-379
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和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整体偏高,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氟密度呈现从西向东、从南向中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中东部的南阳市...  相似文献   

8.
陈磊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I0004-I0005
7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枢纽的闸门缓缓提起,丹江口水第一次流入中线总干渠,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南段总干渠开始充水试验。  相似文献   

9.
闸站运行值班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安全输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闸站运行值班工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值班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值班人员高度责任心的重要性,规范了闸站运行值班制度和闸门启闭机的运行操作的要求,最后提出了事故处理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特征及退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缩减了城市工业挤占的农业用水量,从而缓减三县农业缺水局面,为其农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第二产业一方面提供充足的水源,另外提高水价保证了安阳市工业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发展;同时,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13.
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涝旱灾、水土流失、环境质量退化以及湿地萎缩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一方面给工程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调水的影响,汉江丹江口以下的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防洪、水质、工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的建设为契机,系统全面地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积极推动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建设,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供水情势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针对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从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和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供水两个方面,以缺水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估指标进行研究。对南水北调供水系统,分别考虑建立当仅有三河口水库单独供水、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两种方案,当采用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以南水北调可调水量限制条件分情景一:可调水量10亿m3;情景二:可调水量15.5亿m3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时,受水区内水资源供需紧张;当以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仅考虑三河口水库供水时,受水区内缺水状况依然存在,当以可调水量10亿m3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20年的3.17增加到2030年的8.18,水资源供需状况依然紧张,以可调水量15.5亿m3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20年的0.82增加到2030年的3.31,较情景一年缺水指数已有改善。可见,以可调水量15.5亿m3供水时,2020年基本可以满足需水要求,但2030年后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必须安排新的水源以满足后期增加的水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南水北调工程正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程,基于我国南北分布极度不均的水资源现状进行优化配置,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与契机,促进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进步.  相似文献   

16.
张玫  贾新平  魏洪涛 《资源科学》2005,27(4):180-184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的5条支流调水入黄河,总调水量40×108m3.如此大规模的引水是否会对原来河流的功能特别是引水坝址附近生态环境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调水地区径流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7Q10法,Tennant法以及湿周法计算了不同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需求,推荐西线一期工程各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量,除克柯坝址为2m3/s,其余坝址均为5m3/s.并据此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引水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各引水河流基本上依旧能够满足其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不会损害河流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6)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本文从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复合评价体系,探讨十堰市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十堰市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偏大,说明十堰市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不均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注的焦点。当前提倡构建节水型社会,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就是为了有效缓解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我国当前水资源现状,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提出几点水资源面临迫切问题并分析出几点建设性措施,为今后更好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5)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即先进制造业培育对区域经济带来的"正能量"为切入点,通过对十堰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建立先进制造业培育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经济效应促进的理论体系,以详实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对先进制造业培育对水源区经济效应预测分析,提出符合先进制造业培育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经济发展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其决策过程主要涉及中央政府、水源区、受水区三个利益博弈方.在市场机制下,水源区与受水区由于各自目标利益的差异,且不存在制约各博弈方的基本合约,博弈的结果必然是非理性的;在中央政府干预下,通过制定博弈各方的基本合约,实现工程流域、水源区与受水区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南水北调工程公共政策才能获得各方支持,并最终形成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