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文化狭义指教材文化,广义指课程教育本身的文化特征。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以群体间(主要为师生)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电大远程教育虽仅三十年,但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电大课程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即与时俱进的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和”而不同的课程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的"活的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当今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南通市东方中学在"和融"校园文化的构建中,灵活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活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文化特色,以师生发展为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实践和研究。初步构筑起适合学校发展的"和融"教育文化体系。使教师得到和融发展,洋溢智者风范;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彰显青春靓丽风采;学校获得内涵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关照。但在研究当中,"和而不同"却面临着理论的困境和实践中的尴尬,比较教育研究追求"同而不和"的局面不容忽视。究其原因,是由于文化殖民的影响导致很多比较教育研究停留在"器物"学习的层面,文化误读甚至是随意解读也妨碍了深层次比较的实现。比较教育学必须从"器物比较"转向"文化比较",加强研究者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才能真正实现"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适异而育"导向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是融合教育实施的前提.针对当前国内融合教育文化重视不够、建设水平不高的现状,本研究以共生理论为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G小学的融合教育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整体观照.研究发现,G校基于共生理论,秉持"以爱为魂"的教育理念,确立了"适异共生"的教育愿景,采取了五大措施,建构了"适异而育"的融合教育文化雏形."适异而育"是融合共生的文化取向,"适异而育"共生文化结构分显性和隐性两部分;重塑价值观,形成教育愿景及目标,提供个性化课程,促进融合教育文化的创建.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对张载"仇必和而解"命题的诠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重视"对"的涵义;第二个时期突出"仇"的作用;第三个时期强调"和"的价值。他将"仇必和而解"不仅视为张载辩证法的核心,而且认为其构成了传统辩证法的主要特色,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相比体现了独特的理论旨趣。冯友兰的观点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论“和融”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培育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园文化是维系学校师生教育、学习、生活的精神纽带。我校提出构建独具特色的"和融教育"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开展校园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和融教育理念的建构是营造和融校园文化氛围的前提条件;打造平安校园是营造和融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石;营造书香校园是构建和融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创建生态校园是营造和融校园文化的物质保障;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营造和谐温馨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建设人文校园是和融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徐杰舜教授《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吸收了前辈在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加以融汇,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建构原因和结构进行细致论述。它的多元与一体是理解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概念工具,历史与多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和而不同",现实与一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而和"。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利于坚定青年一代的"四个自信"。基于此,要因事而化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5,(11):63-66
"合·和"一体是人生当烙的文化底色。"合而不独"是做人必需的道德本色,要求全体师生养成"在集体中并为了集体"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模式,让每一个人在基本素养上首先成为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大众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和而不同"是做人必然的个性特色,要求全体师生在"合而不独"的基础上养成"和谐共生、张扬个性"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杰出的讽刺艺术让鲁迅拍案惊奇,使其受益匪浅。鲁迅不仅继承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将之打上个性化的印痕,具有“同而不同”的特色,而且超越了吴敬梓的讽刺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不能人为地割裂"以人为本"中蕴涵的"人本"与"民本"的内在关系:民本必须以人本为前提,人本又必须以民本为动力和指向,二者辨证统一的必然结论是"人本而民本"。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新文化理念形成的意义是:有助于克服企业发展中的"人文瓶颈",有助于企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生产力"的生成。目前,企业管理要真正做到"人本而民本",就必须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动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理念;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与企业生死攸关的诚信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把留学生管理与"和"文化深度融合,打出了"构建和宜环境"、"规范和正行为"、"营造和融氛围"、"催绽和悦心花"等"和"文化牌,为推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打造国际教育品牌上构建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异地搬迁、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小班化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新趋势,但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在小班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小而优、小而美"的特色教学呢?一是要优化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课堂上允许教学意外的发生;二是要构建魅力课堂,要让学生在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课堂意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所学内容,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因水平而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创新,旨在通过分层教学,为不同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均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班额过大、任务过重、时间有限的难题,因水平而教难以落到实处。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因水平而教,需要进行教学策略创新,包括倡导小班教学、压缩教学任务、改变互动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顺学而导"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把教学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了关注学生的学,也只有关注学生的学,顺学而导,才能导出实效。从"因学设导,学导结合,导在关键"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对顺学而导的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是一所书法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日新书法"课程,使书法文化与书法教育融合,使书法教育与育人教育融润,突破单一的"写字教学"模式,让教学实现从教"字形""方法""品味"到学"字理"、传"心法"、养"品德"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心之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它的翻译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讨论《论语》中虚词“而”的意义入手,通过对比分析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总结了“而”在《论语》中不同词性不同意义下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全力推进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正在做出深刻的变革以适应融合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变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文化做支撑。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正经历从“技术取向”向“文化取向”的理念嬗变,在共生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照下,融合教育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课程观。可通过培育教师“适异成长”的教育信念、制定全面且个性化的教育目标、设置学生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采取全体学生受益的教育措施、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来建构“适异而育”的融合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倡导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来促进国际领域教育家、实践者和哲学家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相互理解.本文概述作者从事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些经验,然后探讨比较教育学术界对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指出教育交流有赖于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也需要本土的、边缘文化群体以及贫困国家的参与,这些群体或因国家资源贫乏而无法跟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应该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减少不同文化间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