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建都于此,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笔者从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把都城建在西安的原因,中国历史上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及其城址变迁与历史遗存、周秦汉唐帝王陵墓、汉唐长安与丝绸之路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座帝王之都的独特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都西安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文物宝库,是一幅内涵丰富、千姿百态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
高语第六册《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句中的。五陵”,课本上的注释是:“长安附近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那么富豪人家何以多聚居在这一带呢?五陵又是哪五座陵墓呢?原来在西汉元帝以前,皇帝每建陵墓,便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迁到陵墓附近居住,令其供奉园陵,并设置一个县,称为陵县。其中最著名的陵墓有五座,即长陵——葬汉高祖,安陵——葬汉惠帝,阳陵——  相似文献   

3.
泰姬陵有段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如果纯属虚构,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泰姬陵的建造也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三百年前,印度有一位名叫Shah Jahan的国王。他的妻子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女人,国王非常爱她。1630年,国王这位心爱的妻子去世了。国王悲痛欲绝,甚至想放弃王位。出于对妻子的爱,他决定修一座谁都没有见过的最美丽的陵墓。他从印度、土耳其、波斯和阿拉伯召来了最好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并终于设计出了陵墓。两万多工匠花了18年的时间修好了泰姬陵,使之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之一。陵墓建在一块面积为29平方米,高为6至7米的大理石平台上。它四个角落各有一座塔楼,泰姬陵矗立在中间,有61米之高,是一个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八边形建筑。国王本打算替自己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他要将他的陵墓修在河对岸,用一座银桥将两个陵墓连在一起。但在完工之前,他的儿子将他关进王宫的监狱,他只能靠隔河注视他爱妻的陵墓来打发他的余生。——摘自《英语夜读365》The Taj Mahal (泰姬陵) is a love story, a sad and beautiful one. If it didn‘t exist, we would ea...  相似文献   

4.
座落在河北省唐山市所辖的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园。整个陵区沿着燕山余脉瑞昌山而建,群山环绕着48平方公里的陵区。这里共有15座陵墓群,其中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陵5座、公主园寝1座,共埋葬了帝、后、妃、皇子、公主161人。这些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的陵园,金碧瓦顶、白栏红墙,都建造得十分恢宏秀丽。 5座皇帝陵中,孝陵建造得最早。它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陵墓。规模最宏大,长达5500米。在这条陵区的中轴线上,由一条宽近12米的砖石甬路将石牌坊、大红门、神功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的陵墓在哪里,一直是个谜。据传说,秦始皇自当上皇帝就开始修他的陵墓,征用了70万人,苦苦地修了37年才完成。为了严守陵墓的秘密,凡是参加修陵墓的人,都被活埋在地下,无一幸免。多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勘察寻找秦始皇的陵墓。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查明了秦始皇陵墓的位置。它位于西安的临潼县,北临渭水,南依郦山。陵区占地面积56.25平方千米,陵园占地面积2.13平方千米。考古学家勘察探明,陵园分外城和内城,内城周长4千米,外城周长6千米。陵墓原来高12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和腐蚀,现在高46米。目前,我国考古学家已查…  相似文献   

6.
图坦卡蒙毫无疑问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这位年青的国王英年早逝,他的灵柩放在埃及的帝王谷。帝王谷埋葬着从埃及新王国时期距今3300年以来许多法老的灵柩。图坦卡蒙是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公元前1333年——公元前1323年),他在9岁即位统治埃及直到他去世。1922年11月,图坦卡蒙的陵墓被英藉的埃及学者霍华德·卡特发掘。这个陵墓保存完好,直到发掘那一天仍然未被盗墓者动过。通过对这位年青国王陵墓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是所有帝王谷的陵墓中最奢华的一个。而霍华德·卡特也为考古历史上实现了巨大的发现。图坦卡蒙躺在用黄金做的棺材中,脸上…  相似文献   

7.
李渊与武则天都是天国皇帝,他们的建国立都方式存在着众多共性。这两位帝王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和后半叶,分别在长安和洛阳对前朝构成都城的重要元素,诸如三大朝、宗庙、社稷、中央衙署及陵墓区等场所和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易,使其在礼制上和政治上符合新王朝的需要,同时,也使这些改易后的诸元素成为新国家新都城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新疆陵墓图书馆有两千年的历史,它们分成佛教环境下的"陵墓图书馆"和"伊斯兰图书馆"等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描述陵墓图书馆的起源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出家人不涉尘事”,但黑龙江省双鸭山九峰禅寺却因为一起产品质量纠纷引来几多烦恼。多亏禅寺主持释成果相信法律的威力,将此案诉至法院,方获得圆满结局。1996年5月,九峰禅寺为翻修寺院,与山东省淄博市宏鲁园林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琉璃瓦合同,购买...  相似文献   

10.
无名墓     
1979年在纽约城边,一块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被保留下来。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转让过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记,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  相似文献   

11.
时间的礼物     
洋洋兔 《中国漫画》2022,(Z1):37-40
<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下)秦始皇为什么要在自己的陵墓边设置兵马俑呢?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秦朝。嬴政自称“始皇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刚登上王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这项巨大的工程从公元前246年开始,至完工历时近40年,用工达7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2.
南诏大理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政权,前后历史五百多年,产生过几十代国王,这些国王的陵墓绝大多数不知在何处?成为南诏大理化研究中的一个谜。本从献考释、田野考察等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鲁檬 《小学时代》2009,(9):26-29
1922年,新王国第18王朝未期的法宝——图坦卡蒙的陵墓在帝王谷被人们发现了,然而,随着陵墓的开启,一连串离奇的死亡事件也随之发生。  相似文献   

14.
印度·印象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泰姬陵,等于没到过印度。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拉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宏伟壮观,以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陵墓四周墙壁的花草图案并非是画上去或雕刻上去的,而是用彩色的石头,贝壳磨成薄片镶嵌进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泰姬陵历时22年,几乎耗尽国力始成的真正原因。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此陵寝是蒙突儿帝国皇君沙加罕为永久纪念其爱妃而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叙述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5.
赵国的寿陵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典故中的寿陵指的是赵肃侯的陵墓。寿陵馀子指的是戍守赵肃侯陵墓的羡卒。赵肃侯的陵墓规模是不同于其他赵国侯王陵墓的,其大体位置应在邯郸故城附近或城内。  相似文献   

16.
金字塔     
世界上最有趣的建筑物要数金字塔了。金字塔宏伟肃穆。现在当人们看见金字塔时,不禁要问,“是谁建造了金字塔?为什么要建?是什么时候建造的?金字塔里面有些什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建造的?”数千年前,埃及的国王们修建金字塔。他们修建金字塔来作为自己的陵墓。他们认为,在他们死后,金字塔能帮他们复活,他们还希望  相似文献   

17.
松赞干布陵是吐蕃王朝开国君主的陵墓,历史上对其陵墓的营建、内部构造与随葬品、地面建筑等有若干传说记载,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对这座举世闻名的藏王陵墓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地面陵垣建筑的遗迹,证明吐蕃王朝的陵墓制度很可能受到唐代帝陵的影响,是唐代中原王朝礼制影响到周边民族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8.
从吉斯的金字塔到底比斯的陵墓,古老埃及的璀璨历史就体现在这些著名的建筑上.不幸的是,每年近四百万的旅游者给上述古建筑,尤其是那些位于尼罗河西岸的陵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用数字化技术帮助建立起传统陵墓的资料库,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同时通过重建一个数字陵墓的例子,讨论了运用照片图像及数字建构技术应注意的新问题,例如需要消除图像的变形、矫正三维模型和调整光线的平衡等问题,来达到真实的数字感观.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20.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定名与艺术源流是非常引人瞩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原有的惯性思维渐被打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重又回归理性。能够确认墓主归属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向只有萧梁一朝的9处共44件,不及已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总数的一半。围绕诸多失考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时代与归属,中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订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对南朝陵墓制度乃至六朝礼制文化的认识。为了保护长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侵害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文物部门与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对暴露野外的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的是应加强石刻表面缝合线与侧部纵立状缝合线的防水措施和防止石刻表面的地衣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