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是"纸上的音乐和舞蹈",汉字的结构布局、笔画变化都让书法充满美感。"口字及口字旁的字"一课,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并掌握相应的书写规律,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打造"乐学、会学、美学"的书法课堂。  相似文献   

2.
赵星玥 《江苏教育》2022,(53):42-45
无锡兰亭小学在“双减”背景下,依托无锡智慧教育云平台的评价系统,进行暑期线上书法教学汉字文化系列课程的再探索。课程以汉字学习为基础,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观察汉字,解读汉字,表现汉字。让每一个汉字展现出其最原始的生命力,它们从生活中来,然后衍生变化,由一个字引申出千万个字,书法艺术恰好就是完美呈现出其“活”的生命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外圆内方,书法中的结构、点画、笔法、章法、意境等方面都是汉字外圆内方特征的拓展与延伸,均蕴涵着方圆理念。而汉字的外圆内方,又是受中国人的宇宙观的启发而生成的。方圆观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说,方圆观是中国人的宇宙生命意识的重要体现。方与圆,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心灵,符合艺术的精神与生命的本质,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天人合一观与人本精神,进而使书法艺术真正成为心灵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汉字与书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因汉字而产生,并因以汉字为表现形式而独具魅力,汉字又因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演绎而更加精彩.文章从书法艺术在产生、传承及发展等方面与汉字千丝万缕的联系等角度,分析了汉字与书法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和凝固了一根立体线条在时间里的一段流程,因而这一视觉造型艺术兼有了时间艺术的一些特点。汉字书写中笔顺的约定俗成,字序的文学化、有序化是书法艺术时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的时间性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书法创作中,书法风格对运笔速度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而不同的运笔速度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工具材料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中表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宽泛地讲:它包括艺术的书法和实用的书法两种。艺术的书法属于艺术范畴;实用的书法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书写的、具有一定规范的美观的汉字。在我国,人们以书写汉字为主,懂得一些书法艺术,并能够写出美观漂亮的字是...  相似文献   

9.
汉字肩负着丰富的化负载,字形潜在着先天的艺术因素,并由此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书法始终以汉字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两重性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弱化,艺术性渐趋突出。书法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镕铸了书家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意识,是中华民族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中国书法已臻艺术的由自境界,并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益为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汉字与原始绘画艺术的起源同步,在形态结构上最具绘画艺术美。中国古汉字绘画艺术美的基本内涵是象形和会意,主要是采用各种图像表示字意,把绘画艺术揉合于文字符号之中。古汉字书画艺术美的表达方式是以笔法为表现手法、以点线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在汉字基本定型的两千多年中,汉字的书法艺术逐步发展成熟,形成千变万化的书法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特点的书法艺术美。  相似文献   

11.
现在谈谈书法形体美中的第二个方面——结体。结体,又称结字、结构。它是汉字的点画间、部位间关系合理的布置,是构成不同书法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艺术形体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书法艺术美来说,点画美只是局部美,结体则是由各种基本点画组成的艺术形象,是各种优美、动人的线条巧妙的“综合”,它是汉字的一种整体美。如果字的结体不佳,就很难使人产生美感。三国魏时大书法家钟繇曾批评其弟子的字说:“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钟繇的这段话,已经涉及到书法结体美方面的问题。在书法艺术中,结体是很讲究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书法能伸张人类的精神,表达我们的情感。书法是与文学、音乐、绘画等息息相关的造型艺术。学习书法,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在现代化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书法艺术,责无旁贷。教育者引领学生从汉字的形体到书法的技能,到追求创造艺术意境等循序渐进地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书法艺术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丰腴,这是一件多  相似文献   

13.
钟超文 《江苏教育》2022,(93):57-6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坚持是写好书法的必由途径,写好毛笔字还必须在笔法、字法、章法上下功夫。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观察汉字、识读汉字、表现汉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新时代的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书法的图像识读,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辅助学生从笔画细节、结构特点、章法构成中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多维角度对书法范字、书写练习等形成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既有其实用价值,也有其审美价值,它通过简炼的线条造型表达一种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能够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样,使人们得到各种美的享受。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在当今世界上得到了愈来愈大的推崇。 汉字源于象形,给汉字造成了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形体结构,这样,便产生了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象形性是书法美的基础,但是不能说汉字的象形性直接造成了书法美。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象形性愈来愈弱。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以汉字的书写为其手段的艺术形式。在此意义上,决定了书法审美不得不依赖于汉文化的控制。当然,应当说对汉字的依赖,仅为书法艺术的视觉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书法艺术更愿意在这一方面寻找更进一步的答案与规律。因此,我们说书法是一种具有综合的、明显文化背景基础的特殊审美形态。仅以视觉形式去界定它的审美规范是不够的,因为这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这只涉及了问题的一面。本文试从另外一面探究一下文学品格对书法的审美导向。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我国百花园中一株独特而不寻常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表达形式,以点线为表现手段,运用对立统一、均衡调和、参差变化等美学原则,透过一定的“章法”,来表达和增强书法的美感与艺术魅力。所以,书法艺术的章法美,是构成书法美学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产生到汉字的书法,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汉字书法艺术是借汉字的具象与抽象的完美结合,作了抽象中赋予具象的艺术再创造。因此,汉字书法教学应把“法自然”作为重要内容。介绍一种符合黄金律和主从律的书法教学格式———黄金九宫格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16日至18日,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无锡赛区在无锡市兰亭小学隆重举行。这是"杏坛杯"历经12来第一次迎来书法专场的活动,是全省书法课堂展示交流的一次盛会。本次展评活动的主题为"人在课中央"。"人在课中央",是思维在课中,学习活动在课中,情感投入在课中。倡导教学从人出发,服务于人的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在课堂中,师生互为本位,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体现很浓的民族艺术色彩.她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价值.为了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传统,我们试图在书法课上实施主体化教学.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书法如果脱离汉字就不复存在.汉字在书法中占有崇高而绝对的地位.但是单纯实用而没有审美欣赏价值的写字,却不能称之为书法.因为书法中的汉字不是形式的文字、实用的泛文化,它是艺术化了的汉字.书法中的汉字是书法家做为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书法课碑贴教学中,应该以此为切入点而展开教学.书法教学,以碑帖法书为教本,从形式入手,首先要进行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的讲练.所讲练的这些形式都是艺术形式.表现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笔墨技巧.尽管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但是不花功夫,不经过脑去培养书法意识,这种笔墨技巧不会到手,而信手涂鸦又不能跨进书法门槛.所以对碑帖的个性作直观性教学和临摹,以加强学生手脑之间的双向联系和发展.其次,从艺术形式的训练到审美思想的培养.书法作品是连接书法家和接受者的中介,是书法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根本.而书法作品的有机统一性又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交融.接受者往往是由书法艺术形式而把握其内在的意蕴,意蕴就凝聚渗透在艺术形式之中.在书法课中,教师得讲解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对懂得汉字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优秀的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是绝不会低于优秀的绘画的。宋朝的大文学家陆游曾说:“君复(林逋)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可见,汉字书法也是一种具有巨大的、隽永的艺术魅力的艺术。对此,书法界和文艺理论界都是公认的,似乎没有什么争议。然而,对汉字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因此,笔者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汉字的书法艺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呢?和其它艺术相比,它具有哪些特征?众所周知,书法作品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的。如果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这个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