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对人性的解放,对人的创造力的唤醒,对人的主体性的激发。教育改革,最根本最核心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情况,提出了建构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以"夫子"命名的百年名校。在这里,素质教育理念浸润着圣人孔子的思想精髓,共同淬炼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完善了学校的课程构架,提升了学校的课程能力。一、"爱众亲仁"的学校文化"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众亲仁"是孔子文化的精髓。夫子庙小学从校园环境到人文环境都彰显着博爱与和谐,"爱众亲仁"正成为夫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地颇具特色的甲骨文文化为课程资源,发掘其教育价值,与语文综合实践课有机融合,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盘活资源,以情动人滋养乡愁,以心育人三方面阐释了语文实践课程立德树人的实施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文教材与课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作为课程文化的重要载体,《美国语文》教材将六种文化结合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中,显现出独特的教材风格,构建了多元的、综合的、开放的语文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载体,如何围绕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如何依托校本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众多学校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中充分体现学校个性与优势的核心文化。文化都有土壤,结合自己学校和区域实际形成的办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学校变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自己的重心放到学校文化建设上,以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学校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文化决定了学校文化的主题,课程文化建设自然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之间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统一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立却能起到阻碍作用。通过再造学校课程的方式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让两者在动态中取得平衡,最终实现两者的共生。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课程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建设课程文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一、学校课程文化及其核心内涵学校课程文化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课程实施的客观物质条件,诸如各种教材、教学多媒体、校园、校舍等。课程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9.
于娟 《职教通讯》2015,(36):5-6
基于叶圣陶课程思想的精髓,以其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为理论依据,指导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以职业学校的不同专业为例,将地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整合为校本语文教学资源,以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抓手,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服务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整,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生命所在。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宋靖 《考试周刊》2013,(60):15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人群的生命与精神世界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当前,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就此谈谈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课程文化与生命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代课程政策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校本课程应具有的四个特征:时代性、地方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分析了目前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学校文化重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陈小玲 《教育导刊》2005,(12):27-28
一个理想中的优质学校课程,应该是有较强的基础性、能保证学生达到国家基本要求的课程,是充分体现地域化、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也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发挥学生主体性而有利于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和谐共处、互为补充,课程的个性特征颇为明显,有明晰的目标、完整的架构、生动的形态、丰富的内容、充足的资源和较强的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民族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不少误区,致使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要艰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了解课改内涵,改革教法,教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校成员、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诊断、设计、转型和生成.她是以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构的一种有利于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现就课程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谈几点肤浅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应该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是使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加强职业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就当前职校课程文化现状出发,指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一,要适应地方的实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第二,要适应学校的实际,设置校本课程就是给学校设置课程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瞿涛: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成功在于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在座的各位都是语文教师,大家都曾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和研究语文。在我看来,这些思考和研究都是有益的。但,无论哪种思考和研究,归根结底,要回到“语文是什么”这个本源的问题上。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好吗?  相似文献   

20.
依托乡土文化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存在着以课本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教师只教课本的内容,学生也只学课本内的知识,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活泼泼,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人。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提出,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不少地方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表现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待与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