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为满足以色列儿童心理成长和能力促进的实际需要,以弗厄斯坦为代表的以色列教育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并将之应用于教育实践。该理论从教授者与学习者间交互作用的视角看待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与学习,主张个体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授者在中介学习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有益的中介策略指导和训练儿童,以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改善,并推动其学习潜能的实现。该理论的实践应用包括:1)构建学习潜能评估工具,用它评价个体认知能力的改变,诊断个体的认知缺陷;2)设立工具强化程序并施之于教学中以巩固儿童已改变的认知结构。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对于在测评和教学中动态把握和促进巩固儿童的潜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需要的个体发生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个体教育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过程。研究教育需要的个体发生,不仅能够为反思实践中的教育价值实现问题提供一个视角,而且也为研究教育价值观念的个体发生奠定基础。认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教育需要个体发生的先天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调节作用和个体存在环境中的"核心他人"的教育需要及其对个体的影响是教育需要个体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个体教育需要发生的过程包括具有先天性的个体认知需要的初步展现及其不断增强、发展性障碍的出现及其看护者作为"核心他人"的教育需要的逐渐出现等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个体品德心理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规则遵从阶段和自律的实现阶段。根据品德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采用训练一教育一交往模式促成个体实现道德生成。个体通过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借助教育固着道德信念,运用交往使道德观念走向实践,实现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德性之人。  相似文献   

4.
认知诊断模型是基于测量属性对测试对象进行的分类。本文旨在将近年越来越受研究者重视的追踪研究与通常仅作横断研究的认知诊断模型结合起来,根据现有文献探讨在重复测量中对被试进行测量属性诊断的可行性,从而实现从发展的角度对追踪监测个体属性的诊断,实现对其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解释。本文结合大量研究成果,重点融合非补偿性DINA模型和补偿性DINO模型,在潜在转换分析模型(LTA)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教育来看,知的引导和教育抑制了情、意的发展.然而,从长远来看,知促进了情、意的发展.不论是培养良好的情感,还是坚定的意志力,都要建立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个性是在幼儿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只有在认知系统和非认知系统整合、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知情意的统一,从而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个体品德心理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规则遵从阶段和自律实现阶段.根据品德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采用"训练-教育-交往"模式促成个体实现道德生成.个体通过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借助教育固着道德信念,运用交往使道德观念走向实践,实现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德性之人.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认识和自我认知为主要内容的终身性意识认知过程.结合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和泰德曼的自我概念理论,可将中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发展分为三阶段、两维度.培养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的价值一方面能满足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促进个体的主体性,提高个体决策力,激发个体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并促进其自我概念与职业发展的整合,实现其职业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晓华 《考试周刊》2014,(29):67-68
数学错误信息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数学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个体在教育教学认知互动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育教学的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错误"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教师善于挖掘并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信息作为课程资源,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强调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是因为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凸显了将科学看作了解世界的方式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性。出于个体认识论的需要、科学研究的认识论特征以及科学外行与科学家在认知劳力上的区分,科学教育的目标转向受教育个体未来的社会行动,应培育学生建立对科学的信任和维护科学的认识论权威。为实现这种目标,科学教育应从理解科学的本质转向理解真实的科学实践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呈现真实的而非理想化的科学实践,采纳基于科学哲学模型和理论的实用主义进路。科学哲学对科学实践的新近研究,虽然可以提供理论基础,但应该与科学教育进行建设性对话,更加关注非科学家理解科学的模式,将哲学模型转化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需要、符合教学情境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刘影  阎卫东  付永生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5):102-104,109
通过应用认知调整技术和情绪释放技术对一名学生个体危机进行相关干预,介绍了危机干预的操作流程。着重描述了如何将个案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指标纳入整体的应激人群心理行为数据中的相关操作,意在通过建立危机事件后应激人群心理行为数据库,构建心理危机干预诊断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究竟是“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该话题一直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本文基于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轮CGS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从主观和客观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教育与代际流动及其认知偏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个体对于教育对代际流动影响的认知将产生偏差,即主观上看似“读书无用”,实则“知识改变命运”;(2)主观上,教育会通过激发个体的物质渴求,进而抑制代际向上流动;(3)客观上,教育会通过提升个体的配置能力,进而促进代际向上流动;(4)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即存在群体间的机会不均等。据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构建规则更加透明、机会更加公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氛围,缓解个体对代际流动认知向下偏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打破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多种壁垒和隐形歧视,切实保障女性和农村流动人口实现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12.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过程是人的成长的必经阶段,然而将学生推向就业并不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职业教育对职校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型教育,需要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企业和个人负责的"企业人".注重对职校生个体的"自我建构",进行自我认知及在此基础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积极的就业,促进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利敏  秦璐  闫春更  周青 《化学教学》2023,(6):14-19+51
基于DINA认知诊断模型,对高中生“化学键”概念群的学习进行认知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绘制出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路径图,形成了学生个体诊断报告,详细展现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的认知水平与障碍点。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诊断评估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而现有认知诊断评估方法存在认知模型构建效率低、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同时认知测量模型也因缺乏语义化的认知模型而导致精度不高。对此,文章提出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智能化认知诊断评估(ICDA-SKG)方法,内容包含学科知识图谱和认知测量模型两个部分,其实现涉及学科知识点抽取、知识点语义关系识别、特征矩阵计算、认知状态评估四大关键技术。之后,文章采用算法模型对比实验、实际应用对比实验,分别对表征认知模型的学科知识图谱和融入学科知识图谱的认知测量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ICDA-SKG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认知诊断评估提供新思路,并为教育评价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梁辰 《江苏高教》2024,(3):85-90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潮流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手段与方式。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成果与电子技术及智能化的兴起,叠加催生了自适应学习技术。如同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的兴起所带来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拓展,自适应学习系统正在并将进一步掀起教育领域的变革。在自适应学习场景下,高校教师在学生个体认知成长的伴行过程中,他们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学生个体深度认知提升的引导者,他们更应当是智能化时代教育革新的实践探索者与人类文明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7.
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常 ,人们把德育过程中道德认知的协调性当作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工作目的 ,这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德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合乎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预期的道德品质。但是 ,德育过程中的认知不协调是更常见、更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所谓道德认知不协调 ,是指个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 ,新的道德认知对象对个体教育道德认知结构或认知方式形成矛盾性影响 ,从而产生个体道德认知的困惑、迷惘。严格的说 ,每个社会生活的个体 ,只要遭遇具有道德判断的事件 ,就会对其道德认知或道德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影响无外…  相似文献   

18.
个体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其行为对社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力量。教育使个体秉承了一种自我塑造的基本权利,是人们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使培养个体行为秩序化成为可能。教育目的的实现依凭于教育秩序的建构,而在当前我国教育失序的状态之下,教育培养维护的基点——个体行为,处于一种无秩序约束的"自由"状态。因此,应该以制度建设为契机整合与建构教育秩序,培植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认知框架和行为规则,推动个体行为秩序化的形成,进而营造出秩序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通过多种方式促使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标志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科学的心理内化规律进行,通过多种有效方式真正促进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四个方面的内化,并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个体心理结构的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按一定的知识和价值标准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然而,当社会的客观性标准转化为主观性的活动时,教育就进入了个体心理的深层。就具体的教育过程而言,它乃是教育信息与个体心理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实践表明,在教育情境中,个体的认知方式、人格特征均影响其接受、转化教育信息的方式、速度、定势、意向等。富有成效的教育往往是在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对个体心理结构科学调整、适应的结果。本文拟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在讨论教育与个体心理结构的调适关系之前,首先应明晰心理结构的内涵与功能。我们认为,从功能角度可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认知与人格两个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