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 《科教文汇》2008,(35):245-246
余华的小说《活着》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福贵饱经苦难的一生,余华对福贵的受难根源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使读者在阅读当中看到了自己,在福贵的受难中激发读者对自我的联想,对自身以及所处的外部世界进行反思;面对苦难,读者从福贵身上看到了忍耐力量的强大,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王春 《科教文汇》2009,(28):254-254,278
小说借主人公福贵之口,讲述了中国农民所经历的无尽的苦难,描写了他们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但是余华在小说中的叙述方法却不同于他的早期作品。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对于血腥和暴力的叙述冷酷无情,对于残暴的刻画细致入微,极度渲染。《活着》却不同,虽然以不断的“死亡”反讽“活着”,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但由于作者叙述策略的改变,叙述语言从极度冷酷变为平静,叙述角度从第三者的冷眼旁观变为第一人称的忧伤和温和,使得这部小说沉郁、悲痛而坚定。  相似文献   

3.
《活着》是余华先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了作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解读,更加深刻地解读作品所反映出的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李涛 《科教文汇》2012,(4):67-68
昆德拉和余华是两位可以进行对话交流的作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活着》这两部小说都在探寻存在的本质,关怀人的生存价值,思考人生的悖谬、苦难和悲剧性.两部小说提出了一些尘世中让人颇感迷惑的命题,人的存在的矛盾状况和生命的荒诞和宿命是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其中“轻与重”的关系、生命之轻、现实的无可选择性和人对苦难的承受力等成为两位作家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姚瑶 《科教文汇》2012,(28):70-70
余华在《活着》里通过一次又一次对死亡的描述,突出了“活着”的艰难,也表达出了他对“活着”的理解。本文通过品读《活着》,试图探析余华创作从“先锋”走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对于悲剧美学,鲁迅称之为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将原本美好的事物打碎,让人在其破碎过程中,欣赏到另外一种美。用现代网络用语就是"虐",痛并且快乐着,这是现代人对悲剧美学作品阅读的感受。余华的《活着》,将一系列生死经历都安放在了"福贵"这一角色之上,使其一生浸透了"悲",其迎合了现代人阅读心理,正因此使得人们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使其能够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便是《活着》最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死亡,对于人生而言,既普通又异乎平常。它标志着生命的终结,是对生命的最大的否定;然而,也正是有了死亡的终结,才标示了生命的完整,只有死亡才能为人生这一长句划上句号。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对我们说,正是死亡这一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任何人也都无法避免的“终结”,迫使我们把目光落到自己身上,更好地筹划自己的生存。伴随着死亡“活着”“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但是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不死。”余华的小说《活着》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坚忍“活着”的生存状态,尽管历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8.
姬玉 《科教文汇》2009,(21):246-246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的转型。本文通过对先锋文学转型必然性和余华《活着》的解读,比较余华的现实写作和以往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对余华转型探索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余华的转型标志着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作家走出西方的影响,在先锋文学本土化的探索之路上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的转型。本文通过对先锋文学转型必然性和余华《活着》的解读,比较余华的现实写作和以往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对余华转型探索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余华的转型标志着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作家走出西方的影响,在先锋文学本土化的探索之路上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0.
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命运相连,只有将自己的事业同祖国发展相融,生命之光才会璀灿夺目,熠熠闪光;事业之树才会根深叶茂,四季长青。苏笑海先生和他的绿世界公司的创业史、发展史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这一人生哲理。 追求环保 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1.
金广海 《科教文汇》2009,(10):233-233
祥林嫂是一位悲剧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苦难,这些苦难大致可归为天灾与人祸两个方面,天灾是指意外灾祸,人祸是人为苦难。在小说中,天灾与人祸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祥林嫂遭遇了天灾,才导致人祸发生,这种不正常的因果关系更加重了祥林嫂的悲剧性,也赋予了作品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木乃伊无声地穿越时间,为我们讲述着古代埃及人的阴谋与爱情、生活与命运。  相似文献   

13.
木乃伊无声地穿越时间,为我们讲述着古代埃及人的阴谋与爱情、生活与命运。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一切伟大而不凡的人,都拥有一颗耐住苦难、坚韧不拔的心。——题记梅花之所以赢得"傲雪欺霜,不屈不挠"的评价,因为它耐住了冰雪的苦难;菊花之所以赢得"不曾吹落北风中"的赞许,因为它耐住了寒冬的苦难;竹子之所以赢得"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褒扬,因为它耐住了风雨的苦难。只有耐住苦难,才能享受甘甜。世界著名油画家吴炫三的爱徒谢坤山,13岁时因为一场变故而变成了单眼单腿的残疾人,由于没有绘画功底,第一次拜师时遭到了吴炫三的拒绝。他咬咬牙,坚持带着假肢去听吴炫三的公开课,并在展厅旁用嘴  相似文献   

15.
《平凡的世界》是高中必读的文学作品,路遥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他笔下的世界以及文学形象也尽是悲情的,但路遥的悲情中却又总是隐隐有一股不服输的力量,它显得悲情但不伤情,它在与现实做抗争,又好像在与现实妥协。《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我们在书中看到了这个苦难的平凡世界,也看到了这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人们,本文将阐述我眼中的《平凡的世界》,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晴 《世界发明》2006,(3):46-50
DV是比“电玩”更富有创造力的游戏.因为它在乐趣中创造价值;它也是比自来水笔更有魅力的写作工具.因为它呈现了我们这个世界丰富灿烂的光影与色彩。它能够记录我们生命历程中悲欢离合的命运流转.也能够呈现出我们曾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幻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复杂的叙事策略讲述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体现了黑人女性在白人文化的强势作用下生命的扭曲,黑人在变异环境下的同化或顺应,以自己独特方式寻找自我等等。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就是教育[1]。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我们不停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充分激发儿童主动性、更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课程的内容,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课程实施的方法,从儿童的生活中发现课程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及其人生道路,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非凡经历。2.语文教学内涵:文本教学中,让学生有阅读目的的学习,引领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海伦·凯勒成为命运强者的原因。3.生活延伸: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与意志,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以往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过程中构建的,世界历史不是由某种外在力量推进的,而是由现实的人的活动与相互交往推动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消除现存社会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旨趣在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世界历史运动与人的解放是统一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