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是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政策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确保职普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依然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地方实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近年来职普比例变化为例,不同省份中职招生占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各省会城市职普比例城际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不同区域职普比例变化也呈现出结构性差异。职普比例的区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普及高中教育政策安排及对中职教育的社会认知等因素有关。为落实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新时期职普比例政策的落实需要推进坚持国家主导、重心下移至城市、改变统计口径、拓宽中职学生上升通道等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热点与重要的当下关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概览这一比例的全球水平及对其影响的要素逻辑,可以启发本土实践。全球中等职业学生比例约为22%,这一比例的区域与国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各国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共性与差异性图景,反映出影响这一比例的要素逻辑。经济与文化要素构建了影响该比例的宏观框架,二者互为前提。文化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限定与经济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加以缓解,资源要素对经济、文化、制度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起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可基于对地方经济结构需求与民众诉求的调查,划定适切比例,并辅以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推进其落实。  相似文献   

3.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大职业教育观"转变,从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观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宗旨观转变,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观"向"市场观"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沟通入手,分析职普教育沟通的理论基础,在分析德、日、美三国职普沟通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发达国家职普沟通经验对我国职普教育改革的启示,以促进我国现代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红卫 《职教论坛》2012,(27):14-19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相似文献   

6.
<正>《南方周末》刊文报道,瑞士仅有820万人口,人均GDP却超过8万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的职业教育十分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国家,只是到近代,学徒制才转身为企业、高校、社会各界协作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瑞士,15岁的年轻人在初中毕业后,75%的人会选择上职业学校,因为"接受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拿高薪水、受人尊重",而且"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自由切换"。据瑞士国家教育、科研与创新秘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为给社会提供充足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近年来西部地区职普比逐年下降,"三州"地区职普比与其所在省份的差距明显,而发展中职教育提高其规模比例对"三州"地区脱贫与巩固脱贫成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影响"三州"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提升的阻力主要有:办学主体层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中职学校的管理、家长的成才观、地方政府迁就民众对普通高中的诉求等。因此,"三州"地区应将中职学校办学主体提升为"以州为主,省级统筹";启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三区三州"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大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效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职普比。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策一直强调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适比例,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当前,我国正走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的呼声。在笔者看来,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注重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此同时,应当深化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一改旧法中“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的表述,取而代之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从“职普分流”到“职普融通”,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合理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建议从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探索综合高中建设、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与“1+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方面构建贯穿各学段的职普融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轨道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自身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招生难,高等教育就业难,毕业生的生存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对应用型本科的需求成为发展重点.应对上述挑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必然之路.但促使其沟通融合并非易事,需在政策层面建立联动的责任机制,在对外宣传方面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沟通机制.具体操作方面,需立足于课程实施,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课程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数据共享平台,为未来的各项工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流问题已成为中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主要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政策给予一个明晰的界定,并选取成功案例——新加坡的职普分流政策,作为比较对象,探索两者的异同,提出后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梳理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职业教育“普职融通”的政策变迁,将我国“普职融通”推进工作分为前渗透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分析发现,我国存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待明晰、“普职融通”模式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横向融通深度不足、纵向贯通遇到滞碍等问题。反思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系统提出“普职融通”未来的发展建议: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实现“普职融通”系统发展;促进中层的模式创新,实现“普职融通”多元发展;推进基层学校的课程改革,实现“普职融通”精准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外谋求职普等值的理论指导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终身教育理论以及丰富与发展了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在谋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及吸引力。本介绍了一些国家在谋求职普等值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旨在对如何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职普比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围绕职普比大体相当的争论其背后隐含的是企业、社会、国家对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两者目前并不能很好地平衡.对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执行能否找到一个底线值,从降低中职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出发,是可以从学生、家长这端做些工作的,如果能找到学生、家长从心理接受职普比大体相对执行比例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如大多数(三分之二及以上)人都能接受的一个比例值,则以此为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执行的底线值是可行的.提升职普比从源头上来讲就是要提升学生、家长对中职的升学需求,这可以从初三学生对中职的升学意愿出发,提高其中职升学意愿,并采取各种政策激励措施确保稳固这种升学意愿,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中职招生数,通过提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工资待遇,使中职毕业生更好找工作,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及实训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措施,以吸引更多初中生升中职从而提升职普比.本研究以"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及15428名家长的调查为基础,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以期对贫困地区及全国的职教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17.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职普融通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构建的现状,其基本经验包括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协同队伍、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健全融通育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当前,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以职业形态课程为抓手,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流动教学、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与普教形成资源共享;完善职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职普融合活动;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构建人培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就是从过去作为层次的职业教育,向作为类型的职业教育转变,也就是职业教育从原有的教育大体系分离出来,成为与整个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独立体系。但从长远来看,构建作为类型的、与普通教育完全分离的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并不是一种适当的选择。要从深层次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路才是一种重要选择。因此,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是“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真正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一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重要一环;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从深层次破解和纠正歧视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建立“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构建与普通教育既相对分离,但并行不悖、相互融通,又层类交错、有机统一的现代职业高等教育体系框架是建设高质量职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步入较为成熟的轨道,但与国外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沟通的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进一步完善的措施主要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结构;完善学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2017年招生工作方案,从今年起,河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将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试点启动中职学校、优质高中联合办学,遴选一批有条件的中职学校与当地优质普通高中联合举办综合高中试点班,实行职普融通,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此则新闻发出后,许多网媒争相转载。从改革探索的角度看,河南省教育厅能够在政策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