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06,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新敏 《科研管理》2011,32(3):15-22
摘要:鉴于企业网络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日益深远,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网络与利用性学习及探索性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基于创新视角,首先分析了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平衡模式,并对网络环境下两类组织学习分别作为前因、结果和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最后讨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筠  高霞  张敏 《软科学》2016,(5):59-63
研究知识型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创新绩效的驱动。结果表明: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均对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探索性创新虽没有利用性创新程度高,但未落入利用性创新的"成功陷阱",而且双元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强;聚类分析结果发现,67.60%的样本企业在双元平衡与双元组合方面有较好的实践且创新绩效高;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仍持谨慎态度,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双元创新先动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是组织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这两种学习的研究已成为组织研究中一个新的范式。通过对组织学习文献的系统梳理,着重对国外有关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的主要平衡理论(途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从中找出平衡学习的本质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探索性学习、挖掘性学习和创新绩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朝晖 《科学学研究》2008,26(4):860-867
 本研究基于March提出的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及其平衡理论,提出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两类学习的协同及其它们对创新绩效的共同促进作用,并进而分析了环境动荡性在其中的调控效应。最后,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构建层级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创新战略与知识结构的匹配性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两个维度将知识结构分为四种类型:高元素高架构、高元素低架构、低元素高架构和低元素低架构。通过SPSS18.0和AMOS18.0对400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知识结构与创新战略匹配度与组织创新绩效正相关。高元素低架构型知识结构下采用利用性创新战略、低元素高架构型知识结构下采用探索性创新战略,均能获得较好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东岗 《科学与管理》2011,31(3):27-34
中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成为全球外资流入和流出的大国,出于解决市场需求矛盾、增加战略资产的控制、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我国企业将在未来全面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层次的异质性、能力的多样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国际经营环境的多变性等客观现实的存在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适应力,探讨从制度设计角度针对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供给以帮助企业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将成为参与国际化经营活动相关主体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战略柔性对产品创新能力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将其细分为战略可调性和组织可调性,以浙江省54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战略可调性在内外组织情境(环境动态性、组织可调性)的调节下对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战略可调性正向促进产品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对这二者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组织可调性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拓展了自组织理论和适合度景观理论在产品创新领域的应用,丰富了架构能力对企业产品创新作用的研究;第二,整合内外部权变理论,识别了战略可调性和产品创新能力关系的内外部边界条件,发现产品创新所需的战略层能力基础具有情境性。  相似文献   

9.
林筠  郭敏 《科研管理》2016,37(6):65-73
知识流反映了知识的动态性,通常采用人才交流、无形资产、研发联盟来测量。以262家企业数据为样本,探讨知识流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引入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作为知识转化的中介,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概念模型,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中介效应、验证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中"研发联盟"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作用最强,其次是"人才交流","无形资产"的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在知识流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研发联盟"与"人才交流"通过探索性学习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该研究有助于企业结合实际选择知识流,在重视研发联盟与人才交流的同时谨慎购买专利与技术,并保持探索性学习的持续性,使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提高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端旭  薛会娟 《科研管理》2013,34(6):106-11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团队成员的学习为中介变量,从学习的视角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33个实际运行的工作团队,共244名成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两轮数据验证了团队成员学习的两个维度: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然后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分析了上下级配对数据,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效应;利用性学习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探索性学习对两者的关系并未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泗薪  薛求知  都业富 《科研管理》2004,25(5):86-89,51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提出国际化双向路径的新概念,并结合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得出:由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发展是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途径。然后以国际化双向路径为基构建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模式,研究全球学习战略的协同与整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26个成功联盟案例进行逐步聚焦分析,探讨跨国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与认知合法性获取关系,揭示获取机制。研究显示,联盟对外围关键利益相关人产生示范作用;联盟中的组织学习对联盟伙伴和外围关键利益相关人产生同构效应;技术学习通过产品质量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联盟伙伴的认知。本研究将推动对跨国联盟中的认知合法性获取机制认识,对我国企业通过联盟克服国际化中的认知障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劲  童亮  戴凌燕 《科学学研究》2003,21(4):391-395
R&D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调查研究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组织模式现状 ,并对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组织模式演化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26个成功联盟案例进行逐步聚焦分析,探讨跨国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与认知合法性获取关系,揭示获取机制。研究显示,联盟对外围关键利益相关人产生示范作用;联盟中的组织学习对联盟伙伴和外围关键利益相关人产生同构效应;技术学习通过产品质量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联盟伙伴的认知。本研究将推动对跨国联盟中的认知合法性获取机制认识,对我国企业通过联盟克服国际化中的认知障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勉  张德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77-182
近二十多年来,管理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章主要从个体层面对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机制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揭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致性对组织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一直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双元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以市场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致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致性对组织短期与长期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且对短期绩效的影响作用大于长期绩效;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能力均对组织长期绩效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市场环境对组织短期与长期绩效影响均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唐春 《科学学研究》2010,28(4):523-529
进入21世纪,PCT制度、PLT制度等国际化专利制度迅速发展,倘若未来若干国际化制度新方案实现,专利制度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各国专利国际竞争力将产生更深刻影响。专利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取得、利用专利垄断的能力和对抗他国专利垄断的能力。评价专利国际竞争力受到的影响,可以从授权竞争能力、垄断竞争能力和基本竞争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刘凤朝  马逸群 《科研管理》2015,36(10):11-18
本文以华为、三星为样本,基于USPTO专利数据中的专利权人与专利发明人信息提出两个研发国际化指标,并利用该指标从组织模式和空间-领域分布模式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公司研发国际化模式的演化。结果表明:(1)三星采用"以组织或人员为纽带的研发能力提升"模式,华为采用"以资金为纽带的技术获取"模式,两企业都朝着"技术获取和研发能力提升两者并重"的模式发展。(2)在空间分布上,三星实现了研发合作与市场进入的统一,华为的研发合作与市场则存在空间错位;在领域分布上,三星的国际研发涵盖ICT的所有子领域,华为则主要集中在电信、计算机及办公用品两个子领域。在此基础上,阐明本研究对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和策略选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纪晓丽  周兴驰 《软科学》2012,26(11):99-104
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问题总结为四种重要的基本契合模式,并通过对高新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结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高新企业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结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和企业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后两者的关系有加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