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很多行业企业都借力互联网实现创新发展,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中笔者以互联网思维为切入点,为读者呈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用户思维、跨界思维、整合思维、服务思维、交互思维、数据思维等几大思维对其工作的影响以及其应用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网公司对基建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基建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电网基建工作数据开展分析,从电网基建工程进度协同管理问题着手,从模式、案例、指标、数据四方面提出了应用互联网+思维对电网基建工程进行管理的思路,从而提升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围绕"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以及行动计划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图书馆作为各个高校对外的一张名片,其在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及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国家战略部署,利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新的高校图书馆生态链,由数字化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OER运动的课程资源建设作为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并且符合互联网精神的一项事业,就应该根据互联网思维去进行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中可以、而且应该运用的互联网思维有用户思维、创新思维和数据思维三大思维,这三大思维在宏观和微观上,对课程资源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尤为重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逐渐出现并成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本文主要对高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推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对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应用也转换了新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即"开网店卖商品"的认知,而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升级,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常态,它向更为宽泛的业务平台发展和延伸,并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之下,成为了驱动农业、制造业、生产服务业重大转型和升级的驱动力和强大支撑,并形成了电子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教育的"大电商"思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媒体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商业运作与个体生活高度融合的时代符号。本文通过介绍互联网思维在商业营销运作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本身所内含的向其他领域渗透的未来潜力,阐述了互联网思维在当今条件下富有的内涵、特征以及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要按照互联网思维,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成年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智能化的教育服务.首先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理念,其次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来丰富教学形式,最后要拓展教育功能,将知识网络和社交网络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终身学习所需的教、学、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功能."互联网+教育"通过教育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最终促进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改进,教育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开始向纵深化、智慧化、集成化、共享化模式转变,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探讨了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构建智慧校园体系,并建议在实践应用全程贯彻"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以及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智慧校园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实现智慧校园的真正智能化,逐步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许多新兴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便是其中之一。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行业的风险以及市场的挑战,这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并且会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并注重采取有效措施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防范。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