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深入剖析创新驱动对国内若干主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影响,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有利于珠三角自创区发展模式和路径,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  相似文献   

4.
研发投入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2019—2022年鄱阳湖自创区营业收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等指标,对比分析鄱阳湖自创区与江西省内高新区,以及中部地区自创区的研发投入指标,剖析了鄱阳湖自创区研发投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 Da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以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框架,对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并不均衡,区域创新中心的"灯影效应"及区位锁定效应明显,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的空间集聚阻碍了湖北省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激发区域知识创造活动的潜力,增强区域知识获取水平,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优化科技政策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区域作为当前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各地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区域自主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的创新现状和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制造业27个门类数据进行竞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莞与广州、深圳主要表现为强互补合作关系与强竞争关系互为转换,与佛山、中山、惠州、珠海、江门、肇庆有等6个城市则主要表现为稳定型的关系,且竞合关系演进的两极分化态势较为明显。因此,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东莞应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加强东莞与珠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合作,实现东莞经济持续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WEF的评价体系,我国目前尚未充分满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条件。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某些区域或某些区域内的特殊经济体可以率先具备实施创新驱动的条件,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带动关联区域的跨越式发展。这就为我国在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本文在上述思想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科技资源匮乏”与“创新驱动”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回答了科技资源匮乏地区能否实施创新驱动,为什么要在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实施创新驱动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创新驱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等7项关键性因素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非递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企业、政府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参照知识竞争力指数及STI指标体系,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创新型城市构建进程中,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性,结论认为,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开放创新驱动、“两型”示范驱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以及综合创新驱动等六类典型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了以创新能力及创新水平为主要动力的驱动发展阶段,国家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再增长。服务业作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力,其可持续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非常关键,服务创新在其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就当下物流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创新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并构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对创新驱动战略下物流服务业创新运作模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赋予了科技社团新的使命和任务,对科技社团在推动地方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关系密切,随着近年来两岸关系的解冻和缓和,两岸科技社团在科技人员互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社团合作、服务企业创新等方面建立了较好的协同发展基础,但仍然存在合作缺乏深度、交流领域有所局限、作用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两岸科技社团的协同发展,通过平台协同、资金协同、人才协同、知识协同、技术协同等协同方式,经由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协同路径,充分调动两岸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福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光伏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微观视角对创新驱动光伏产业升级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GVC思路把创新驱动形式分为上游驱动、中游驱动和下游驱动,针对创新驱动三阶段如何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依据上述原理,结合光伏产业的实际情况,从价值链升级的层面提出创新驱动光伏产业升级的实现途径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围绕当前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机制,从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从业人员和RD内部经费等影响高新区发展的机制角度,对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创新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升高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返乡创业人员普遍面临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等瓶颈问题,推进创客创新驱动新农人创业成为一条重要路径。基于多案例信息挖掘,分析了创客创新驱动新农人创业机制,提出驱动发展的平台模式、联盟模式、基地模式与孵化模式,并比较分析了驱动发展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城乡创新创业发展的队伍专业化、路径合理化、服务生态化建议,对推动城市创客创新成果聚焦实体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村农业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才已成为引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本研究以江西省为对象,分析其在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现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此,结合江西省在科技、经济、人才和产业等方面的现状与特色,探索归纳出制度赋权机制、组织赋形机制、技术赋能机制和经济禀赋机制四种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为江西省及其他欠发达地区实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科学选取评价指标;利用大量研究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研考证,构建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评价模型;评价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区内6个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关联起了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与实现机制。本研究提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架构和四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市场驱动型、社会动员型和组织自治型;进而将逻辑思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在每种模式下分别提出4条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5条促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本文在探索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与机制上作出了贡献,对区域建立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组织体系、完善相关机制、开发优化策略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梳理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并探索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框架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推进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营造良好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我国科技期刊创新驱动动力机制。【方法】 运用创新理论,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创新发展面临的动力机制困境,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 从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创新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及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构建科技期刊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和动力系统,揭示科技期刊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和规律。【结论】 科技期刊应加快体制、机制变革,破除创新障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