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在概括叙述范缜《神灭论》思想的基础上,对范缜《神灭论》思想的产生原因,传播和影响,发生作用等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 《神灭论》,是六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缜所著。这篇不朽的名作,是向中世纪封建神权统治者发出的一纸宣战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极其光辉的位置。笔者现就《神灭论》中的唯物观试作探讨,略陈浅见,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程昌远 《历史学习》2003,(10):23-23
《神灭论》是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的名作,堪称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全文以自设宾主的问答形式,论述了人死后,灵魂将随之消灭,不会单独存在,不会变鬼,也不会转世投胎的观点,从而有力地批驳了佛教所宣扬的人死后,灵魂将继续存在,并转生来世的因果报应谬论。具体说来,《神灭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正确地指出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范缜实际上提出了三层意思:一是物质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即“神者形也,形者神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二者“名殊而体一也”。二是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精神离开…  相似文献   

4.
这篇论文中所用的“神”字,既指“精神”,也指“灵魂”。当时主张“神不灭”的人,认为使人产生精神作用的是灵魂,灵魂可以附在人的身体上,人死后,灵魂又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但不会消灭。范缜的《神灭论》就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这种“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展开斗争的。译作“灵魂”不太妥当,译作“精神”也和今天我们常用的精神的含义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范缜     
范缜(公元150--515年),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沁阳)人,他生活于南朝齐、梁时代,这时期由于南北朝的对峙,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异常尖锐,战争连绵不断,农民群众在重重的压迫和剥削下过着悲惨的  相似文献   

6.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氏为帝尧裔孙刘累之后,缜之祖最早为晋范晷。缜籍贯应是顺阳。他幼时从学刘Xian,后曾使魏和亲,历任宁蛮主薄,尚书殿中郎,宜都,晋安太守,国子博士等职,他反对崇佛,虽遭众人攻击,终不屈服。  相似文献   

7.
范缜善辩     
子良笃好释氏,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道俗之盛,江左未有。或亲为众僧赋事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体。  相似文献   

8.
关于范缜的籍贯问题,历史上说法不一,有说南乡舞阴者,也有说顺阳者.事实上前非后是.因为1.属史载地名讹误,南乡舞阴当是阴县之误;2.西晋末年,北方士族纷纷避乱江东,顺阳范氏也不例外,而范氏移至战乱之地舞阴一说不能成立;3.史书所谓范泰为"顺阳山阴"人,而范缜为"南乡舞阴人",实与范晔案有关,范氏宗族为避讳之而有意改动原籍以致后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阳(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人。一曰顺阳(今河南省浙川县南)人。他约生于公元450年(宋元帝元嘉二十七年)。约卒于公元515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是南朝齐、梁时期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一、范缜祖系范缜之祖可知者,最早为晋范晷。范晷字彦长,南阳顺阳入。少游清河(河北清河县),遂徙家侨居。范晷曾历官河内郡丞、侍御史、上谷太守、冯诩太守、凉、雍二州刺史。元康中(291—299年)加左将军。卒于官。再向上溯,只有春秋范蠡祖籍在浙川。《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引《正义》曰:“《会稽典录》云:…  相似文献   

10.
11.
赵运喜 《天中学刊》2003,18(6):102-104
范缜在政治上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佛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南朝,始终坚持反对腐朽的门阀士族削度,坚持反佛斗争,充分表现了一个无神论者的顽强斗争精神,是一个杰出的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12.
【注释】①缜:范缜(zhěn)。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瓛(huán):南朝人,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屩(juē):草鞋。【思考与练习】  相似文献   

13.
子良①笃好释氏②,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道俗③之盛,江左未有.或亲为众僧赋事行水④,世顾以为失宰相体. 范缜⑤盛称无佛.子良日:"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日:"人如花树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已成为我国指导科学的时候,人们还曾记得,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令天堂神佛震慑的“克星”——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坚强的无神论者——范缜!他,就是我们地区泌阳县人。佛教猖獗的时代范缜所处的南北朝时代是一个佛教盛行猖獗的时代,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给了封建豪强地主以沉重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  相似文献   

15.
《张氏手记》是七十多年前的民间抄本.虽非正式典籍,但由于是亲历亲闻的安录,内容丰富,记述确实,对潮汕,对全国研究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侨务、军事、外事以及天文气象、民情风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证价值。其中有一些还属第一次发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浅谈滕固及其《唐宋绘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固作为近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他的《唐宋绘画史》在艺术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方法论上讲,滕固虽然深受西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将风格分析作为主要手段,并辅之以图像和文化史的叙述,但在实践中又不完全拘泥于此,尤其是在其后期的研究中,亲身投入考古调查,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甘藷疏序》的作者徐光启,是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期(明万历、崇祯年间)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之一。他处于内忧外患日剧的明季末世,虽“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但“志不得展”,“不能有所建白”,接连三次遭贬。因此,他“移病归”,潜心译著,把后半生的精力完全贡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总结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46):46-47
《发生认识论》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作,著作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认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本文通过对其认知阶段论、建构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论三个部分的阐述,提出这三大核心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制台见洋人》节选自李宝嘉所著《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李宝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江苏武进人.少年时期,他曾考取第一名秀才,但始终没有考中举人.他写小说成名后,曾被人荐举,认为他适合当时“经济特科”的资格.“经济特科”属于科举考试临  相似文献   

20.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海外交通事业的空前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郑和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七次率领庞大的舰队,从福建出海,经南海、印度洋、红海,至非洲东海岸。他们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万顷海洋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沧溟十万余里”,友访了亚非“三十余国”,并与它们建立了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