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免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著者乃在是时则有意为小说”。唐人传奇所以能成为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鲁迅先生认为主要是作者的“有意为”,这种“有意为”的主要特征,鲁迅先生在同一书中提出“大归则究在文采与  相似文献   

2.
唐代传奇小说是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中一颗色彩瑰丽,光华熠的明珠,它继往开来,为后来的短篇小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谈到它:“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不尚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丽,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有意为小说。……大率篇幅曼  相似文献   

3.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是因为它“作意好奇”,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唐代小说秉承魏晋六朝小说“志怪”的特点,常写一些神鬼怪异的故事,但这些妖怪却又具有人的气质和性格,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中唐时期作家沈既济的《任氏传》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文苑上,可与诗歌并举的是被鲁迅称之为“所成就乃特异”(《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文》)的传奇小说。传奇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对后世小说和戏剧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柳毅传》就是其中为人所熟知、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之名 ,论者多以为由晚唐裴钅刑《传奇》而来。事实上 ,最先使用“传奇”之名者 ,应为中唐元稹。在整个唐代 ,“传奇”尚是指称具体作品的专名 ,不是唐人文言短篇小说的概称。用“传奇”作为小说体裁 ,始见于南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序》。用“传奇”概称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始见于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写韵轩记》。其后 ,经元代陶宗仪、明朝臧懋循、胡应鳞等人的敷演挥发 ,“传奇”之名乃大行于世。 2 0世纪 2 0年代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论者每訾其卑下 ,贬之曰‘传奇’。”从此 ,“传奇”作为小说体裁的类名即成定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典小说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孕育,到了唐代,犹如春风催绿,千蕾齐绽,一时间,作者似璀灿群星,佳作如竞艳繁花。我国小说史上这一空前繁荣的盛况,至今令人击节赞叹。古人称“唐人小说……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容斋随笔》)。鲁迅先生赞美唐传奇成就“特异”,是并不过誉的。  相似文献   

7.
“传奇”考     
“传奇”一词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文体术语,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方式,发生在唐代,然于宋元时期蘖生文体意义,隐晦于明清两代,而真正确立则在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创建时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其肇始。“传奇”作为小说文体概念,是指由唐代新兴、宋以来绵延不绝的“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的文言短篇小说这一文体。这既可以将“传奇”与“志怪”的笔记体相区分,也可将“传奇”与“传记”、“古文”相区分,从而使这一小说文体脉络分明。  相似文献   

8.
明代大文豪胡应麟在《少宝山房笔丛》中谈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问题,他指出:“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文中多传录之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更明确的见解,他曾作过一段著名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虽尚不离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这些观点都在说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到了唐朝才开始显示“尽幻设语”“作意好奇”,才因“演进之迹甚明”而进入中国小说创作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此而言,是否意味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型问题已经真正解决?事实上,唐之前,尤其在六朝时期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以今人欣赏目光去看亦不能否认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杜阳杂编》,唐代小说集。唐苏鹗撰。记载唐朝故实,以及杂技、珍宝、奇物的种种传闻。有学者认为《拾遗记》在志怪小说中以铺陈缛艳著称,形成了一种风格类型。本书是唐代继承《拾遗记》而成就较高的一种。美国学者谢弗认为此书是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和外交现实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曾作为科考制度“敲门砖”的唐传奇,是唐代小说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不能简单地将唐传奇和唐代小说等同起来。事实上,唐代小说还应包括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等,必须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严格区分。唐代小说之所以能在诗坛成就已灿烂夺目的盛唐、中唐时期逐步发展、繁荣,与诗歌并称“绝代之奇”,其原因除了人们通常提及的经济、政治、科考制度及其他文学样式的推动外,还有一些被论者所忽略的因素,如文人思想开放、敢于揭露时弊,唐代小说作家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大大高于前人,诗歌表现现实生活的局限性等。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看,唐代传奇小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传奇小说是一种高雅文学,是唐诗的姊妹文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这"变"即是"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这个"有意为小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传奇在有唐一代形成了庞大的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创作群体;二是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独特的小说美学理论;三是从文体上说,唐传奇吸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身的完美文言小说文体。唐传奇实是唐人于诗歌之外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小说这个名称,古已有之;名称虽然旧有,但是古今异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最早的小说一词,取义于“琐屑之言”,也就是琐细的言谈,不必自具首尾。到汉代,把寓言、异记作为小说,这才和后来的小说近似。但是它的不被看重,仍是长时期来一以贯之的。《汉书·艺文志》因袭孔儒的“君子弗为”观点,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中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小说史略》各修订本中,鲁迅对唐代小说的认识经历了“唐传奇体记传”、“唐传奇体记传”与“唐之传奇文”杂糅、“唐之传奇文”文类定名等三种变化情形,是对传统学术与西方文艺理论、史志目录思维与建构小说史体系之目的意图双重把握的不同认识阶段的表现。而前两种认识情形并不具备文体分类意义。后一种认识虽具备文体分类意义,却是在极力推崇西方文艺理论且试图消除传统学术之情况下形成的,存有以材料套框架、以理论隶文献等缺陷,非根植于唐人小说之实情。  相似文献   

14.
汪卷 《文教资料》2006,(3):46-47
一、沈亚之传奇简述沈亚之,两《唐书》无传,据《唐才子传校笺》记载,字下贤,吴兴人。“元和十年登进士第。”(阙名《沈下贤文集序》)沈亚之以文词得名,常游韩愈之门,今存有集十二卷,曰《沈下贤文集》。他的作品有诗歌、散文、传奇小说,其诗有“沈下贤体”之称,他的传奇风格奇崛,行文中插入大量诗歌,可以说是传奇小说中的“沈下贤体”。有着诗人和传奇作家双重身份的沈亚之,在他的传奇作品里,充分体现出了他作为诗人的天分和才学,被后代学者看作唐代小说家中诗意识最强,诗境小说作得最好的唐代作家。二、沈亚之传奇的诗化的表现1.传奇小说里…  相似文献   

15.
唐代薛用弱的小说专集《集异记》,被后人誉为唐代“小说之表表者”。其中不少名篇多为后人常引用。鲁迅、郑振铎等人也曾对此书加以考订。但对此书的研究论文尚属少见。文章就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些阐述,也涉及一些主要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柳毅传》和《促织》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两篇文言小说。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当我们将较多的目光投向这两篇课文离奇、曲折甚至荒诞的故事情节时,不应忽略了这种离奇背后的现实性。一首先要关注两篇小说在题材和主题上的社会现实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唐传奇虽然源于六朝小说,但不同于后者的“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而是折射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具有某种程度的现实意义。作为唐传奇代表作之一的《柳毅传》,虽然在故事的建构上极尽离奇幻想之能…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词话》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部颇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使长篇小说从神化幻魔、英雄传奇、历史演义中解脱出来,直面现实人生,拓宽了文学现实主义的道路。词话脱胎于说唱文学,又不局限于此,它开现代意义小说之先河,成为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先导,其意义不可抵估。小说虽“间杂猥词”(鲁迅),少年不宜,然其在文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传奇者流 ,源盖出于志怪……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 ,谈祸福以寓惩劝 ,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因之 ,许多研究唐传奇者 ,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唐传奇的“文采与意想”方面 ,其“纾牢愁”、“寓惩劝”的功用则被忽视。卞孝萱先生的力作《唐传奇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从唐传奇与唐代政治的关系入手 ,发掘隐在唐传奇文字背后的史事 ,文史互证 ,触类旁通 ,为唐传奇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成果。唐代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但许多或有目共睹、或不可告人的政治矛盾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9.
刘肃的《大唐新语》,是唐代著名的一部轶事小说集。它仿《世说新语》分为三十门。然而前者是在六朝品评之风影响下产生的,目的在于品评人物。而后者则在于“鉴诫”。它全面而生动的反映了唐武德至大历末的社会现实,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小说艺术之美,是唐代轶事小说之佼佼者。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20.
唐代牛僧孺的传奇集《玄怪录》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名著,鲁迅曾给以较高的评价。可是对于该书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则少见。文章认为《玄怪录》一书在内容上的特点是:把六朝以前的志怪小说的怪异性、荒诞性引向滑稽性和趣味性;通过怪异的描述来深刻地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另有一些颇具哲理和教育意义的作品。艺术上无论立意、构思、人物、情节的安排都比六朝的小说曲折美妙;而且敢于“示其诡设之迹”以飨读者。这无论对唐代或后代,都给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