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琪 《声屏世界》2003,(12):40-40
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所主持栏目的策划工作,了解、掌握节目的全过程,洞悉观众的收视心理,在主持中正确体现栏目的宗旨,实现编导的意图,并具有驾驭节目的能力。主持人只有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明确为观众服务的目的。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名牌栏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理所当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栏目制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节目主持人才能真正了解节目宗旨并以独特的风格魅力走进广大观众的心中。前几年我主持了本台首创的休闲栏目《假日漫步》。这个栏目在双休日播出,观众面广,服务对…  相似文献   

2.
节目主持人及主持人节目虽然在70年代末期开始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孕育,但真正蓬勃兴起则在80年代。 1984年,北京市举行中学生知识竞赛,赵忠祥第一次以节目主持人身份出现,成功地主持了这次竞赛,中央电视台转播后,电视观众给予肯定,初试成功。在此之前两年,我国电视第一位播音员沈力正在筹备《为您服务》节目,1983年《为您服务》正式出台,主持人沈力端庄秀丽、亲切柔和的优雅风度征服了电视观众,此栏目收视率大大提高,观众来信猛增。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电视节目,无论是新闻类的,或是专栏类的,都是为一定类型的受众而制作的,是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可以说是一个栏目(或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代表这个栏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扮演了一种角色,一种既体现栏目宗旨又体现特定的观众群体需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承认和肯定,完好地实现栏目的意图。否则,主持人既会与栏目形成隔离感、距离感,也会使观众感到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比如,让鞠萍以少儿节目的主持风格去主持老年人节目《夕阳红》,结果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节目主持人准确的角色定位是节目…  相似文献   

4.
张萍 《视听界》2013,(6):100-101
近几年,一批具有明星效应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家喻户晓,出现了“名主持带动名栏目,名栏目带动名主持”的现象。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和制作,他们以个体代表群体,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起源于美国,英文称Anchoman。我国最早在1981年的对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由徐曼主持。同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创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后来沈力成为第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8,(8):I0006-I0006
杨洋是北京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连续三届获得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听众喜爱的十佳主持人”称号。2000年开始主持《一路畅通》节目,该栏目曾获中国广播奖“十佳公众类栏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栏目化个性化风格化趋势的加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一些根据主持人特点,为主持人量身打造的电视节目开始出现,比如,由水均益主持的访谈节目《高端访问》,李咏主持的《咏乐汇》等等。由于主持人自身特点和个人魅力,这类节目很快就在众多栏目中脱颖而出。那么对于这类主持人节目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8.
由于节目主持人拥有比播音员更多的自主话语权,因此有的主持人将自己所主持的栏目作为可以任意耕耘的"自留地"。但是,节目主持人代表的是其所在的媒体,在话筒和镜头前的主持发声不能也不该任意发挥,应严格执行栏目的编辑方针。因此,主持人要学会并习惯话语权的自  相似文献   

9.
曾鸿 《新闻爱好者》2000,(11):43-44
在电视领域,实践界总是策马扬鞭地跑在前头,理论界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试图理清他们的足迹,可“不是我不明白,这屏幕变化快”,总有些事情看不懂理还乱。这不,正当大家一致对《生活》栏目中主持人的走动式主持交回称赞的时候,这个栏目却让两个主持人一起中规中矩地坐了下来;正当大家对坐谈的两个主持人吹毛求疵颇有微词的时候,《生活》又将两人分开,并在节目中引进了男主持;更大的变化不是人员配置上的,当你发现原来各具特色的小栏目不翼而飞,整个栏目都由主持人类似闲聊的串词来连缀,而主持人李咏竟晃悠着两条腿来主持节目时…  相似文献   

10.
节目主持人是在主持节目过程中直接面对受众,用有效的传播手段来传播信息的,是富有亲和力的最好的传播者。主持人的选择必须符合栏目特色的需要,而栏目的发展也要依托合适的主持人个性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主持人品质、个性、价值观和文化品位的具象化表征,是栏目、频道、电视台最直观的象征和标志性符号。主持人是节目生产制作的终端。是节目制作团队智慧、能力的体现。主持质量直接影响节目质量。主持和内容是节目的“人”字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6日至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地区广播的《华夏之声》书目已开播四年了。四年来我先后主持了以新闻性节目为主的《华夏新闻网》栏目和以经济专题为主要内容的《黄金通道》栏目,以及为厌视香港顺利回归制作的特别节目《华夏欢腾不远天人通过主持这些书自,我体会到,则港澳督传与对内地留传既合相同2处,也面不同点。相同的是真基本性质和任务是相同的,但由于服务对象不同,真服务的方式、万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尤真在主持节目的播音风格上变化是非常明氛的,这就要求我们节目主持人要努力工适应这种变化,以至如地为港澳听众…  相似文献   

13.
黄枫 《今传媒》2007,(10):4-5
肖东坡,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1997年到央视"乡村季风"栏目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两项),全国对农节目奖一等奖(三项).2001年,所主持的"乡村季风"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14.
“ABC晚间新闻”是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牌栏目之一,由著名节目主持人彼得·詹宁斯主持。自1983年他开始主持该栏目以来.该栏目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丹·拉瑟主持的“晚间新闻”以及全国广播公司(NBC)布鲁考主持的“晚间新闻”在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一度成为80年代新闻节目收视排行榜上的冠军”,“是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最佳节目”。  相似文献   

15.
张春香 《视听界》2004,(5):49-49
长期以来,地方台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实行的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散管理,一种是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笔者积30多年的播音(主持)管理经验,在频道资源整合和节目栏目更迭频次加快的情况下,我以为分散管理“弊”大于“利”,而集中管理“利”大于“弊”。思考之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播音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散式管理”——即把播音员(主持人)分到部门或节目(栏目)组由部门或组进行管理,这样会造成播音(主持)资源的浪费,品牌(名牌)栏目缺少名播音、名主持的支撑,强势节目在播音、主持上的“优势”难以凸显。从播量看,由于节目(栏目)的时长,内容以及风格的不同,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量也必然会出现“多与少”、“繁与闲”的问题。而集中管理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非常静距离》看主持人个性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是一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上星频道多,品牌栏目多,主持人更多.知名主持人李静以其鲜明独特的风格,在电视访谈节目泛滥的今天成功突围,由她主持的<非常静距离>在安徽卫视开播6年多来,受到了电视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李卫 《记者摇篮》2012,(4):53-54
一、关于角色塑造1.主持人个人角色的塑造主持人的个人角色,意味着节目主持人独特的个人经验,个人色彩和个人表述,即一种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在做《第一地产》这个栏目之前,我曾经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过综艺类栏目和民生新闻类栏目,这份阅历给了自己观察、体验、表达社会民生的独特的角度,也培育了一种对新闻的敏感、关注与自身的情感特征和气质特征。主持《第一地产》栏目时,自然的就会融入这种个性与特质。例如说,在节目板块的设置上便会加重一些像《二次调控之  相似文献   

18.
收视率在某种程序上是衡量一个栏目好坏的晴雨表。因此,人们常用收视率的高低来评估一个栏目。《正大综艺》开播7年多来,一直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精品栏目之一,更是中央电视台综艺类节目的支柱。1995──1996年,《正大综艺》由于模式单一,节目来源匮乏等原因,导致了节目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下滑,使《正大综艺》这一颇受观众瞩目的栏目引来一些议论。《正大综艺》自开播至今,已数次更换主持人。由于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和风格,在综艺节目主持的许多方面开了“先河”,因此,每次更换主持人,都引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9.
人有个性,干什么活儿的人总要适应本工作的特性,当节目主持人也得研究自己作为主持人的特性。主持人节目离不开节目主持人,没有专人主持,不能叫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可是身为节目主持人更应该意识到主持人离不开自己的节目,主持人应自觉地与自己主持的节目共荣辱。既然节目质量的高低决定主持人的声誉,那么,主持人研究自我特性,就要从节目的要求出发。我当《午间半小时》节目的主持人好几年了。每天都忙三选四地过日子,一次次节目倒是主持下来了,确实也尝出点《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的酸甜苦辣。这里想理一理思绪,看看今后怎么把《午间半小时》的主持人当得更好些。  相似文献   

20.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中心人物,栏目的成功离不开称职的主持人.这需要主持人从多方面,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寻找和建立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广播传播中,主持人主要借助语言完成主持工作,语言最能体现其主持特征,也最有可能为节目增色.中国之声晚间谈话节目<新闻观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追求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这种语言的丰富性包含了语言的外部形貌和内部蕴藏两部分.本文主要阐释<新闻观潮>的主持人语言特点,并希望借此来窥视当下广播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