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汇炎 《视听界》2002,(4):89-89
欧阳修老夫子所言:言不激切,则听者或未动心。所谓“激切”就是表述事物要贴切、准确、通俗。传媒中的“言”必须“激切”,尤其是广播更要“激切”,更要个性化,让听众一听就明白。就一个节目乃至一个电台而言,广播语言个性化,形成特色才能吸引听众。听众通过收音机和广播喇叭,收听电台节目,全凭听  相似文献   

2.
林宝容 《大观周刊》2012,(46):326-326
作为一项接收性技能,“听”被列为传统的语言四大技能听、说、渎、写的首位。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而听的能力是各项能力中最难掌握的,它需要听者对信息在瞬间反应,并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贾建琼 《大观周刊》2012,(37):233-233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往过程的语言活动,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是超越自我的双方的交流。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沟通-需要交流。需要合作的社会。一个人若果缺乏口语交际能力,即使他的其他能力在强.其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一、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 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理解障碍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语言因素,第二类是非语言因素.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语言是人类文化成长的契机和关键,其他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以语言为基础."①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至少有一方需要使用外语进行沟通,这时对于交流语的娴熟程度即成为双方顺畅交流的重要保障.然而,一方对交流语言掌握的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另一方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肖雯 《大观周刊》2012,(41):40-40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与日本的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本文依托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口语听力的对策,从优化听力教学的角度与日语教育者共同探讨日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听力。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非语言交流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对于正确处理高校馆员与读者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非语言交流行为中形体语言、空间沟通、副语言等表达方式以及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演讲者通过语言发送信息,听众通过语言接受信息,要使听众以最短的时间、最省力地理解你所发出的信息,你必须善于了解听众的心理需求,抓住听众的心理定势,缩短“讲”和“听”双方的心理距离,并利用权威效应心理,重视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密切配合,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读报:“正襟危坐”;看电视:“目不斜视“;上大课:纪律约束,必须专心致志。……听广播却不然。大都是边听边干杂活,边听边聊天,甚至边走路边听,思想不那么集中,处于一种漫不经心和一心二用的状态。听者的漫不经心,加上电波的转瞬即逝,使广播传递的信息,渗漏甚多,损耗甚大。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非语言交流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流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而进行的交流,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高校馆员与读者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的非语言交流有助于促进和改善双方关系,达到相互理解与信任,使高校图书馆维持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0.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通过"听"和"说"的形式进行直接交流。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利?金曾经说过:"谈话的首要规则就是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听者",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主持人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林新 《新闻记者》2006,(11):26-28
新闻报道首先是对语言的运用,因此语言学方面的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新闻报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而自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的研究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语言在“所指”之外,还有着丰富的“能指”:而且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一次次的“复制”、“拷贝”能不断地加重语言的“能指”功能。也就是说,语言在除了说明是什么之外,还能表达什么;一个语词在运用的过程中,会被附上表达者各色各样的心理色彩或意识色彩。有些语词的“能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被逐渐固定下来,就成为特殊用词,专门指代某类“意识”。换了一个时代,社会背景虽然不同了,但使用者再用这类语词.虽然言者可能无意,听者却可能“听”出言外之义来.因为该语词的“能指”仍会把其所指代的意识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是语言隐性功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2.
蔡敏 《大观周刊》2010,(37):65-65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力图用比较含蓄、婉转、无刺激的语言淡化或排除各种令人不愉快的联想,从而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减轻听者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使其更容易接受,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可以说,委婉语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  相似文献   

13.
蔡晔 《新闻窗》2011,(5):77-78
谈话节目是以"话"为主,是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要素。谈话即交流,是一个双向言语交流过程。一是说,二是听;而会谈也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会谈是通过双方在咨访双方信息交流来对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产生影响。在大众传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的运用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基本技能中"听、说、读、写、译"中的"听"作为语言交流的首要条件,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语言  相似文献   

15.
听众,顾名思议,是听者的集合。凡有听党能力而闻及电台广播者,概莫能外。当电台播音员发出“听众朋友,您好”的亲切呼唤时,难道他是把部分听到此声的人排除在外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6.
陈德琴 《大观周刊》2012,(26):139-139
英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因为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获得语言感知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 综合分析来说,听力过程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有关,而且还与听者的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在新课改实施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刘志敏 《大观周刊》2011,(19):132-132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听与说的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我们的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却很难借用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从事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此外,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虽然在课上能读读、拼拼、说说,但在课外,几乎听不到学生自觉用英语来交流。他们往往怕说错、太害羞,这祥等于放弃了说的机会,这种不会听、不会说的英语.只能成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因此,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适宜英语听说学习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和正确地练习听说英语,提高听说能力是很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8.
陈隽 《视听纵横》2009,(6):103-104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播音员主持人的体态语和有声语言承载着同样的信息量。有声语言传递的是语言符号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和信息,体态语却表达的是交流主体的内在情愫,是有声语言的标签和注脚,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效果和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因为交流双方更倾向于通过对方的体态语来辨别话语的真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表情呆板、  相似文献   

19.
读报:“正襟危坐”;看电视:“目不斜视“;上大课:纪律约束,必须专心致志。……听广播却不然。大都是边听边干杂活,边听边聊天,甚至边走路边听,思想不那么集中,处于一种漫不经心和一心二用的状态。听者的漫不经心,加上电波的转瞬即逝,使广播传递的信息,渗漏甚多,损耗甚大。有鉴于此,播音开始,设开始曲,用特定的、较长的(几十秒至二三分钟)信号,呼唤  相似文献   

20.
电视语言跟报纸、书刊等平面传媒语言的区别在于:平面传媒语言是用来看的,是书面语言;电视语言是用来讲和听的,更贴近生活。电视语言和生活语言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口语化,只不过去掉了日常生活语言中的“杂质”——废话、车轱辘话和冗余信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