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一村男人抽的烟都是自己用纸卷的,家家户户的女人做布鞋也要用纸剪鞋样,纸就显得珍贵。因为我的父母是教师,就经常有一些人向我讨要旧报纸旧作业本,邻居葛大爷就是其中一位。葛大爷拿到我给的废纸,先是把没写字的拣出来放一边,立马派上用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写这四件事呢?当时写的时候,有一本杂志要我写回忆童年的文章。我想: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我读这些诗的时候,大概和同学们一般大小,是十三四岁。真是年华似流水啊,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已是七十几岁的人了。我感觉到同学们是非常幸福的,而我们那时的学习条件没有这么好,没有这么敞亮的教室,但是,老师教我们也是激情澎湃的。  相似文献   

3.
杨照 《课外阅读》2012,(13):42-43
一家出版社要重出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我答应帮他们写一篇介绍。新译的书稿送来了,一边陪你练琴,我一边重读《彷徨少年时》。记得是刚上初中时,我开始读黑塞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时》,第二本是《漂泊的灵魂》,第三本是《乡愁》,第四本是《流浪者之歌》,一本接一本地读。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发表作品。那时候喜欢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读多了就想写,于是试着给报纸投稿。1986年10月,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童话《聪明  相似文献   

5.
今天,体育老师让我们回家用废旧报纸做一个报纸球,明天上体育课扔着玩。他还教了我们制作方法。晚上写好作业,我就和妈妈做起了报纸球。我找来两张旧报纸,打算把它们揉成一个团。妈妈说:里面要加点东西,要不然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我一边读,一边在想着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童年、母亲、姐姐、生命、坚韧、家园、枪声、歌声、永不消逝的爱……这些东西交错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确定自己要写下什么样的字眼儿。  相似文献   

7.
正听到有学校说,没有实施素质教育,其原因是条件的制约。面对"条件制约论",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想起我所接受的"素质教育"。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乡下度过的,我也是在乡下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那时的乡下学校,不仅音体美没有专业教师,连部分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我的音体美  相似文献   

8.
每天,我都抽出一定时间练习书法. 可是写了几个月,没有一点长进.我很懊恼,就请教在书法方面有些成就的朋友.朋友问我:"你平时练字用什么纸?"我回答:"用旧报纸."  相似文献   

9.
起点     
一天,和几个中学生聊天,听到他们抱怨童年生活的枯燥,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回头就写出了两篇反映儿时生活的小说,寄给了江苏的《少年文艺》。我本来是写成人文学作品的,写少年小说还是第一次。这是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对学生再三强调: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多读书。也常有家长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多读点书,作文自然就写得好了!"如果不是典妈妈的求助,或许我也会一直盲从地认同下去。典妈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好家长,一次放学后,她非常苦恼地找到我:"张老师,我儿子非常喜欢看书,在家里一写完作业就捧着课外书读起来,恨不得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上厕所也会把书带进去,晚上睡觉前也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09,(10):63-63
童年时代就是童话的世界以前,我们听故事;现在,我们读故事。以前,我们只想知道白雪公主后来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边读别人的故事,一边思考自己的故事。尽管读的是文字,我们依然能够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咦?  相似文献   

12.
阳光下的字     
正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我很想来测试一下上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来验证一下作业多与作业少哪个更有效。"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来听写一下昨天的生词。"我抬头看看,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上写满了自信。看来小家伙们已经胸有成竹,他们在期待着。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海岛、灿烂……"我不紧不慢地读着。当然,我是打乱了课本中的次序,给同学们听写的。一边听写着,我一边时不时地抬头看看下面的  相似文献   

13.
王国华 《初中生》2010,(8):16-19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发表作品。那时候喜欢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读多了就想写,于是试着给报纸投稿。1986年10月,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童话《聪明的狐狸》。编辑是李霞老师。其后的几年问,她又给我发表过不少作品,使我在中学时代就成了校园名人。  相似文献   

14.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师:老师先来考考你们——"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这个字读yuān. 师:真了不起,连"鸢"字都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 师: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能在看报纸时学习识字.再来考考你们. (出示)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习书心得     
正我是搞了一辈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前虽也爱好"毛笔字",但由于我们这代人对待工作的专一,一直没有机会与书法结缘,只能在闲暇时拿起毛笔在旧报纸上写写而已。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次在某文化馆看别人上书法课,我隐隐中有了学书法的想法。上课的老师让我用毛笔写几个字看看,我认真地写了几个,老师  相似文献   

16.
在"五一"七天长假中,我读了一本小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书名叫《童年》。书中,高尔基用优美的文笔写下了小时候,因父亡而迁居到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在  相似文献   

17.
案例:“山鹰”起飞了灯下偶读一张泛黄的旧报纸,当我读了《教师的激励托起一轮太阳》一文后,感触万千。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它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作文,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小声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接过诗稿,一边唠叨着。“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说我期…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南通有一份发行量超过1.5万,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有名气的"少年办、少年写、写少年、少年看"的报纸——《江海少年通讯》。它的创办者是一群孩子和体验式教育专家朱涌。孩子们在实践中给他们的大伙伴朱涌起了个亲切的名字——阿涌叔叔。自1984年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独立运营的报纸——《苗苗通讯》(后更名为《江海少年通讯》)创办后的26年里,阿涌叔叔  相似文献   

19.
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中年,都是由书砌成的。我诞生于马来西亚北部一个美丽的小镇怡保,就在那儿,度过了我生命里的最初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的父亲在怡保创办了一家称作"迅报"的小报社。这是一份"曲高和寡"的报纸,父亲不肯随俗,更不肯媚俗,结果呢,读者和他的经费一样,越来越少;最后,终于闭门大吉了。  相似文献   

20.
清扬 《新作文》2013,(Z2):5
我一直觉得在作文里也能成长,因为作文不就是记录我们的成长么!在作文里,我看到了小星星们的成长。不知不觉,我也收获了成长。真的好高兴,作为编辑的我能陪我的小读者们走过一遍又一遍的童年。爱写作文的孩子从孩童长成少年,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写着写着,你们就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