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稼先教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为我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他率领研究人员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生前却鲜为人知.历史曾要他隐姓埋名,事业需要他无私奉献,他怀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赤诚的心,怀着对中华民族的真挚的爱,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国防事业中,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存在一种神圣的光焰——中国魂.他用献身的精神,谱写了一篇光辉的史诗.  相似文献   

2.
核武器是战后美苏全球争霸战略的重要手段。夺取核优势是它们争霸的重要内容。到 80年代中后期 ,制约美苏核竞赛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 ,为配合全球争霸战略的调整 ,美苏作出了削减部分核武器的决定。美苏的这一行为在当时推动了它们关系的缓和。但从实质上看 ,核裁军并没有减损核武器在其争霸战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被美军投掷的原子弹摧毁,成为迄今为止惟一一个核武器受害国。二战结束后,战败国日本被限制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当然,更谈不上研制核武器。1968年1月,当时知趣的日本政府确定了“无核三原则”,即“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1971年11月,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这一原则,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与精彩和成功相伴的男人,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时代风潮得文化符号,这是一个平实谦和才华横溢的当代才俊。汪国真一直在风雨兼程中不知疲倦的前行,他用他的精彩和成功演绎了靓丽多姿的美好人生,他用他的真情和汗水浇铸了一件件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他用他的智慧和才华建造了人们思想前行中放射光芒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蔡丽娟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23-25,18
本文根据毛泽东及其同事在历史上的论述,以及中国对待核武器的实践,分析了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藐视核武器的军事作用,重视其政治作用,并承认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6.
矿山的脊梁     
走近孙军,会赋予你对矿山人的许多遐想--他用执着凝聚着一种信念,于平凡中展现了生命的蓬勃;他用勤劳的智慧,描绘着煤矿美好的愿景:他用辛勤的汗水,浇铸着矿山这座"金字塔";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相似文献   

7.
微型核武器     
21世纪的战场,核武器仍然具有巨大的威胁,除了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战略核武器外,各种可用于实战的微型战术核武器也将陆续研制和装备部队。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关国家正在研制的3种微型核武器。 10吨当量  相似文献   

8.
徐鹏 《中学生电脑》2006,(12):19-20
2006年10月9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朝鲜正式宣布已经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核武器第一次亮相世界是在二战期间,美国用它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这也是核武器第一次用于实战,在二战十大致命武器中,也因其巨大的毁灭力量名列第一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除了核武器以外,还有哪些致命武器曾经被用于二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约翰逊政府时期,随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及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美国担心印度可能会因为安全压力而走上发展核武器道路。为阻止印度获得核武器,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从而消除它发展核武器的动机。但是,由于政府内部的分歧,美国逐渐搁置了向印度提供单边安全保证的构想。此后,对于印度试图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获得美苏联合安全保证的设想,美国也并未予以支持。因此,约翰逊政府最终未能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而印度则以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借口,正式走上了发展核武器道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共有5万件各种类型的核武器,如果核武器在生产、运输、贮藏和服役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后果就不堪设想。但自核武器问世50年来,虽然出现了种种意外事故,但从未引起意外的核爆炸。为什么核武器能安全贮运呢?原因是核武器在制造时就采用了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是核武器所使用的“引爆”炸药是高能钝感炸药。这种炸药与普通的常规炸药不同,钝感炸药对不正常的环境具有独特的低敏感度。核武器中的钝感炸药,即使受到撞击、枪击、雷击或遇到高温时,也能安然无恙,因而能将意  相似文献   

11.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  相似文献   

12.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  相似文献   

13.
朝鲜政府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只要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和解除核威胁,朝鲜可与美国另行查证朝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对人类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的历史事件展开了伦理分析。核武器的发明与使用让人类不得不长期生存于核战争的恐怖状态之中 ,为抑制核战争的爆发、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 ,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调控作用 ,将核武器的使用置于道义的关注、评判与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5.
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院士,长期从事原子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夫子教会我们什么是美德。他用仁义滋养着祖祖辈辈的炎黄子孙,他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久经不衰,让友谊之邦的美称传遍世界。朱自清先生有言,一个人行走于这世间,总要留下点轻  相似文献   

17.
[指导老师点拨]钟晓英同学给我看了他写的初稿,我肯定了文章所涉及内容的独特,结构形式的新颖。同时,我向他指出,文章有独特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还不够,它还必须要有深刻的主题。这就是,通过这个故事,要让人们认识到核武器的严重危险性,认识到核子弹一旦爆炸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而告诫人们要提高警觉,人人都来关心核武器的问题,为核武器的最终消失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确保地球的安全。后来,钟晓英同学经过修改,将我的这一观点溶入了他的文章之中。这样,文章就做到了内容的独特性、形式的新颖性与主题的深刻性三者的…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在20世纪诞生的所有新技术中,哪一项是最具有国际政治意义的,那肯定非核武器莫属了。核武器不仅造成了核大国和无核国家的区分,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缩小了所谓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因为,核武器多少使得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保护自己,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保卫世界和平,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共同职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坐视不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如果这个主张能够实现,中国本来用不着发展核武器。但是,我们的这个主张遭到美帝国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出于对核战争危险的担忧,防止核扩散逐渐成为各国共识。1959年和1961年,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爱尔兰提出的议案,要求有核武器的国家对核武器“严加控制”,且不向无核武器国家“传播制造技术”。1965年,美苏分别向裁军委员会提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1968年1月7日,英、美、苏等62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