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大部分词形变化,使得现代英语各词类之间没有显著的形态区别,从而使饲性的转换发展广泛。如名词可用作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可用作名词;动词可转换成名词,名词和形容词也转可换成动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其它语言中是很少见的。象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词性是不可用直接转换的方法来变换的。英语中这种词性转换现象又尤以科技英语为突出。一、科技英语中的词性转换(一)名同用作形容词只要语意通顺,在科技英语中任何一个名词都可修饰另一个名词作定语,起着形容词的作用。交口:messagesorce消息源bulbangl…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混成法,截短法和首字母缩略法。1.转化法英语中,有的名词可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作副词或动词,这种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或用法,并产生新的意义,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和  相似文献   

4.
杨晓燕 《时代教育》2010,(9):85-85,87
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悬殊甚大的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文中的一些词语的词性进行转化(如: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等),才能使译文畅通。在经济学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词性的转义是最为基础的技巧,是我们很好的理解经济学读物,了解时下经济态势的有效手段,也是翻译技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名词化的定义 所谓名词化,指一系列动词、形容词词组或句子经过转化,在功能上用作名词或名词性句法结构的过程.名词化作为隐喻思维的体现,其实质是用一种语法类别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类别,这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很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却不能带宾语,不能用副词修饰、限制,也不能充当状语、补语等。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能带宾语,能受副词的修饰、限制,也能充当状语或直接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等等。这种文言名词活用的语言现象是文言实词活用中较复杂的一种。文言名词的活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谈谈文言名词活用的辨认。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辨认(一)句中没有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而是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即连用的名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这个处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例如:  相似文献   

7.
动词具有名词功能,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但是不能因此视为名词,而是动词的自身功能。合理的词性认定标准,应是语义句法共同参与。日语动词具有形态变化,句法成为词性认定标准,动词语义的名词非常普遍。现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动词除了用作谓语外,也可用作主语或宾语,还可以与名词构成名词短语。虽然动词句法功能超过名词,但这并非向名词转化或其从属。  相似文献   

8.
席爱玲 《天中学刊》1999,14(4):59-60
英语中有很多词是通过转化法(conersion)转化成新的词性的,它们多是名词转化为动词。名词转化为动词后,句子也随之变得简洁明了,意义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其效果是一般动词很难达到的。事实上,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是英语构词法中常见的手段之一,这种转换有些是早已沿用下来的,并已收入词典,有些是近年才出现的,还有一些是作者即兴创造出来的。分析和探讨这种转换,对于我们理解、掌握英语语言,观察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英语的词汇类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名词转变而来的动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9.
名词用作动词这一文言语法现象虽然较难掌握,但也有规律可循。通常一个名词如果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往往就活用作动词。因此,分析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特别是语法结构关系,是准确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一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如: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现象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术界认为活用的词改变了词性和基本功能。本文将结合句子成分和语义关系进行大量例句分析,以此来探究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特点,从而判断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否符合"词类活用"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一、名词化的定义所谓名词化,指一系列动词、形容词词组或句子经过转化,在功能上用作名词或名词性句法结构的过程。名词化作为隐喻思维的体现,其实质是用一种语法类别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类别,这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很明显的表现。正如韩礼德所说:"名词化是语法隐喻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中,英语的词类转换现象在不断增加,而名词转化为动词又是现代英语转类法构词中最活跃的一种。所谓名词动化,就是通过词类转换法,不需要另外再加词尾就直接把一个词从名词转换成动词,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动词。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为各种语言一般都是先有名词而后产生其他词类的。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逐步从一种综合性语言转变成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8):83-84
本文将英语中常见的名词动用现象加以归纳和分析,并对其语义特点加以研究。英语动词词汇中有一部分动词是由名词转化而来的,词性转化促使句法功能加以变化,掌握名词动用得以实现的条件、方式及规律,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讲,丰富其词汇表现力及表达力。  相似文献   

14.
在古汉语里形容词的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类活用的语言标志是:被活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  相似文献   

15.
能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必须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的词义。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实词的活用是在文言文里,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词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作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杀);孟尝君客我(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名词用作使动词,使……成为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表修饰关系,用箕畚)。二是动词活用。如:殚其地之出(出,动词活用作名词,作宾语,出产的东西);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动词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使……活);公子怪之(怪,动词意动用法,多数为表心理活动的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提法,结合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进行了名词跨域活用的论证,推出了名词跨域活用的提法,填补了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一项认识空白。  相似文献   

17.
词类活用是汉语中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些语法功能 ,当然也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辨别实词是否活用 ,主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 ,如果句中的某一实词用它原来的词性的意义解释不通 ,就可能活用为另一类词了。如“一狼洞其中”的“洞” ,原作“窟窿”讲 ,名词 ,但在这里解释不通。该句的主语是名词“狼” ,“洞”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 ,陈述“狼”的动作 ,“洞”显然地活用作动词了 ,作“打洞”讲 ,这样就讲通了。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在句…  相似文献   

18.
刘潇 《文教资料》2012,(5):20-22
本文探讨了战国末期法家著作《韩非子》中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单音节词"为"和"使"的词性及其常见的句法结构。"为"主要用作动词,用作名词时常见"无为"、"之为";作为介词,"为"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和代词之前,表示目的、被动或"给、替"等。"使"作为动词远比名词词性使用更为广泛,且作为名词单独使用时,没有语料显示"使"可以表示"使者、使臣"这一义项。因此,《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的断句方式应当为"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  相似文献   

19.
转换是中英翻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性转换、句子成分转换和句式转换三种情况。本文主要讨论词性的转换技巧。l英语的名词转译成中文的动词由于英语中每句话只可以有一个谓语动词,其它的动作只有靠别的词性来表示,这就造成了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的现象。在翻译这类名词时,可根掘中文的表达习惯和句子意义的要求把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或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或抽象名词转译成中文的动词。l.The叩eratn,,zofamachineneedssomekn你众dgeofitsperformance.操作机器需要懂得机器的一些性能。2.Thethoughtofhav…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中,英语的词类转换现象在不断增加,而名词转化为动词又是现代英语转类法构词中最活跃的一种。所谓名词动化,就是通过词类转换法,不需要另外再加词尾就直接把一个词从名词转换成动词,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动词。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为各种语言一般都是先有名词而后产生其他词类的。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逐步从一种综合性语言转变成一种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不同,分析性语言由于词尾的曲折变化已经基本消失,词的类别主要是取决于它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