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映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128-129,131
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及特征,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理念和方式,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新馆建筑的设计思路和功能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2.
夏靓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0):118-119
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详细论述了新馆建设的设计思想与功能布局、现代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技术手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4.
5.
指出图书馆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详细阐述图书馆如何做好新馆搬迁的前期规划、中期的精心组织和后期开馆准备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柳青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9):113-114
阐述了新馆建设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网络环境的变化也进一步扩展了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如何使新建设的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就必须研究在新馆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如何实现,快、准、全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是人本理念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罗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10):159-161
随着“空间再造”理论的丰富,实践认知的不断加强,图书馆空间环境、资源保存、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文章针对党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问题,以山东省5个市级党校图书馆调研参观为基础,提出党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应遵循“提前规划,合理布局;资源整合,突出特色;与时俱进,创新服务”的原则,拓展功能,创新服务,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史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4,(1):150-153
图书馆建筑是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相结合的知识圣殿,在图书馆规划建设中首层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将直接表现出该馆的人文理念和功能格局。文章以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通过合理布局首层空间全方位、多元化、高弹性的功能模块;规划设计顺畅的读者流、图书资料流、馆员流线路;协调各功能空间的动静分区及相邻关系,力求将首层空间的规划和使用达到合理的状态,为高校图书馆新馆首层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构了高校图书馆功能单元布局测评的数学模型,并以华中师范大学即将投入使用的图书馆为例,确定了测评图书馆功能单元布局时应该把握的3项最主要指标:安全、便捷和干扰指数,继而采用Delphi法和AHP法测定并计算出了3项指标的相对权重,且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统计并计算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年各个服务窗口的读者量及其秩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协商给出了各个服务窗口安全秩次、便捷秩次、干扰指数的秩次;采用加权求和算法算出了各个服务窗口的加权秩次和,进而最终得出了安排各个服务窗口确切位置的先后顺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试论服务功能多元化与馆藏布局向功能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影响入手,提出了现代图书馆实现服务功能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服务功能多元化必须对图书馆的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使馆藏布局向功能化发展,使资源的组织及布局更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思想教育指导、精神启示以及灵魂净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伟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X):116-117,12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阅读疗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优势,对图书馆的心理保健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教材科功能向图书馆功能的渗透;然后讨论了教材科功能与图书馆功能的协调:建立教材阅览室和教材书库的协调,参考资料和资料采购的协调,教材和参考书物尽其用的协调等;最后提出了教材科功能和图书馆功能协调的几个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保障作用,科技创新的信息集成作用,以及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文章提出应把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纳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并对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剑新服务的功能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支持功能的资源内涵包括补给知识资源、提供信息资源和开发人力资源三个方面。知识资源的补给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信息资源的提供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人力资源的开发着重在图书情报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