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雨 《早期教育》2006,(7):45-45
儿童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和。”它联结着历史、现实和未来。在化的视阈中,儿童的化与成人的化是共生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比较   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它基本上是一种口语文化。成人文化则是建立在成年人规定的价值、理念和标准之上的,是一种文字性的、抽象的文化。口语文化是通过声音和具体形象来表达的,声音具有直接地生理地刺入身体和感觉的功能,因此口语文化的感觉方式迥异于书面文化,它把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动用所有的感官来知觉,属于一种视觉、听觉和动觉思维的方式。而成人文化则属于一种书面文化。书面文化以抽象性的词语符号来代替事物,走一条…  相似文献   

3.
儿童有其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显然是有别于成人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表征符号是区别不同群体的重要的介质,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不同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当二者发生对话时,可以看到这种差异的突显。儿童的教育应该从认识这种不同开始。  相似文献   

4.
5.
6.
《今日中学生》2007,(9):30-33
青春期,人生的花季,一个多愁善感的多梦的季节,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在风雨中飘零的花瓣……  相似文献   

7.
韩祥伟 《教育艺术》2006,(12):18-19,25
一、问题背景 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教师成为社会正统文化的化身,这使得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过多地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失落;在成人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把成人教学等同于一般的教学,无视成人教学的特色,对成人学习者的“成人性”视而不见,通常以专家姿态站在学习者面前包揽主导教学,难以留给成人学习者自由思考、自由发展的空间。《学会生存》一书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广为认可的说法:“婴儿出生时是弱小的,尚不完善、成熟的,但与动物不同的是他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与潜能。”这句话常被我们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解为“我们可以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品质,使之成材,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也因此甚至在当前涌现不少“早期教育加速工程”、“小太阳工程”、“零岁方案”等力图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全面能力的机构。然而“可能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能性是否就意味着在儿童期儿童任何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获得,儿童可以成为一个“完人”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冲突与共生: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文化是"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本文梳理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学说,主要有冲突关系、共生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提出关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与成人对于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儿童艺术是一种口头文化,具有整体性,是自然能力的体现;而成人艺术是一种书面文化,具有专门性,是文明能力的体现。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应当由对立走向对话,达到一种彼此独立又和谐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2008,(7):126-126
孩子做事拖拉是令父母头疼的事,有时父母怎么催促都不管用。难道是孩子故意想让父母生气吗,当然不是。孩子对时间的感觉跟大人不同,他们某种程度上生活在“没有时间”的状态下。当父母催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8点钟你必须到幼儿园!”这话让孩子听起来很抽象,他们对此根本不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经济』的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时代》、《商业周刊》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报刊近来不断刊载美国已步入“新经济时代”的文章,对美国是否已进入“新经济时代”与“新经济”的特征究竟是什么,美国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学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的“新经济”无非就是注定要破裂的股市泡沫,有的认为,“新经济”无非就是电子计算机有史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是指美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摆脱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由于全面启动高科技与信息产业,为经济带来全新的持续扩张,其标志就是美国自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少儿钢琴热”,“成人钢琴热”也悄然兴起.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二者的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特殊性、差异性和限定性.只有把握其中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建构、以儿童生命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全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世界,常常表现为两种倾斜的关系模式:一种是从作为施教者的教育主体出发,即从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出发,对学生耳提面命,儿童发展成为实现成人意志的工具,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主体意志遮蔽了作为儿童发展起点的生命自然,这就是所谓的成人本位;一种是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主体出发,即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一跃而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与主体,儿童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在教育情境中急剧上升,成为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主体一方,这就是所谓的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具有异同性,它是整体感知反应的、诗性逻辑的、具有游戏精神的文化。成人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演进方向。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得到进步成长的同时又失去了纯真天性,在获得“哺育”的同时又受到了“污染”。成人文化经常对儿童文化进行引导和侵袭,尤其成人文化在教育、语言文字、媒体、制度、商业方面的侵袭,使儿童失去了真正的童年。只有让儿童自由的说、自由的行、自由的思,儿童才能更好的成长,人类才能拥有更为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小提琴由于其独特而优美的音色,众多人为之着迷,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学习小提琴的人数很多,但演奏小提琴又有非常高的难度,所以对学习者各面的要求都很高。儿童与成人由于其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导致在学习小提琴过程中面临各不相同的困难。本文意在通过对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来阐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寻求不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教材。  相似文献   

17.
“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地拥有艺术能力。一般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丧失了这些宝贵的天性,只有少数艺术家们保留或找回了它们。在儿童、一般成人和成人艺术家之间,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内在精神、生活态度、创作手法、创作状态和创作结果上都有更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黄珍  李尚俊 《家教世界》2013,(8X):49-5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了解儿童对于促进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生活就像照耀在大地上的一束亮丽的彩光,光芒四射,充满活力,象征着儿童的未来与祖国的明天。另外,儿童生活也是儿童生命的展开形式,更是儿童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走进儿童生活,尊重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就是尊重儿童的生命,就是重视祖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你是小学的懂憬,是初中的理想,是高中的疯狂。回首往昔,高三的日子历历在目,尤其是考后填报志愿的那段日子,是我关于高三最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成人拥有自己的童年经验,但这经验并不能直接促成成人对儿童此在经验的理解,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到儿童此在的童年体验当中,同时要认识到不可能从生命建构上反客为主,成为儿童童年的所有者这一现实。在这一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成人的童年与儿童的童年存在着不同的对话方式——零对话、成人主导的对话、相互理解的对话,而不同的对话方式带来的教育生态和成长结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