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有其共同规律。创作主体改造或创造发展了各种文体,没有创作主体就没有各种文体,而文体发展规律制约创作主体成就。  相似文献   

2.
既然文体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审美规范,既然文体是文章艺术特征和外在形式的体现;那么,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不考虑到文章的文体特征,做到“胸中有文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有文体感的文章,写小说就是小说,写论文就是论文。写作时必须考虑到文体特征,也就是说,文体对写作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贯穿在写作的全过程,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文体,比如商务信函、协议、合同、广告、单证和商务演说词等都具有共同的文体风格。商务英语语言简洁、严密,用语礼貌,在用词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而语篇类型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因素,对语篇的表达结构起制约作用,语篇模式正是这种制约的结果。本文将主要从文体的角度讨论商务英语语篇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力 《教学研究》2006,(2):149-151,154
从翻译的目的、过程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体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指出译文质量受到对原文文体把握程度的影响,对原文文体的分析与理解是忠实、通顺、流畅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力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2):149-151,154
从翻译的目的、过程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体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指出译文质量受到对原文文体把握程度的影响,对原文文体的分析与理解是忠实、通顺、流畅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三国演义》中一段祭文从微观的评价语言角度和宏观的评价韵律角度阐述了其文体的评价特征及其体现的文体效果。祭文的文体评价特征受语境因素驱动,语境制约着祭文文体的评价特征。  相似文献   

7.
高考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被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淡化文体”甚至是不要文体。这种理解及其实践已渗透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蔓延到整个语文教育领域。语文读写教学必须接受文体的规范和制约。因为只有辨析文体,才能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和把握作者的言语意图,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文体的淡化或强化,必须从不同学段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必须遵循语文读写教学规律;淡化文体不能“一刀切”;“淡化文体”还要处理好识别多体、擅长数体与自由写作、创新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商业英语写作的语气、词语选择、文体、结构、篇章等皆与文学的写作不相同,商业英语的写作比较注重使用尊重的语气、中正的词语、正规的文体和简短的篇章。它有别于丰富多彩、自由烂漫、讽刺辛辣、戏谑狡辩、夸张缩小的文学家的笔调,讲究的是得体贴切、简洁有力、明了清晰的表达方式。该文通过对多篇英语信函的例句分析对比,探讨提高学生商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体与破体     
创体与破体陈永作家不断创作.文学史家忙于分类.文体与创作有着密切关系。韦勒克援引皮尔逊的话说:“文学的类别可被视为惯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强制着作家去遵守它.反过来又为作家所强制一.这意味着一方面文体规范创作、引导创作、制约创作;另一方面创作主体对文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境与翻译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作为语境因素的文体与作家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与制约,认为译文应适应原文文体的风格及作家个人或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以词类活用和变异搭配为例,对艺术语言的语法偏离性在随意谈话体、专题谈话体、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函电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普体、科技新闻体、报道体、时评体、散言体、韵文体、对白体、演讲体和广告体等18种语体中的不同表现作了比较研究,认为除了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技新闻体7种语体只有科学语言外,其他11种语体中都是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并存,纠正了我们认为艺术语言只存在于诗歌和散文的偏见。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风系统性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风建设是一个由学风、教风、管理作风和环境建设组成的有机整体,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和环境建设四方面对校风建设进行较深入的系统性分析与思考,对于新时期高校加强校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风建设:前提、关键、手段和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着眼于4个方面:科学认识“学习”,让大学生学会学习,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前提;学风建设必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规范相约束,才能奏效;抓好教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是优化、促进高校学风的有效手段;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既能孕育优良学风,也能保持学风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传统诗歌史上诗歌文体的自由化和格律化运动,以及新诗史上诗歌形式的自由化与格律化问题的产生及其发展两方面,总结诗歌文体发展的自由化与格律化之辨证关系,并提出了新诗的未来格律文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方式的角度看,李商隐七律多典组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有序的并列铺排式和无序的电影“蒙太奇”式。在并列铺排式结构中,根据典故与所咏之物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又可分为“獭祭体”和直观借比体两种。而电影“蒙太奇”式结构是最富于李商隐创作个性特色的一种典故组合方式。李商隐将多典组合这种艺术手法从骈文写作移用于七律的创作中,这种艺术上的尝试与创新在极大程度上促成了七律中某些新的诗歌体式的产生;同时,它也对李商隐七律的语言风格有着重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艺术手法的使用还使李商隐七律孕育了某些新文体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借鉴与继承中西方诗歌文体是中国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借鉴、学习西方现代诗歌文体,将西方诗歌文体进行横的移植,自由诗体、十四行体、楼梯体诗歌被移植到中国来生根结果;二是是中、西方诗歌文体的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诗歌文体,现代小诗体、现代格律诗体都是中西方诗歌文体融合的产物;三继承中国传统诗歌文体,从中汲取有益的成份,民歌体、格律体诗歌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代每一种文体的出现,都呈现为一个由非体裁到体裁或此体裁到彼体裁的过程,这是一个原有样式逐渐丰满、完备甚至变形的过程,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过程。古代文体的萌芽和演进。与人类的思维及语言发展同步。各民族文体的差异,在思维成熟以后趋于明显。各民族考察文体的方法,也因此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演奏风格的把握是钢琴演奏的灵魂,只有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钢琴演奏的风格,才能对不同的钢琴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更为准确地表现出不同时期钢琴作品丰厚的音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钢琴演奏风格的论述,探究钢琴演奏风格的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方文是清初杰出的遗民诗人。易代之际,他的诗风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当然与时代的变迁有关,然仅就这一方面思考是不够的,在我们进一步探寻这一变化的契机时,发现方文的宣城之游是其诗风变化的直接诱因。同时在探讨这一直接诱因的基础上,对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也作了一点阐述,说明嵞山体反过来又对宣城体的形成产生启发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的重要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学风则是党的作风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学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连结、思想连结和主体连结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和改进,为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