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米特里·谢尔盖维奇·利哈乔夫,1906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在这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大都市,利哈乔夫度过了自己幸福快乐的童年。利哈乔夫的童年正值俄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特指1890年至1917年,即俄国政权与苏维埃政权交接的混乱时期,俄罗斯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复兴运动时代。在这短短的近三十年间里,在俄国哲学、  相似文献   

2.
艾尔米塔什,原为沙俄帝国皇宫——"冬宫"的组成部分,最初系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又称"奇珍楼")。"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将冬宫划拨艾尔米塔什,1922年设置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历代俄国沙皇统治者的不断  相似文献   

3.
俄国白银时代最光辉的诗人勃洛克于1918年1月创作出了一部流传久远的长诗《十二个》。这是在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勃洛克在一个极少有而又短促的时间中写成的,“这时吹来的革命旋风,在自然、  相似文献   

4.
波兰的犹太少年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1859年12月15日生于俄国占领下波兰的一个小城市比亚梯斯多克。祖父和父亲都是波兰语教师。长期受环境的影响,柴门霍夫从小就对语言感兴趣,尤其喜欢俄语。他在学校里是用俄语上课的。通过俄语的学习,使他爱上了俄国文学,尤其爱读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甚至梦想成为一名俄国诗人。据说他十岁那年便用俄语写了一个五幕悲剧。但是对俄国和俄语到底是爱还是恨呢?他后来对此逐渐有所理解:他知道了在这个国家里唯有俄语占主宰地位,只有讲俄语的人才算是人,其他人  相似文献   

5.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民族音乐“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他对推动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1844年3月18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出生在俄国诺夫哥罗德的一个小镇,即现今列宁格勒东南180公里处。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的政府官员,应父亲的要求,1865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进了圣彼得堡海军专科学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学习音乐。起初他随乌科希学习钢琴,1859年又随卡米尔学习作曲。经卡米尔介绍,1861年6月8日他认识了“五人团”的首领巴拉基列夫,这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生的转折点,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作曲生涯,并在创…  相似文献   

6.
伍宇星 《寻根》2012,(1):59
本译著收录了19世纪各个时期访问广州的俄国人留下的航海记、见闻录和旅行记,包括世纪初俄国首次环球航行船只"希望号"和"涅瓦号"与广州十三行商人直接交往的记录,世纪中叶俄国特使普提雅廷随行人员对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始末的记述,增援船只停留黄埔的所见所闻以及对黄埔船坞的详细介绍;世纪末俄国皇储(即  相似文献   

7.
1962年托尔斯泰的遗嘱原本终于发现了,它们在莫斯科市音乐学院的已故教授哥尔顿维塞手中珍藏了五十多年。在遗嘱里,扎尔斯泰把他的全部文学成就毫无保留地赠给了俄国人民,那就是托尔斯泰的一切著作在全俄国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印行,以广流传。尽管他的这一意愿遭到托尔斯泰夫人的反对,但他还是坚决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8.
画家非马     
说来奇怪,如今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当初是怎样结识非马的了。可是我却深深地记得他的画和他传奇一般的人生经历。中国非马原名叶非姆·罗登伯格(YefimRoeytenberg),父母都是俄国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1904年,被派到哈尔滨修筑中国东北铁路。从此,这一家人便在这座凝聚了中国和俄国文化的美丽城市居住下来。1914年,非马出生了。在他的记忆里,在哈尔滨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十分美好的。他一面在俄国男子学校受教育,一面学习中文和英文。18岁那年,非马高中毕业。他决定离开哈尔滨南下,到大都市上海去深造和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气氛”。…  相似文献   

9.
今年有不少可纪念的日子。而这些日子又都这样或那样地相互联系着,它们是“黄金世纪”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标志。米·伊·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为沙皇献身》)成为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石,并决定着俄国古典音乐进一步发展的道路。1986年12月,是该剧首次上演一百五十周年。因此,等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到时,我希望能讲讲这部歌剧的创作史及其不平凡的命运。现在我只提醒一下,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音乐中,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是以米哈伊尔·伊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诗人阿方纳西·阿方纳西耶维奇·费特(1820—1892),从血统来说是个纯粹的德国人。他母亲在他出生前几个月,离开了原配丈夫姚肯·费特,离开了德国,跟随贵族出身的俄国地主阿方纳西·申欣到了俄国。于是,这个德国婴儿呱呱堕地之时,竟成了俄罗斯人的孩子。他有  相似文献   

11.
俄国的彼得大帝,精力过人,坚韧不拔,一举改变了整个俄国的面貌,使之成为欧洲强国。然而,其残酷无情则笔墨难书,比伊凡雷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讲的就是这个怪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著名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于一八一八年出生在距奥廖尔城不远的斯帕斯基·鲁托维诺沃的一座富丽堂皇的贵族庄园里。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14.
诗人和散文作家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但使俄国的诗歌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且对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普希金的外曾祖父阿勃拉姆.彼得罗维奇.汉尼拨是一位黑人。在七岁那年,这位非洲酋长之子被卖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第二年又被俄国驻土耳其公使带到俄国,成为彼得大帝的奴仆。彼得大帝对这个黑孩子恩宠有加,不仅把他收为教子,而且后来还把他送到法国深造。他回国后担任过沙皇的秘书,立过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要塞司令。  相似文献   

16.
对拿破仑之战震动了整个俄国,使俄国改变了对农奴庄稼汉的看法,即使是那些最蹩脚的精神主宰们也开始明白,拯救俄国的不是沙皇和他的臣属,甚至也不是他的军队,虽然在战场上它的官兵表现了惊人的英勇与顽强,而是那些被地主们视作牛马的“穿草鞋人”。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庄稼汉以令人生畏的大力,举起了愤怒的棍棒,打击法国人,一直到制止他们的侵略为止。的确,1812年的卫国战争使社会另眼看待普通俄国人,但他们的处境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于更为困难。因为在外族入侵时,自己的庄园受到损失的贵族们(他们为数不少)像吸血鬼一样吸吮着“自己的”庄稼汉,以便用农奴的筋骨来尽快补偿自己的损失。然而,不论是沙皇还是农奴主都没有估计到时代已经变了。连统治阶级中也有不少正派无私的志  相似文献   

17.
涅瓦河畔的参政院广场上,二百余年来静静伫立着圣彼得堡城市的象征——彼得一世青铜骑士像,铜像的花岗岩底座上分别用俄文和拉丁文刻着"献给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敬建"。自1782年起,这尊恢弘的艺术杰作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瞻,更是成为众多文学家、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1833年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就长诗《青铜骑士》:"那铜像把头颅挺入夜空,高高耸立,有如渊渟岳峙。"一个俄国历史转折时代的沙皇,在伟大诗人的笔下平添了几份神秘。  相似文献   

18.
刘畅 《世界文化》2012,(11):34-35
20世纪初,俄国象征派诗歌的全盛时期,出现了以别雷、勃洛克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象征主义者。安德烈·别雷,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长篇小说《彼得堡》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一起,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他的短篇小说《鸭的喜剧》里记载了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这位俄国盲诗人是怎样流浪到北京的?离开中国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五年日本垮台后好几个月,人们还在琢磨究竟是原子弹还是俄国参战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但是,慢慢地大家明白过来,人们把这两件事对于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性都估计得过高了。原来,日本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以前早就已经是一个战败国了。“事实上,随着广岛被毁灭而向全世界宣告原子时代到来之前以及俄国人参战之前,日本人早已在求和了。”海军五星上将切斯特·W·尼米兹对国会这样说;而其他美国军事将领证实了这个说法。那么,为什么日本不在一九四五年七月下旬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布之日,而要等到八月的第二周广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