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湖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讨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状况,对于深入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采样,探讨了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生长季流域不同海拔的水分盈亏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旺期达到峰值(28.79%),生长季初期(22.81%)和生长季末期(22.91%)相对较低;随海拔的升高,流域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旺期增加最为显著(P0.01);(2)经过一个生长季,湖滨3200~3300m海拔范围内土壤水分收支略有亏缺,减少1.24%,3300~3400m和3400~3600m海拔范围内,水分收支基本平衡,分别增加0.54%和-0.57%,3600~3800m海拔范围内,水分收支有所盈余,增加3.69%;流域海拔3800m以上地区为水分盈余区,且该区域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温升高一旦导致流域水分收支平衡区向高海拔推进,将会使青海湖流域水分盈余区大面积减小,进而对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下西南春玉米生长季不利气象条件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西南地区气候变暖前后春玉米生长季内不利气象条件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采用西南地区27个农业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发育期资料和66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暖前后西南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高温、低温及水分盈亏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内,连阴天主要发生在出苗-七叶和七叶-抽穗阶段,变暖后发生频率分别平均增加12%和15%,但仅11%和14%的研究站点显著增加(P0.05);(2)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乳熟-成熟阶段,且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变暖后发生天数每生长季平均减少2.5d,23%的站点高温发生的天数显著减少(P0.05);低温天气在整个生长季均有发生,变暖后低温出现天数每生长季平均减少2.2d,其中七叶-抽穗阶段低温发生天数减少最为显著,56%的站点发生天数显著减少(P0.05);(3)水分亏缺主要发生在播种-拔节阶段,变暖后轻、中度水分亏缺发生频率分别增加6%和7%;春玉米各个生长阶段均受不同程度的水分盈余影响,但主要表现为轻度盈余,除西北部外,变暖后轻度水分盈余发生频率增加15%,播种-拔节和灌浆-成熟阶段21%和11%的研究站点轻度水分盈余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变暖后西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高温、低温发生天数减少,对玉米生长有利,但连阴天以及水分盈亏发生频率增加,可导致玉米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它是根据植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植物生长中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而言,微灌属局部灌溉、精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约比地面灌节水50%~60%,增产20%~30%,比喷灌省水15%~20%。但微灌的工程投资也高,在国外被称之为昂贵的灌水技术。为了支撑高投入,微灌一般只用于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值高、收益高的经济作物。目前全世界微灌面积约20万hm2,…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农村的种植工作,农田想要生产的更好就需要大量的水分灌溉,而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村很少有大量的水源,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的农村都会修建小型的水利工程,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使得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冬小麦水分适应性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金涌  张存杰 《资源科学》2008,30(9):1397-1402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越冬期及拔节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好,旺盛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差,初夏阶段冬小麦的水分供需矛盾,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73-73
生产固化水剂技术 固化水剂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储存超过自身重量100-300倍的水分,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旱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地释放出来,持续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此期间,如遇雨水或灌溉水,又会被其吸收并储存起来,待干旱时又缓缓地释放出来,如此反复可使用1-3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沙漠生长的植物中,有的能够把根深深地扎入地下吸收地下水;有的直到下雨,种子才会萌发;有的是靠叶和茎来贮存水分。仙人掌将水分贮存在体内,尽量减少蒸发。它身上的刺是由叶子衍变而来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蒸发。仙人掌的茎起到叶子的作用,能够制造养分,而且它的茎非常粗,能够贮存大量的水分。仙人掌为什么能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江苏大丰@黄岩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12):70-70
蜂蜜"食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蜂蜜营养丰富,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酶、芳香类物质和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9.
正小孩子总是水灵灵,感觉他们的皮肤里能挤出水来,这并不是一种错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体内的水分含量可以高达75%,比香蕉更水灵,比樱桃稍稍逊色。伴随着人的生长和身体的老化,体内的水分含量会不断降低。孩子出生一年之后,体内含水量下降到65%;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约60%,成年女性约55%;进入老年后,体内含水量仅剩50%左右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马树林 《资源科学》1988,10(3):80-86
在水分资源的农业气候分析中,资源的优劣不仅仅取决于其总量的多少,也不仅仅取决于作物生长季总水量与作物总需水量的吻合程度,而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自然降水量在作物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分配是否适合间时期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水量在作物生长季内的分配状态,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水分资源的优劣。如果只分析总降水量的多寡,则在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1.
腾格里沙漠沙层水分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水分含量特点、水分来源和水分存在形式等问题,2009年9月-10月对腾格里沙漠腹地及边缘地区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沙层含水量一般在2.0%~5.0%之间,洼地或平坦地段含水量最高,沙丘底部次之,中部最低。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水分运移缓慢,在洼地或平坦地段较深层有薄膜水向下入渗过程中转变而成的重力水和地下水出现。沙漠沙层水分具有正平衡特点,这主要是沙层水分入渗速度快和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小决定的,属于快速入渗型的水分正平衡。沙漠沙层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洼地或平坦地段是大气降水向下入渗的主要渠道。沙漠沙层水分含量存在空间地域差异,沙漠腹地沙层水分低于沙漠边缘。结合该区沙层水分的空间差异,提出了沙漠治理的建议和措施,比如在沙漠地下水较多的东南部等地区,可以采取植树种草措施治理沙漠化,还可以利用大棚措施发展种植业。在沙漠地下水贫乏的地区,应该采取粘土沙障、砾石沙障等工程措施和"麦草方格"等措施综合治理沙漠化。  相似文献   

12.
王令朝 《知识窗》2006,(2):55-55
地球上一切具有生命特征的物质都被叫做生物,据统计,目前全球包括动植物在内大约存250000种生物。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一切生物在生长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生物质,它里面储存着鲜为人知的能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能。例如,植物生长过程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通过阳光将其转换成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2,(10):66-67
有些湖泊排水不便,气候干燥时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从而形成咸水湖。还有一些咸水湖在地质年代里,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后,在低洼地方有一部分海水遗留下来,成为现在的湖这里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4.
杨霞 《科技风》2014,(2):255
西藏气候多样性的变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西藏各地区降水量和温度各不相同。按照气候产能的划分可分为暖湿型、冷湿型以及冷干型。暖湿型土壤中的水分较多,在较厚土层中仍能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冷湿型适用于胡麻等作物的生长环境,易于抗旱抗寒;对与冷干型适合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笔者将从西藏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两个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栽植到土壤的苗木成活,与苗木本身质量密切相关,即与苗木本身所贮存的养分能否保证根扎入土壤中进行生长并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关。苗木根系能否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既取决于苗木被栽植到造林地所处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由于南北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也就有很大的差别,北方地区引起南方树种进行栽培,面临着气候与水分的树苗成活技术要求,本文对北方地区引进南方果树的苗木全封闭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07,(1S):41-41
为何秋天会落叶? 绿叶的主要用途是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以及蒸腾水分。蒸腾水分可以使树木在炽热的阳光下不至于被灼伤。一到秋冬季节,雨水稀少,空气干燥,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满足不了树木生长的需要。此时,树叶中就会产生一种激素-脱落酸。当叶片中的脱落酸输送到叶柄的基部时,在叶柄基部会形成一层非常小而细胞壁又很薄的薄壁细胞一离层,离层的形成会使水分不能再正常输送到叶子里。在脱落酸的作用下,离层周围会形成一个自然的断裂面。秋天树叶落叶能降低水分蒸腾和减少养料的消耗,让树木能安全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多数在青壮年人中发生,常见年龄是18~32岁,约占了85%.最近几年精神病人有渐渐增多的趋势.除了一部分病人住在精神病医院治疗外,还有不少在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间流浪,更有很多病人没有被及时发现,不能得到恰当有效的治疗,病程慢慢发展,趋向慢性,等到被发现是精神病人时,已很难治疗了.因此提高社会或医务人员的观察发现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北方的树木在秋季以后,除了少数松柏类常绿树木以外,叶子就会变黄,只要风轻轻一吹就会飘落;叶子的变黄和凋落对于树木来讲,可以说是一种过冬的准备。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呢?因为在落叶以前,叶里所含的营养物质都已经分解,输送到枝干内贮藏起来,于是树叶失去了它固有的绿色。秋季以后,土壤温度逐渐降低,树木的根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日渐困难,为了减少水分的损失,叶子的凋落,实在是一种保护的适应。树木向高里生长是靠枝干的顶端来进行的,生长的部分也是树木最幼嫩的部分。到了冬季,生长停止,这种生长的顶端就被新形成的幼叶包围保护起来,就是我们称做芽的部分。到第二年春天,芽张开以后,顶端继续活动才长成新叶,加长枝干。  相似文献   

19.
ALMANAC模型对大豆产量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对黑龙江省嫩江县鹤山农场的大豆产量进行了模拟,并探讨了影响大豆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1991年~2003年鹤山农场大豆的平均实际产量和模拟产量分别为2.75t/hm2和3.00t/hm2左右,误差为8.9%左右;大豆的实际产量与模拟产量趋势一致,均呈降低的趋势,说明模型能够用于模拟大豆的生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模拟得到的温度和水分的胁迫日数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有较一致的关系,即温度胁迫有减少的趋势,水分胁迫有增加的趋势.模拟结果还发现,提高大豆的出苗密度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但增加值与生长季的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模拟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茄子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贤赵  宿庆  衣华鹏  谭春英 《科技通报》2005,21(2):147-152,165
通过玻璃土箱试验模拟了交替滴灌方式、固定滴灌方式和常规滴灌方式对茄子生长、根系分布和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滴灌使灌溉用水效率明显增加,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达58.0kg/m^3,可节约用水30%以上并增加产量;交替滴灌减少水分入渗深度,刺激根系生长,明显提高根密度.并在土壤中分布均匀:交替滴灌通过部分根区干燥产生根源信号调节气孔行为,使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植株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使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