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时,我们深深地意识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对我们的一次严峻挑战。课程改革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也让我们面临了许许多多新的课题。现在我们已由课改理论学习与探究阶段进入新课程的实际操作阶段,正初步感受到课程改革给学校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2年秋,上海二期课改进入整体性试验阶段。2005年全面实行新课程和新教材。为了配合课改的进行。对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范围内的历史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2007,(9):21-23
自2003年9月开始,广州市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全市初中数学学习统一选择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华东师大版)(以下简称"课标教材").2006年秋季,广州市使用课标教材学习的初中毕业生首次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统计和概率作为本次课改新增内容之一,受到广大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师和学生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客观地收集实验学生的反馈信息,科学地分析初中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实验效果,我们进行了本项调查.  相似文献   

6.
黄怀东 《考试周刊》2009,(8):160-160
江苏的新课程改革已经三年多了.经历了前期的不适与阵痛后,正步入初步总结和反思阶段。对我们而言,收获较大的是如何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它既是教师输送传递、学生吸收储存历史知识信息过程,又是教与学适应的过程。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是看教与学是否适应,“适应值”高不高以及“转化率”,教师就要吃透两头,即不仅要历史教材,而且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现结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陈梅 《安徽教育》2011,(8):50-51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必须遵循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以学生为主的自得。如何让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依照新课程理念,我对教材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资源得到了有力的扩张,但在教材建设多元化的同时,信息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也给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合理取舍迅速膨胀的信息,是“笃守孤本、一叶障目”,还是“融合各家、博彩众长”?在课改试验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迅速转变原有的教材使用观念,对比各家教材,精选优势资源服务于教学在当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历史教材一直作为最核心的传统历史课程资源。作者在二期课改新理念指导下通过补充典型史料、重新梳理线索、设计学习训练,充分开发与利用历史教材,更合理更有效地发挥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改的突破口与核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历史教材.生成知识结构,揣摩质疑问难,查寻课程资源,实施反馈评价.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的最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5年历史高考,是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考试。明年,历史高考将第一次面临二期课改新教材与一期旧教材同时出现的局面。今年可以说是一期课改教材统一高考的最后一次。明年的高考怎样,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从今年的考题中,我们却看到二期课改新教材的理念已经渗透进题目中去了,上海试卷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广东、山东、海南、亍夏四省(区)作为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2008年,参加了课改后的高考,江苏的首批高中新课程毕业生也参加了2008年新课程高考。随着更多省(区市)进入新课程改革,纵览2008年全国12套历史学科高考试卷,命题有着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新课程考区试卷命题臼趋成熟,非试验区考题明显出现向新课标靠近的痕迹。本文旨在结合2008年全国各省(区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形式与内容,分析新旧课程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以及历史学科备考中的几点思索。  相似文献   

14.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框架和理论系统,同时教材章节的设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是新的历史知识系统的变化,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下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但是在这个由传统向自主转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改十余年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都能落实到位,但是我们的教与学还存在着很多的缺失。下面谈谈课改以来我们缺失了什么?对策又是什么?缺失之一:教师对新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当前,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教材编写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的突破,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活力,但由于新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需要掌握的几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即听课的方法、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识记历史知识的方法、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探究历史的方法、网络学习历史的方法、复习历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材从“一纲一本”到“一标多本”的变化,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赞同“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教材的好坏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江苏的高中课改试验中,历史学科的问题主要就是教材问题。我们使用的是人民版高中教科书,这部教材总体上贯彻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从形式到内容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也发现了书中的瑕疵,其中有史实性、逻辑性的,也有结构性、表述性的,史论结合、附文使用等方面也有需要修订的地方。故不揣冒昧提出以下质疑,请教专家。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教材,二是教师的叙述。过去,许多教师把教学过程简单化。把自己的叙述与教材完全等同起来,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课堂索然无味,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叙述是最为灵动的部分,虽然受到教科书的影响,但与教科书有着严格的区别。由于个人创作的存在,又受知识控制能力和意趣的影响,不同教师的叙述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迥异。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科书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专题体例和模块教学所带来的知识点分散、残缺、重复等问题给教师的课堂叙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怎样优化课堂叙述,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便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人民版教科书的使用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课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教育作用的认识在深化,也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观。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中,这一思想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使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与大家熟悉的历史教学大纲有了许多区别和发展。本文仅就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课程标准较之教学大纲的发展,谈谈个人的意见,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仁。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00年春,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乌鲁木齐市全面实施课改、进入中考检验的第一年。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是所有初三毕业学生面临的问题。今年,乌鲁木齐市历史中考范围、分值与往年有所不同,也是使用九年级新课程标准后,迎来的第一年中考。2006年乌鲁木齐市历史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